湯寶泉
摘 要 當今社會隨著電影技術越來越先進,影像傳播的渠道跟方式也越來越多種多樣。而電影技術的改革跟創新更加推動電影的發展,從以前的黑白無聲到現在的數字3D立體電影,電影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影像的傳播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直到現在數字技術的出現,當今的電影都被數字技術所貫穿,使得影像傳播的魅力更加強烈。本文就電影技術的發展對影像傳播的效應進行解析。
關鍵詞 電影技術;影像傳播;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79-0019-02
1 電影技術的發展進程
1.1 從無聲到有聲的改變
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很早就在用自己的方法來記錄自己所生活的環境或是所經歷的歷程,正因為這樣,每段歷史文明都留下了很多壁畫、雕像甚至繪畫。直到攝影的發明,人們先是發現圖像的靜態狀態,但是當人們有了將文字跟圖片結合在一起的想法之后,攝影技術就快速發展起來,最后人們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造出了電影攝像機,使得傳統的圖像時代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讓視覺文化傳播產業占據了文化產業的主導地位。
到了20世紀中期,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從無聲到有聲的轉變。早期的聲音是以不同的方式被引進到電影的制作過程中,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影中的聲音經歷了膠片錄音技術、膠片傳輸系統的發明、電動馬達的發明和電子管的轉變,通過這些技術,電影的制作商對其進行改良,使其更好的融入到電影中,有聲電影最終問世,讓人們享受到視覺跟聽覺結合在一起的魅力。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的改變,不管是在理論上還是在技術上都實現了質的飛躍,這種質的改變對之后電影新技術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也成為后來電影技術發展的基石。
1.2 從黑白到彩色的改變
自從出現了黑白電影之后,人們就一直追求彩色電影。電影技術的持續發展使得人們對電影的視覺功能要求逐漸升高。隨之人們的要求,彩色電影也逐漸出現。其中人工染色與機械著色,馬克斯韋爾彩色攝影原理,加色法與減色法這三種上色方法是比較重要的著色方法。人工染色法是指人工拿著畫筆,逐幀上色,這種上色方式很繁瑣,只能在短小片段的電影上應用,1896年出現的第一個彩色膠卷電影就是用這個方法上色的。但是隨著電影長度跟數量的增加,人工染色的方式越來越不適合,所以1905年的時候就出現了機械著色法,也被稱為百代顏色系統。他的出現,使得彩色電影的發展又前進了一步。但是人工染色與機械著色也存在著很多缺陷,尤其是不能產生自然色的顏色自然風光。所以,人們一直在探究怎樣彌補這個缺陷,直到馬克斯韋爾提出人們看到的任何顏色都是由紅、藍、綠三原色適當的比例就能表現出來。在他的研究下,也就出現了馬克斯韋爾彩色攝影原理。在馬克斯韋爾彩色攝影原理之后又出現了加色法與減色法,使得彩色電影的技術又更進一步。
1.3 從膠片電影到數字化電影
隨著歷史的進程膠片電影已經逐漸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漸漸出現了數字化電影。從1999年第一步數字電影《玩具總動員》的出現,證明了數字電影的誕生,數字電影的誕生是科技進步的產物。數字化電影不同于傳統電影,它帶給觀眾的是神奇、震撼的視覺效果,在看電影的同時,它會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正因為數字電影的神奇、震撼,使其更加具有魅力,因此受到了廣大觀眾的熱捧。
2 影像傳播的內涵
人類在起始之初就懂得用圖像來記錄、傳輸信息。所以在很多地方都出現上千年甚至上萬年的壁畫。隨著歷史的前進,科技的發展,攝影漸漸成為人們記錄和表現自己的想法或是經歷的方法。在每一段的影像傳播中,都包含了傳播的內容,傳播的方法、傳播的主體,以及傳播的對象跟傳播之后的反饋這5個方面。傳播的內容就是影片的內容,內容多種多樣,包括社會、文化或者是經濟;傳播的方法指的是通過各種電子媒介進行傳播;傳播的主體,就是指制造影像的作者;而傳播的對象就是觀看影視作品的觀眾,一般每種題材都會對應相對的觀眾,只有這樣才能得到觀眾看完影片之后的正確回饋,這就是傳播之后的反饋。通過這5個方面,讓影像在傳播過程中得到評價,得到反饋,從而得出該影片的不足之處和應該繼續保持的地方。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影像的制作者們越來越能制作出滿足人們的作品,同時也推動了電影技術的發展,而電影技術的發展又剛好推動了影像的傳播。
3 影像傳播的特征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同時,這些電子產品也帶動了影像傳播渠道的多樣性。以電影來說,在剛開始的時候,電影的傳播途徑只是放映機放映到銀幕上,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到了后來,出現電視,電影也隨著在電視上傳播。到現在,電影作為影像傳播的最大載體,也隨著科技的進步走進了網絡時代,以互聯網的形式進行大規模的傳播。影像傳播的特征除了傳播的多元性,還有形象性。尤其是現在數字化技術已經融入到影視中,以電影為例,數字化3D立體電影給觀眾的視覺效果是非常震撼神奇的,讓觀眾在觀看影視的時候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通過這些科技的創新,使得電影中事物的形象更容易讓觀眾所了解、感受,也使得影像更加有魅力。
4 影像傳播的傳播功能
不管是傳統的還是最先進的影像傳播,他們都擁有一個共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傳播信息。現在就算足不出戶,也能了解到天下大事,因為有影像傳播。而且通過影像傳播,我們能更好的更徹底更形象的了解到所發生的事情,同時在觀看影像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從影像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通過影像傳播,讓我們自身與外界的溝通更加簡便、快捷。除此之外,影像的娛樂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功能。有些人看自己喜歡的電視劇,有些人通過影視來了解世界上的山山水水,更多的是選擇看電影來作為自己的娛樂方式。隨著科技的發展,影視的娛樂性也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影像的逼真性也讓影像傳播具有引導輿論的功能。通過傳播不同的影視,會讓觀眾看后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影像傳播成為政府機構傳播正確價值觀的一種途徑。
5 電影技術發展與影像傳播的關系
大家都知道,最早用影像進行傳播的,既不是新聞報道也不是天氣預報,而是電影。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不是電影的影視節目漸漸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與此同時,電影也從傳統的形式慢慢發展成現在的數字化立體電影,帶給觀眾的視聽效果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也使得影視傳播的效果越來越好,傳播的內容更加容易理解。
6 結論
從誕生第一部電影到現在,電影技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之而來的是電影帶給觀眾的視覺感受,越來越有吸引力。同時電影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影像傳播的發展,使得影像傳播越來越精彩。相信在電影技術越來越好的今天,影像傳播也會帶給觀眾越來越精彩的影像內容。
參考文獻
[1]張笑.新媒體環境下的影像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服裝學院,2016.
[2]姜石龍.新媒體環境下影像藝術傳播策略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3]羅莉.技術與電影藝術的發展[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