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
一、發展有機農產品的意義
有機農產品是農產品的最高標準。是一種完全不用化學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畜禽飼料添加劑等合成物質,也不使用基因工程及其產物的農產品。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是協調種植和養殖業的關系,從而促進生態平衡。如:有機稻米、有機蔬菜、有機雜糧等。
生產有機稻米經濟效益非常明顯,公頃節支增收達4.0萬元;有機稻米生產充分利用了生產、生活中的廢棄物而積造的農家肥,凈化了村屯環境;施用農家肥及稻田養鴨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充分利用再生土壤,提高作物的品質和產量;
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是市場的需要,近幾年隨著高端消費者的需求,市場空間逐年加大,生產效益也相對明顯提高。是穩定持久性農業的發展需要,由于長期單一施用化肥,土壤結構逐年惡化,土壤穩產性、增產性逐年下降。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需要,大氣污染、河水污染、食品污染,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和健康,食用無污染的有機稻米,確保食品安全,有益人們的身體健康;促進了生態農業和可持續農業的發展。
二、有機稻米生產經濟效益明顯
調查結果顯示:
(1)有機水稻:有機水稻與常規水稻的產量指標基本相同,成熟度提高3%,銷售價格每公斤提高0.6元,每公頃增收5088元,每公頃節省農藥、肥料投入1644元。合計每公頃節支增收6732元。
(2)有機稻米:有機稻米生產與常規稻米生產每公頃節省農藥投入344元,肥料投入減少1300元,養鴨收支結余400元,增加人工投入200元,有機稻米出米率提高2%,稻米產量每公頃增加170公斤 ,銷售價格每公斤增加6.2元,銷售收入增加38504元。合計每公頃稻米節支增收達4萬元。
三、有機稻米栽培技術
有機稻米生產絕對不能使用任何農藥、化肥等化學合成物質,除草、防病蟲等技術環節均由農藝措施代替,采用手工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的辦法生產水稻。
1、本田施肥:施用充分腐熟農家肥每公頃40-45立方米。一次性施入做基肥,不追肥。(為確保穩產和抗逆性,第一年可減少化肥用量50%,第二年可減少化肥用量75%,第三年可不施化肥,土壤中的化肥殘留基本解除)。
2、選種、浸種:
(1)選用抗逆性強的優質品種:如吉粳83、吉粳88等。
(2)水稻種子處理:利用溫水替代水稻藥劑浸種殺菌的方法防治惡苗病。
溫水處理的要點:
①水稻種子選擇時必須要求干燥。②用15公斤的溫水,水溫維持在60攝氏度。③稻種4公斤,放入60攝氏度溫水中進行浸種10―15分鐘即可。④浸泡后的種子撈出后立刻用15公斤的冷水浸泡,使其恢復到常溫的狀態。然后用1:1.13的鹽水進行選種。
3、育苗:育苗在水稻栽培的整個過程中更是不容忽視。用隔年的山皮土或田土加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以2:1的比例配制營養土,用米醋進行床土調酸,替代水稻苗床調理劑,每平方米施用營養土20公斤。苗床地下害蟲用炕洞灰驅除,將炕洞灰均勻撒在床面上后再鋪營養土,然后將床面耙細摟平進行稀播種,均勻覆土1.0厘米,然后在其土層上再覆蓋上一層0.5厘米細沙以便保水防草。
4、苗床管理:要進行稀播種,每平方米播施3―5兩濕種;育壯秧,控制溫度和水分,提高其抗逆能力;在苗床四邊撒毒谷以防治地下害蟲的發生;要進行人工及時除草。
5、整地:整地在有機稻米栽培過程中不能省卻,很多人圖省事,把此過程略過,事實證明,這一環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在本田上均勻撒施發酵好的優質農家肥后進行深翻地。必要時進行2次或三次耙地滅掉草源,中間間隔7―10天左右,保持水層控制住草芽。
6、稀插壯秧:當秧苗長到帶蘗1―2個,葉片為4―4.5片時進行稀插秧。秧苗選擇健壯,棵大,發育良好的,小苗,弱苗,矮苗,要剔除,以提高秧苗素質,增強植株的抗逆性。
7、本田管理:
(1)、除草以稻田養鴨除草為主,以人工除草為輔。
①具體方法:每畝放鴨7―10只為宜,放鴨時間不宜過早,在6月10日左右,選擇晴好天氣時進行放鴨,鴨齡應在50天以上,提前計劃準備好鴨雛。鴨放到田間后一般不用人工看守,本田四周用網護好,鴨舍設在田埂上,田間雜草多的多放,否則少放,出穗后灌漿初期進行收鴨,防止鴨吃稻穗。
②好處:鴨在稻田里,小時吃地里小草,長大后以吃雙子葉雜草為主,同時鴨子踩踏可間接起到除草作用,其排泄物為很好的有機肥,可增加土壤肥力15%左右,可增加水稻產量7%左右。鴨有天性拱地的習性,可起到中耕活土的作用,疏松土壤,以增加氧氣,促進水稻根系健壯發育,秋后活桿成熟,提高水稻千粒重和成熟度。
(2)病蟲害防治方法:
①以鴨防蟲為主:鴨在稻田里可以吃稻水象甲、二化螟、負泥蟲等的成蟲和幼蟲,起到為稻田防蟲,治蟲的作用,節約成本,一舉兩得。
②生物方法防治病蟲:二化螟是北方水稻的主要蟲害,可利用赤眼蜂防治二化螟(時間與玉米田基本相同)。由于做到了稀插壯秧,本田水稻植株生長健壯,稻瘟病、紋枯病等病害一般發生較輕或不發生,發病重年份可用生物藥劑春雷霉素等進行防治。
(作者單位:166400黑龍江省肇州縣雙發鄉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