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瑞錦
摘 要 隨著我國大部分科技館免費開放,游客量急劇增加,以前以收費模式建立起來的票務系統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需求,急需設計一套適合的票務方案。從現階段科技館票務管理與游客流量管理遇到的典型問題出發,設計出以二代身份證驗證、二維碼驗證、RFID卡驗證多種驗證方式并用的票務系統。系統結合網絡訂票,優化的客流管理方案,以極低的運營成本、便捷高效為設計出發點而設計,能有效滿足現階段科技館的票務管理需求,對國內免費開放的科技館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 科技館;二代身份證驗證;RFID卡驗證;二維碼驗證;客流管理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79-0077-03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精神,充分發揮科技館在提高公民科學素質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大部分科技館已實行免費向公眾開放。免費開放后,游客量短時間內急劇增加,節假日出現了排長隊領票與等待入場的情況,對科技館的管理、運行造成了巨大壓力,因此科學管理科技館有限的接待能力,制定高效的票務方案并建立每日參觀人數總量控制和疏導制度,可有效解決免費開放后因游客增多而出現的入場秩序、速度以及安全等方面的問題,提高公眾滿意度。
1 我國科技館票務系統現狀分析與典型問題
目前,在我國科技館中,應用電子票務系統的場館以RFID卡驗證為主,RFID電子票已普遍應用于公共交通、大廈門禁等方面,技術非常成熟,與傳統紙質票相比,RFID電子票驗票速度快、可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等。但RFID票務也有其不足之處,如RFID卡發卡與回收管理成本高、發卡速度無法應對參觀高峰壓力、卡片易丟失等問題,管理不當還會頻繁出現游客糾紛。如采用一次性RFID卡,面對當前科技館免費開放后急劇增加的游客,成本壓力也會非常大。故這種電子票務模式已很難適應現階段科技館票務的需求。此種票務方式典型問題是運營人力成本高、耗材成本高,無法快速處理大量的客流需求。
而我國更多科技館采用的是紙質門票形式,此種形式非常適合在原收費模式下的應用,紙質票相對印刷成本較低、參觀完畢有紀念價值。科技館免費開放后,因游客量急劇增加,紙質票還可作為排隊入場的依據,所以部分科技館繼續沿用了紙質票的形式作為票務憑證。因游客量急劇增加,所需紙質票數量也急劇增加,全年下來票務成本也不小。同時游客流量大時,會出現大量游客長時間排隊領票現象,造成游客滿意度下降。此種票務方式典型問題是易出現排隊領票現象與耗材成本較高,管理客流效果不佳,游客參觀數據分析困難。
2 多種方式結合的驗證方式
新式電子票務系統以二代身份證驗證、二維碼驗證、RFID卡驗證多種驗證并用的方式,多種驗證方式并聯運作,任何一種方式驗證通過即可入場,同時結合高效的客流管理方案,使科技館有限的接待能力得以高效充分的利用。
如今,我國二代身份證已全面普及,二代身份證作為實名認證最有效的驗證方式已在銀行、酒店住宿、飛機火車安檢等廣泛應用。目前,我國火車站以二代身份證直接作為票證的方式也在全國范圍推廣。二代身份證內置數字防偽芯片,通過二代身份證讀卡器能夠讀取二代身份證芯片內的9項信息,包括:姓名、相片、地址、證件有效期、發證機關、證件號碼、民族、出生日期、性別。利用讀取到的信息,二代身份證可直接作為票務的憑證刷卡進入科技館參觀,此種驗證方式沒有耗材消耗,既起到票務憑證的作用,也起到實名認證的作用。此種驗證模式是本系統主要票務形式之一。
二維碼已經越來越多的影響我們的生活,醫院信息管理、企業生產管理、物流追蹤、零售行業結賬、娛樂應用等領域大量采用二維碼來提高工作效率或輔助宣傳。目前二維碼應用于票務系統的主要以紙質票為載體的形式,運營也需要一定的耗材。本系統設計將直接采用電子二維碼,依托智能手機系統已實名注冊的App軟件掃描二維碼,游客需預先在App預約票務,掃描通過后即可進入科技館參觀。此方法分別有兩種掃描形式,一種方式為已實名注冊App掃描入口閘機,后臺系統檢測到已預約用戶信息即可進場參觀;另一種方式為已預約游客打開手機App中實時生成的二維碼,閘機掃描系統掃描游客手機上顯示的二維碼,認證通過后即可進場參觀,實時生成的二維碼能有效防止黃牛搶票。二維碼作為票務憑證形式主要適合網上預約票的游客使用,此種驗證方式也沒有耗材消耗。隨著我國智能手機用戶的增長,此種票務方式將成為本系統主要驗票形式之一。同時對于無法使用二代身份證與手機App掃描二維碼方式作為票務憑證的小部分特殊用戶,可在人工票務臺打印簡便二維碼票證,閘機掃描二維碼票后即可進場參觀。
RFID卡門票可作為本系統的擴展門票形式,RFID卡門票形式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已經非常常見,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如大部分小區的門禁系統的應用。本系統RFID卡票務為使用第三方的RFID卡,地區內發行量較大的實名市民卡、公交卡、一卡通等一般都采用無源RFID卡形式,如可與地區內有廣泛用戶量的實名市民卡合作,只要用戶持有認可的RFID市民卡,閘機上刷卡驗證通過后,即可進場參觀。此種票務憑證因使用第三方介質,同樣不需要耗材消耗,同時可共享第三方合作平臺已有的龐大用戶量,也給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可有效提升市民滿意度。
二代身份證與二維碼作為電子票務驗證介質,可以完美的覆蓋所有使用人群,第三方RFID卡作為電子票務的擴展,可提高科技館電子票務系統的使用便利性。三種票證形式相互補充,配合網絡預約、現場自助機排號,在有效降低運營人力成本與耗材成本的同時改善了服務,提高了工作效率。
3 高效客流管理方案
全國大部分科技館免費開放以來,各地科技館參觀人數持續火爆,節假日高峰期排長隊領票時常出現,甚至出現排隊幾小時的情況,現場秩序維護需要安排很多人力物力,且易引起游客不滿情緒,為防止因游客過多發生擁擠或踩踏事故,各科技館實行分時客流控制,目前大部分科技館實行領紙質預約票的形式管理,領到票后分時段進場參觀,此種形式典型問題之一是需要游客長時間排隊,而且很多老人、兒童也在隊伍中,有很大安全隱患,典型問題之二是使用分段限流措施控制客流量,因紙質票無法精準統計實時在館人數,所以只能分幾個大的時間段,會出現一個時間段內有過半時間無法達到瞬時客流量最大值,一定程度上造成科技館的服務資源浪費。
電子票務管理系統是否優秀,關鍵是否有高效的客流管理方案。本系統因預約票便捷,方式多樣,基本可以消除排隊領票情況。本電子票務系統有自動分析控制客流系統,能夠科學控制游客數量,使館內游客持續保持最高瞬時游客量,全天接待量明顯提高。設計要點如下:
1)當節假日在館瞬時游客量接近限流警告值時,方啟用限流措施,未啟用限流措施時游客不用排號直接刷有效票證入場參觀。
2)如啟用限流措施,將在場外液晶屏幕顯示限流信息,等待進館游客在自助終端機刷有效票證排號,系統可根據大數據信息預估游客可進場時間,網上預約的游客可從手機查看預估進場時間,非網上預約游客可從場外液晶屏幕顯示查看進場批次與預估進場時間,可方便觀眾安排等候時間,減少在現場滯留的游客。
3)進出口閘機采用三輥閘,結合管理系統可精準統計進出館人數,每張有效票證進館可刷一次,閘桿滾動一次,如攜帶兒童只需同步按下“攜帶兒童”按鈕,閘桿可繼續滾動一次,這樣進館成人與兒童可分開統計數量。需刷票證方可出館,便于系統精準分析客流量。
4)節假日時間網絡預約的游客采用網上分時段預約票,使游客能按時有序到場,避免在同一時間段到場造成擁擠。當啟用限流措施時,網上預約的游客在正確時段內到科技館適當優先排號權,在早于正確時段內到場不可進場。
5)設置多個自動出入口,網絡預約的觀眾無需到服務臺取票即可從最便捷的入口入館,如觀眾停車后即可從車庫便捷入口入館參觀,可從最便捷的出口離館。
6)團體游客使用團體專用閘機通道,此通道只統計進出館人數,無需刷卡即可入館參觀,提高便利性。持其它有效進館憑證的游客可到人工服務臺領取紙質二維碼票證。
7)系統根據統計的精準在館人數,可把分批進館人數控制到合適的最小值,可有效減小游客等待入場時間,如某科技館瞬時游客限量為900人,設置分批進館人數最小值為10人,則在館人數降為890人以下時則10人可進館,使在館人數始終保持最高接待量,全天接待量可有效提高,充分利用科技館的服務資源,減少游客等候時間。
8)創建會員管理系統,系統自動對會員每種票證介質分配一個固定會員ID,同一會員持多種票證介質的可作ID合并處理,后臺提供各種臺帳,收集會員參觀習慣等信息。
9)館內需要限流的分展館,也可同樣原理進行限流。
4 票務系統的優點
1)支持多種游客自帶票證介質,無需投入介質成本,無介質丟失糾紛,極少的耗材消耗。
2)因采用自帶實名制票證介質,可防止黃牛搶票。
3)因設置多個便捷出入口,且無需回收票證,進出更加方便,提升驗票速度,可減少在前臺與大廳門口滯留的游客。
4)幾乎無需排隊領票,遇到高峰期網上預訂與現場排號相結合可有效減少場外滯留的游客。
5)因精準控制客流量,可有效提高科技館的全天接待量。
6)結合網絡與場外液晶屏幕公告排隊信息,可做到信息透明,減少顧客排隊不滿情緒。
7)電子票務利于會員大數據分析,數據供科技館運營參考,不斷優化服務,提升整體服務質量。
5 結論
科技館免費開放作為改善文化民生、豐富城鄉基層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任務,應立足長遠發展,增強科技館公共科普服務能力。以免費開放為契機,應加強科技館能力建設,方能促進服務能力明顯提高,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發揮重要作用。高效的電子票務系統改善了運營方式,有效提高了服務效能,根據實際情況改善科技館的運營管理辦法,創新的服務方式,提高運營效率,促進科技館科普公共服務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趙兵兵.科技館的電子門票[C]//2010(浙江·紹興)國際博協科技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暨全國科技館學術年會論文集,2010.
[2]郭穆如.二維碼在電子票務領域中的運用[J].新聞傳播,2014(12).
[3]何蘭.身份證識別系統行業解決方案[J].警察技術,2007(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