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河南省泌陽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河南 泌陽 463700)
泌陽縣位于河南省泌陽縣東南部,境內崗坡丘陵較多,特別是東南幾鄉,均為極粘重的黃土質黃褐土土屬。耕層較淺,有機質含量少,通透性差,蓄肥蓄水能力差,屬低水肥低產量地區。近幾年來,我站在此實施“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項目,針對該區特殊的地理和土壤特點制訂了一套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在2016年夏季罕見高溫條件下,仍然獲得了畝產600公斤的好產量。現將該技術簡介如下。
1、秸桿還田。小麥收獲后,秸稈全量還田。留茬高度一般小于10厘米;或在小麥機械化收割時,加載秸稈切碎裝置,將小麥秸稈切成8—10厘米長,并均勻平鋪于田面。以補充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同時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的作用。
2、品種選擇。我縣玉米收獲后,很快就進入小麥備播期。玉米種植須選擇通過省審或國審的適合本區域種植的中早熟且抗旱、耐瘠薄品種。如洛單6號,農樂168、鄭單958、中科11、澄海11等,以一級種子為最佳。種子盡量包衣或拌種:每10公斤種子用2%立克秀濕拌種劑30~60克,或3%敵委丹30-40毫升+ 70%銳勝(噻蟲嗪)可分散性粉劑30克或50%辛硫磷20毫升,防治苗枯病、黑穗病、粗縮病、紋枯病、灰飛虱、蚜蟲、薊馬、地下害蟲等。
3、施肥量。示范區耕層較淺,土壤肥力不足,且蓄水蓄肥能力較差,不宜采用“一炮轟”的施肥方法。同時,玉米苗期需肥量不大,若要高產,須采用種肥加追肥的方法。我們在秸桿還田的基礎上,結合測土數據和產量目標,采取分期施肥,底肥占全部肥料的1/3左右,合理、科學、及時地為作物提供營養。種肥采用含氮量低的“18-10-12”、“18-12-15”、“15-15-15”,畝施20公斤。同時由于進行了秸桿還田,在正常施肥的基礎上,每畝增施尿素5公斤。
4、播期播量:采用機械化免耕栽培技術,種肥同播。畝穗數較少是該區玉米產量較低的原因之一,但該區土層較薄,土壤肥力一般,種植密度較大,土壤肥力供應不足,常常達不到效果。因此,我們將行距定為60厘米,行距23-25厘米,4500-1800株/畝,播深3-5厘米。播種時,由于氣溫較高,一定要密切注意出肥倉口,防止因高溫引起肥料融化粘結,阻塞倉口,造成漏施。使用包衣種子時,也要密切注意出種倉口,防止種衣肥融化阻塞倉口,造成漏播。同時注意播種機不要走在小麥麥茬上,以免影響播種質量。6月10日前必須播種完畢。
5、查苗補苗。畝穗數不足是此區玉米產量較低的主要原因。由于粘重土壤不利于出苗,7天后查苗,對缺行斷壟嚴重地塊必須進行補種。因此在播種時須留下一定量的種子,在出苗后進行查苗。如需補種時則于頭天晚上浸同一品種,第二天補種。也可在地頭若干平米內密植,大田缺苗進行疏苗移栽。
6、除草。有兩種除草方法,一是播種時每畝用50%乙草胺200毫升或72%都爾乳油150-200毫升,加30-40公斤水,進行地表噴霧封閉,噴藥時機手最好倒行,以免踏壞藥膜,影響除草效果。 二是出苗后7葉前使用煙嘧磺隆+莠去津進行防除。由于該區土壤肥力一般,一定要盡量杜絕野草與玉米苗爭肥現象,除草一定要達到預期效果。
7、追肥。玉米本身需肥量較大,必須滿足較多的肥量才能達到高產目標。尤其是該區土壤肥力一般,更不宜采取“一炮轟”,否則造成到中后期氮含量不夠,產量不高。施肥要在播種后55—60天左右,玉米進入大喇叭口期,此時是需水需肥的關鍵時期,必須對其追肥,并且需使用含氮量高的“26-5-9”、“26-9-9”、“30-5-5”等,畝追肥40公斤左右;或追施尿素10公斤,保證玉米不脫頂。追施時最好使用溝施,既可提高肥效,同時開溝培土,還可起到預防倒伏的作用。如人力缺乏,也可將肥料直接撒于地面。要根據氣象預報確定追肥時間,最好在雨前追肥。后期出現脫肥現象的地塊要后期出現脫肥現象的用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根外追肥,防治早衰,提高產量。
8、病蟲害防治。我縣玉米蟲害主要為玉米螟、粘蟲、玉米紅蜘蛛。大喇叭口時重點防治玉米螟,用50%辛硫磷乳油、90%晶體敵百蟲、48%毒死蜱500毫升加適量水,拌25公斤細沙或細干土,每株施2-3克丟心;或每畝用Bt乳劑200毫升制成顆粒劑丟心,防治玉米螟幼蟲?;蚴褂寐确杈挣ヅc甲維鹽合理復配噴施等噴霧,兼治其它多種害蟲。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 7~10 天1次,連噴2~3次,防治玉米葉部、穗部病害。
病害主要為大小斑病,銹病、玉米矮花葉病等。在葉斑病發病初期,及時摘除下部2-3片病葉;達到防治指標的,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防治。
9、適時收獲。由于管理得當,有一定水澆條件,玉米發育良好,后期日照較好,我們大力宣傳玉米適當晚收技術,示范田玉米一般都在9月中旬后收獲,產量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