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堯美
摘 要:秈型兩系雜交水稻新品種晶兩優534具有米質優、豐產穩產性好、適應性強等特點,適宜在建陽作中稻推廣種植。為指導大田生產,該文對近3年來晶兩優534的種植表現及栽培技術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優質稻;晶兩優534;種植表現;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5-0063-02
晶兩優534系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種業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種業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選育的秈型兩系雜交水稻新品種,2016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國審稻2016605)。2014年引進南平市建陽區試種,經過3年多點種植,晶兩優534表現出米質優、豐產穩產性好、適應性強等特點,適宜建陽區作中稻推廣應用。
1 主要特征特性
1.1 產量表現
1.1.1 國家試驗表現 2014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產量9 453.15kg/hm2,比對照豐兩優四號增產6.26%,達極顯著水平,增產點比例77.8%;2015年續試平均產量9 666.30kg/hm2,比豐兩優四號增產5.28%,達極顯著水平,增產點比例78.3%;兩年區試平均產量
9 559.65kg/hm2,比豐兩優四號增產5.77%,增產點比例78.02%;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10 218.45kg/hm2,比對照增產5.10%,增產點比例100.0%。
1.1.2 建陽種植表現 2014年引進少量試種,在童游彭墩村作中稻種植0.25hm2,平均產量9 801kg/hm2,比當家品種II優125增產6.6%;2015年擴大種植面積,在童游彭墩村作中稻種植0.55hm2、在將口東田村作中稻種植0.39hm2、在莒口后山村作中稻種植0.43hm2,3個點的平均產量分別為10 074kg/hm2、9 873kg/hm2、10 213.5kg/hm2,均比當地主要推廣品種增產,增產幅度分別為7.2%、5.8%、6.9%;2016年加大示范力度,在童游彭墩村作中稻示范種植2.4hm2、在將口東田村作中稻示范種植1.5hm2、在莒口后山村示范種植1.8hm2,3個示范點均取得了增產增收,其中,童游彭墩村示范片平均產量10 024.5kg/hm2、比對照品種II優125增產7.8%,將口東田村示范片平均產量
9 865.5kg/hm2、比對照品種II優125增產6.3%、莒口后山村示范片平均產量10 104kg/hm2、比對照品種II優125增產8.1%。
1.2 農藝性狀 株型適中、劍葉挺直,分蘗力較強,熟期轉色好,2年區試平均有效穗數243萬/hm2,株高120.1cm,穗長25.3cm,穗粒數200.5粒,結實率85.9%,千粒重23.9g。
1.3 米質表現 米粒晶瑩透明、細長,米飯清香適口,米質主要指標2年綜合表現:整精米率68.0%,長寬比3.1,堊白粒率9%,堊白度2.8%,膠稠度79mm,直鏈淀粉含量16.0%,達到國家《優質稻谷》標準2級。
1.4 抗性表現 經區試鑒定:稻瘟病綜合指數2.1,穗瘟損失率最高級1級;白葉枯病5級;褐飛虱9級;綜合表現為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高感褐飛虱。在建陽種植表現為田間葉面清秀、青枝臘稈,未發現明顯病蟲危害。
1.5 生育特性 兩年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36.9d,比對照豐兩優四號長0.4d。在建陽作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35~140d,比對照II優125短2~3d。
2 主要栽培技術
2.1 適時播種,培育多蘗壯秧 晶兩優534在建陽作中稻種植,一般于5月上中旬播種,大田用種量11.25kg/hm2,秧田播種量150kg/hm2。晶兩優534分蘗力較強,秧田播種要做到稀播、勻播,在秧苗2葉1心時施進口復合肥(總含量45%以上)225kg/hm2,并噴施吡蟲啉防治稻飛虱,預防水稻病毒病的發生;在移栽前3~5d施尿素75kg/hm2,并噴施氯蟲苯甲酰胺225mL/hm2和三環唑375g/hm2,做到帶藥下田。
2.2 適齡移栽,合理密植規格 晶兩優534具有較強的分蘗能力,宜適當稀栽,但秧齡彈性較差,適宜短秧齡移栽。因此,在建陽作中稻種植,一般秧齡30d或秧苗葉齡5~6葉移栽,插植規格20cm×26cm,每蔸插2粒谷秧,基本苗90萬/hm2以上。
2.3 合理施肥,充分發揮肥效 晶兩優534的需肥水平中等,在建陽中等肥力田塊作中稻,一般每1hm2施純氮180kg、五氧化二磷90kg、氧化鉀97.5kg,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補施穗肥的施肥方法。具體施肥如下:基肥在二次耙田時每1hm2施碳銨450kg、過鈣375kg,追肥在插后5~7d秧苗返青時結合施用除草劑,施水稻專用肥(氮磷鉀總含量30%以上)450kg/hm2,穗粒肥在烤田結束、幼穗分化2期左右施進口復合肥(氮磷鉀總含量45%以上)150kg/hm2。
2.4 科學管水,實現節水灌溉 水稻是需水量較大的作物,但不同的生育期有不同的需水要求,因此,晶兩優534在水管上要根據不同生育時期的需水特性進行科學管理。具體要做到:有水插秧,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蘗期淺水促蘗,當總苗數達到360萬/hm2左右,及時落水曬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淺水,灌漿期干干濕濕壯籽,后期不能斷水過早,以防早衰和影響米質。
2.5 及時防治病蟲害 晶兩優534由于制種時較易裂穎,以及制種中“九二○”等激素殘留較多,因此要用強氯精浸種,預防惡苗病等種子帶菌病害的發生。大田期根據病蟲預報,及時施藥防治稻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等病蟲害。一般可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25g/hm2加己唑醇150g/hm2防治稻飛虱、紋枯病;用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300g/hm2防治稻縱卷葉螟;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康寬)225mL/hm2加龍彩225g/hm2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和紋枯病、稻曲病;用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375g/hm2防治稻瘟病。
2.6 黃熟收獲,確保稻米質量 若收獲過早,青粒、斷粒就會偏多,影響整精米率;若收獲過晚,植株易死稈、倒伏,谷粒也易霉變、腐爛,影響品質。因此,要讓稻谷充分黃熟之后搶晴收獲,確保稻米品質完好。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