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轉哲
(黑龍江省蘿北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黑龍江 蘿北 154200)
一、整地
秋季沒有做床的春季做,苗床最好施用充分腐熟的農肥。早春要翻耙,耕深12—15厘米,清除根茬,打碎坷拉,整平床面,然后每100平方米施尿素2公斤,磷酸二銨5公斤,硫酸鉀2.5公斤,肥料均勻施在置床上,用耙子混拌入3厘米土層內。床面一定要整平,輕鎮壓苗床。
二、苗床培肥
壯秧最為根本和最為關鍵的指標是根壯。沒有活力強勁的根系作保障,是難以培育出矮壯多蘗,且移栽后具有強大“爆發力”的壯秧,要培育活力強勁的根系,就必須營造一個適宜于壯根的土壤環境,所以苗床培肥是壯秧的前提。培肥的方法是在當年移栽后的苗床地上,每100 m2施1.5 m2腐熟豬糞等優質農家肥,均勻翻入后起壟種大豆或其它秋菜。
三、做床
采用中棚育苗。一般床面長20 m,寬2.5 m,薄膜大。而高含量的乳油制品加入的有機溶劑很少,對土壤和作物的危害很小,所以高含量的乳油制品好。如90%乙草胺乳油(圣斯特)、80%去草胺乳油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要明顯好于50%乙草胺乳油、60%丁草胺乳油。
四、品種選擇
根據本市的自然氣候特點,我們因地制宜的選用中早熟品種種植為主,原則是優質、高產 、抗逆性強(多抗 稻瘟病、倒伏等)、耐冷性強。可以選擇龍粳20,龍粳25,龍粳26、龍粳29等。種子純度須保證98%,凈度98%,發芽率8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5%,公頃留種70公斤
五、種子處理
選用熟期適宜的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浸種前選晴天曬種1~2 d,每天翻動3~4次。用比重1.1 g/ mL的黃泥水或鹽水選種,撈出秕谷,再用清水沖洗種子。把選好的種子,用1%石灰水浸種2~3 d,以預防水稻惡苗病,然后用清水在浸種3~4 d,水溫保持在15℃~16℃。
六、播種
播種通常以寬4 m,竹片長4 m。每床面積50 m3,床兩邊留50 m寬的溝。有條件的農戶可以采取大中棚育苗,更有利于培育壯秧,規格因地制宜,一般長20 m,寬5.4~7 m(棚高1.6~2 m)。做床時間以秋做床為好,既可緩沖春季作業緊張,又可以搶農時,有利于床土風化,以保證適時早播。做床方法,先按苗床規格,用繩固定,然后翻土10~15 cm深,打碎土塊,整平。
七、秧田管理
1、播種至出苗。這段時間主要是密封保溫,保證出苗所需的水分和溫度。棚內溫度控制在30℃左右,超過35℃時要通風降溫。缺水時要及時補水,一般底水未澆透,或置床滲水,出苗前芽干現象經常出現,此期水分是重點,苗出齊后立即撤去地膜,以免燒苗。
2、出到1.5葉期,這個時期對低溫的抵抗能力強,注意床土不能過濕,否則影響根的生長,盡量少澆水,溫度控制在20~25℃,高溫晴天要通風降溫。防止苗枯或燒苗。 當秧苗長到一葉一心時,用立枯一次凈或特效抗枯靈藥劑防治立枯病,使用方法為每袋40克對水100~120公斤,澆施40平方米秧苗面積。如果播種后未進行藥劑封閉除草,一葉一心期是使用敵稗草的最佳時期,用20%敵稗乳油對水40倍于晴天無露水時噴霧,用藥量每667平方米1公斤,施藥后棚內溫度控制在25℃左右,半天內不要澆水,以提高藥效。
3、1.5葉至3葉期。 1.5~2.5葉(離乳期前后)是立枯病和青枯病的易發生期,也是培育壯秧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對水分最不敏感,對低溫抗性強。床土水分應控制在一般旱田狀態,保持床面干燥只有床土干裂時才能澆水,以此促進根系發達,生長健壯。棚內溫度控制在20~25℃,高溫晴天及時通風煉苗,防止秧苗徒長。在育苗期應澆酸化水1~2次降低床土pH值,方法是每50公斤水中加入50毫升濃硫酸(約為1000倍)。 在兩葉一心期要追一次離乳肥,每平方米苗床追施硫酸銨30克對水100倍噴澆,施后用清水沖洗一次,以免化肥燒葉。
4、3葉至插秧。此期不僅秧苗需大量水分,而且隨著氣溫的升高,蒸發量也大,床土容易干燥,因此澆水要及時,充分,否則秧苗會干枯。這時外部氣溫已經很高,棚內溫度應控制在25℃以內要大通風,棚裙白天可以放下來,晚上外部在10℃以上時可不蓋棚裙。在插秧前3~4天追一次“送嫁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硫銨50~60克,對水100倍,然后用清水洗一次。
5、病蟲害 防治潛葉蠅,插秧前1~3天棚內秧苗用800倍的氧化樂果加生根粉類葉面肥噴施一次。在6月上旬噴施40%樂果乳油,50%辛硫磷1000倍液進行防治,也可用敵殺死、速滅殺丁3000~4000倍液,750kg/ha藥液;病害防治:在7月20~25日水稻破口期,噴一次DK、稻瘟靈、三環唑、富士一號、春雷霉素或井崗霉素等藥劑防治紋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用稻螟清或真實惠防治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用450~600g/ha對水噴霧。
八、收獲
完熟期(枯熟期)收獲(抽穗后45天左右)避免過晚收獲。優質品種單獨收獲。割茬不高于2厘米,稻捆直徑25—30厘米,立碼晾曬,基本曬干后,再在池埂上堆小碼,封好碼尖,防止漏雨雪,收獲損失率不大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