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燕+王敏
摘要 介紹畢節市苗木花卉育苗生產情況、企業生產狀況以及政策扶持情況,提出了加快當地苗木花卉產業發展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 苗木花卉產業;育苗情況;企業生產狀況;政策扶持;發展建議;貴州畢節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3-0155-01
現階段,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綠化率要達標,而且要求兼備美化、香化。因此,花卉苗木在綠化環境、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根據上級部門安排,對畢節市苗木花卉生產情況、當地苗木生產經營單位面臨的困難及政策等需求開展調研。
1 苗木花卉育苗生產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畢節市2016年實際生產單位及個人有119家(其中15家散戶無證生產,正在督促辦理生產經營許可證,1家兩地生產),育苗面積共計1 374.36 hm2。培育苗木花卉31 876.2萬株,主要生產苗木花卉品種89個,分別是核桃、板栗、 刺梨、漆樹、石榴、藏柏、柳杉、華山松、皂角、茶花、 紅豆杉、牡丹、香樟、桂花、紅葉石楠、紅花檵木、杜鵑、櫻花、木槿、蘭花、愛情花、萬壽菊等等。溫室面積88 581 m2,大棚面積50 740 m2,組培室面積2 000 m2,從業人員4 921人。專門從事花卉生產的公司有3家:織金縣良田花卉發展有限公司,以生產國蘭、雜交蘭為主;貴州臺金農業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示范園,以生產松紅梅、迷迭香、碰碰香、愛情花等為主;貴州金菊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萬壽菊生產及回收。從事綠化苗木生產的有28家,其中專門從事綠化苗木生產的有13家,面積6.67 hm2以上的有6 家,分別為七星關區中南公司(53.33 hm2)、畢節市陽光園林有限公司(10.27 hm2)、黔西縣德勝園藝苗圃場(25.29 hm2)、黔西縣舒禾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7.23 hm2)、納雍縣綠色特色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66.67 hm2)、威寧縣貴州興恒盛達生態園林有限公司(106.67 hm2)。從事經濟林生產的67家,專門生產經濟林苗木的45家,其中從事生態林苗木的42家(專門生產生態林苗木生產的17家),從事中藥材苗木生產的1家。
2 企業生產狀況
截至2016年,畢節市辦證277家,實際從事生產的有119家(扣除無證生產的),實際生產苗木花卉的占辦證育苗總數的42.96%。根據調查了解,辦證不育苗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結賬較困難,有的育苗戶苗木銷售后3~4年仍未收到錢,沒有經費墊資;二是有的育苗戶缺乏技術支持,生產的苗木、花卉質量不高而影響銷售;三是市場競爭激烈,生產的苗木花卉無法售出。如金沙臺金公司,公司目前培育出各種花卉苗木數量超過1 000萬株,因銷售不暢、資金困難、苗木花卉管理不到位,有走入惡性循環的趨勢。納雍縣綠緣特色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生產高山杜鵑為主,走特色花卉苗木之路,其生產的杜鵑苗木在省內外供不應求。但是高山杜鵑生長緩慢,很難滿足買家需求。此外,調查結果顯示,畢節市綠化苗木生產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占優勢,周邊省市的綠化苗木價格比當地苗木價格低1/3~1/2。
3 政策扶持情況
近年來,畢節市依托地理優勢、適宜的土壤資源、便利的水利條件,確立了積極發展林業產業、做強苗木花卉產業的發展思路,采取“政府引導、科學規劃、招商引資、技術服務”的聯動機制[2],大力發展林業花卉產業,建立了以織金縣良田花卉發展有限公司為中心的苗木花卉示范基地(主要生產蘭花)、貴州臺金農業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示范園(花卉、現代觀光農業)、貴州興恒盛達生態園林有限公司(培育園林綠化苗木)、納雍縣綠緣特色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承包荒山,培育高山杜鵑)、七星關區苗木超市(培育經濟林苗木)等生產基地,及百里杜鵑貴州華泰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走紫薇觀光園道路,建立333.33 hm2紫薇園)、赫章縣夜郎生態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相思草、牡丹等,發展鄉村旅游),帶動了當地林業經濟及苗木花卉的發展。
4 加快苗木花卉產業發展的建議
畢節市花卉苗木生產起步晚,加之技術人才缺乏,與先進花卉苗木企業交流、探討、學習的機會少。加上行政層面上的重視不夠、扶持力度差,導致從事花卉苗木生產的企業舉步維艱。為推動畢節市乃至貴州省的花卉苗木生產,在短時間內趕上先進的福建、廣東、江蘇、湖南、成都、重慶等地,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出臺地方扶持花卉苗木生產的相關政策及補助、獎勵措施;二是重點扶持特色花卉產業;三是希望當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解決企業困難,如:本地的綠化建設、高速公路、房地產開發企業、市政施工中使用本地企業生產的苗木花卉,給予苗木花卉企業資金扶持等,提升企業競爭力;四是充分利用當地企業的設施設備,整合本市資源,如利用金沙臺金公司、織金縣良田花卉發展有限公司的先進設備等,進行組培、扦插繁殖,加大本地優勢苗木花卉繁殖速度,引進高端花卉苗木示范種植等;增加花卉苗木消費市場的新奇品種資源引進、篩選,培養相關的技術與管理人員;五是了解市場行情,不盲目投資[3-4]。
5 參考文獻
[1] 陳常理,韋茂兔,沈福泉,等.蕭山花卉苗木產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10(1):18-21.
[2] 晏麗,李夏艷.張家界花卉苗木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探討[J].湖南農業科學,2009(9):144-145.
[3] 周建國,朱海軍.常州市武進區花卉苗木產業現狀及可持續發展[J].江蘇林業科技,2013(6):55-57.
[4] 沈泉,莫穎,張夏菲,等.長興縣花卉苗木產業提質增效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14(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