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啟輝
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的臨床觀察
馮啟輝
目的 探析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60例混合性高脂血癥患者, 按藥物治療不同隨機分為B組和A組, 各30例。B組給予辛伐他汀進行治療, A組則在B組患者基礎上聯合應用非諾貝特進行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各項血清指標變化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應用不同的藥物治療后, 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 A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67%, 明顯高于B組的7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低于B組的26.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A組患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別為(1.78±0.13)、(5.13±0.09)、(2.41±0.24)mmol/L, 均低于B組的(3.12±0.78)、(7.01±0.48)、(3.56± 0.35)mmol/L,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混合性高脂血癥應用辛伐他汀與非諾貝特聯合治療效果較佳,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辛伐他?。环侵Z貝特;混合性高脂血癥;臨床觀察
近年來,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 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 其中以混合性高脂血癥最為典型。該疾病主要是由于人體血管內的血脂出現紊亂, 若不能及時的檢查治療, 則容易形成血栓, 導致一些更加嚴重的疾病(如心肌梗死、腦缺血等), 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5]。在臨床上治療該疾病主要采用藥物來降低血脂水平, 但單一的藥物治療達不到理想效果, 需多種藥物進行協同治療, 從而可以更加快速的降低血脂水平[2]。在本文中就該疾病給予辛伐他汀與非諾貝特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究, 現將統計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混合性高脂血癥患者60例, 按藥物治療不同隨機分為B組和A組, 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混合性高脂血癥的診斷標準, 且均排除患有嚴重精神障礙、意識障礙以及溝通障礙的患者。B組患者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齡20~72歲, 平均年齡(46.0±8.7)歲, 平均病程(3.8±1.5)年;A組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 年齡20~70歲, 平均年齡(45.0±8.3)歲, 平均病程(3.4±1.8)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間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適當的飲食控制治療, B組患者單純應用辛伐他汀(海南海靈化學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0161)藥物進行治療, 癥狀較輕的患者初始劑量為5 mg/d, 在晚飯后口服。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癥患者初始劑量為20 mg/d。A組在B組的基礎上加用非諾貝特膠囊(法國利博福尼制藥有限公司, 注冊證號H20090644)進行聯合治療, 0.1 g/次, 3次/d, 該藥物可以與飲食同時服用。1個月為1個療程, 觀察其臨床療效。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經不同的藥物治療后,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各項血清指標(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的變化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評價標準參考文獻[6], 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應用不同的藥物治療后, 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 A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67%, 明顯高于B組的7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比較[n, 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A組患者出現惡心嘔吐1例, 頭痛1例, 再無其他癥狀, 其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 B組患者出現惡心嘔吐3例, 頭痛3例, 腹痛2例, 其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6.7%, 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B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指標變化比較 經不同的藥物治療后, A組患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別為(1.78±0.13)、(5.13±0.09)、(2.41±0.24)mmol/L, B組患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別為(3.12±0.78)、(7.01±0.48)、(3.56± 0.35)mmol/L, A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B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由于過度的營養飲食,導致越來越多的血液疾病發生, 其中發生最為典型的疾病為混合性高脂血癥。該疾病發生后容易發生血栓, 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息息相關, 同時也是最危險的因素之一[4,7-10]。發生該疾病后, 可能會并發其他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 在臨床中, 應該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臨床檢查主要采用血液生化檢驗, 通過對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標的檢測, 各項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高[11,12]。在臨床治療中, 其治療原則有,控制和抑制原發病, 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 營養搭配要均衡,少量多餐, 少吃高熱量的食物, 禁止吸煙和酗酒;堅持每天進行鍛煉, 維持體重, 切莫過于肥胖;維持血脂、血糖、血壓在正常水平之內;同時還需要具備強烈的自我保健意識;適當應用一些控制血脂的藥物, 以便更好的促進脂質代謝,有效的降低血脂[5]。辛伐他汀是臨床上較常用的降脂藥物,該藥具有抗血栓、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消炎以及抗血栓的作用[13,14]。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時, 還可以促進抑制心肌的肥大, 減少血管內平滑肌的增殖。雖然該藥物的療效較多,但單一的應用降血脂, 不能達到治療的理想效果。非諾貝特藥物可以與食物同時服用, 起效較快, 可以增強脂蛋白酶原的活性, 加速了脂質的代謝[15,16]。該藥物主要經胃腸道吸收,最后經腎臟排泄, 與辛伐他汀藥物聯合應用治療后, 可以更加充分的發揮藥物間的協同作用, 互相彌補不足, 降低了毒副作用的發生率, 從而更加快速全面的調節了血脂異常的現象, 有效的降低了血脂水平。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患者應用不同的藥物治療后, 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 A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67%, 明顯高于B組的7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低于B組的26.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A組患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別為(1.78±0.13)、(5.13±0.09)、(2.41±0.24)mmol/L, 均低于B組的(3.12±0.78)、(7.01±0.48)、(3.56±0.35)mmol/L,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針對混合性高脂血癥應用辛伐他汀與非諾貝特聯合治療效果較佳, 改善了癥狀, 降低了血脂, 改善了生活質量, 值得患者信賴和在臨床中大力的推廣應用。
[1] 吳娟瑜.辛伐他汀與非諾貝特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的臨床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7(9):73-74.
[2] 王秀梅, 谷雪梅.不同劑量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的臨床療效.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4, 29(11): 1249-1252.
[3] 何名梅, 蘇國生, 勞炳煥.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63例療效觀察.海南醫學, 2013, 24(3):332-334.
[4] 羅海東, 李振中.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對比單用辛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評價.中國藥房, 2015(12): 1658-1661.
[5] 李新旗.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糖尿病高脂血癥患者的療效觀察.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6, 3(13):2643.
[6] 任景怡, 陳紅, 羅宇.聯合應用辛伐他汀和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5, 33(2):122-126.
[7] 李勇, 陳富榮, 黃景文.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的療效觀察.中國醫藥科學, 2012, 2(2):17-19.
[8] 李順輝, 涂頡洪, 張衛, 等.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的療效觀察.醫學信息旬刊, 2010, 23(9):3115-3117.
[9] 賀范龍, 錢瑾瑜.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62例臨床觀察.中國基層醫藥, 2009, 16(6):1113-1114.
[10] 蔣守洋.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的臨床觀察-附70例報告.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1, 10(8):604-605.
[11] 葉旦陽.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的療效觀察及注意事項.海峽藥學, 2009, 21(9):101-102.
[12] 張丹, 王菊飛, 鄔武斌.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療效觀察.中國基層醫藥, 2007, 14(3):484.
[13] 何志華, 劉傳垠, 萬鳳福.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中國現代醫生, 2009, 47(2):89-90.
[14] 王章波, 胡林驊.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療效觀察.社區醫學雜志, 2008, 6(23):7-8.
[15] 盧大軍.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的臨床療效.海峽藥學, 2011, 23(12):133-135.
[16] 楊平.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型高脂血癥的療效和安全性探討.中國臨床新醫學, 2009, 2(1):20-2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imvastatin combined with fenofibrate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 hyperlipemia
FENG Qi-hui.Department of Pharmacy, Xinjiang Second Division Yanqi Hospital, Bayingolin 8411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imvastatin combined with fenofibrate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 hyperlipemia.Methods A total of 60 mixed hyperlipemia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drug therapy into group B and group A,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Group B received simvastatin for treatment, and group A received fenofibrate for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group B.Comparison were made on treatment effect, serum index chang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nce in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different drug therapy, both groups had improved clinical symptoms.Group A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6.67% than 73.33% i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Group A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6.7% than 26.7% i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treatment, group A had triglyceride,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evels respectively as (1.78±0.13) mmol/L, (5.13±0.09) mmol/L, and (2.41±0.24) mmol/L, which were all lower than (3.12±0.78), (7.01±0.48) and (3.56±0.35) mmol/L in group B,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simvastatin and fenofibrate shows good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 hyperlipemia,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Simvastatin; Fenofibrate; Mixed hyperlipemia; Clinical observa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5.049
2017-02-15]
841100 新疆第二師焉耆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