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萬+何俊
(文山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云南 文山 663099)
摘要:近年來,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下,我國的農業也在迅速的發展著,對于農作物產量的要求就越來越迫切,而大豆作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食品之一,需要發展其更為高產的種植技術,其中在雖然貧瘠但是有較大潛力的低洼易內澇地發展大豆的高產種植技術是具有突破性的,這樣不僅發展了大豆高產種植技術,還從一定程度上對我過低洼易內澇地的合理應用上做出了貢獻。文章將對低洼易內澇地大豆高產種植技術進行簡要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大豆 高產 低洼 內澇
一、前言
在當今的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是發展社會的最重要的手段,而要想真正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就要最先解決人們在糧食方面的需求,這就更加表現了發展大豆高產種植技術的重要性,而在我國的低洼易內澇地發展這項技術,既能促進大豆高產種植技術,還可以促進低洼易內澇地的土地利用率。在低洼易內澇地發展大豆種植,促使我國農業發展更具持續性和良性化,也為建設綠色中國也起到了良性作用。
二、低洼易內澇地存在的問題
1、生產環境較差且受限.低洼易內澇地存在的較差生產環境可以概括為以下五個字:冷,因為大部分低洼易內澇地沒有有效的排水措施,這就導致了其長時間的浸潤在冷水中,造成了土地溫度偏低,這就阻礙了作物的根部無法正常的生長。粘,絕大多數的低洼易內澇地的土壤具有粘重性,這就導致了作物在耕種時的不便。
2、洪澇災害嚴重.嚴重的洪澇災害是阻礙低洼易內澇地所種農作物的高產和穩定生產的重要因素,有可能導致農作物的大規模產量低下,甚至可能導致農作物沒有收成,嚴重時還可能對人類的生命安全以及財產安全造成影響。
3、土地運用不合理.在整體的發展中普遍缺少對低洼易內澇地的有效利用。例如,在一些低洼易內澇地不合時宜的進行圍湖造田,這不僅影響了湖泊發揮自身的調蓄能力,還導致了漬澇等現象的發生,這就更加顯示了對低洼易內澇地的合理運用。
4、農作物的產量低而且不穩定.因為低洼易內澇地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條件所約束,其中影響最深的就是洪澇災害對其的影響,這些原因都導致了農作物的低產而且不穩定。在農作物遇到這樣的洪澇災害時,會大程度的減產,也很有可能導致顆粒無收。在實際的種植中的生產力需要得到進一步提高,這也從側面表現了低洼易內澇地存在的潛力和發展空間。
三、低洼易內澇地大豆高產種植技術
1、大豆種子的選擇.在大豆的眾多類型中,不是所有類型的大豆都適合在低洼易內澇地進種植,所以,需要依據低洼易內澇地的土壤特點和環境對大豆種子進行選擇,選擇種子的基本要求是:顆粒飽滿,抗病性高,耐密性好。此外,還要選擇最適合的包衣劑保護大豆種子。
2、種植方法的選擇 .影響大豆產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單位面積上的大豆株數和單株大豆的產量,這兩個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如果單位面積的株數較少,就會出現雖然單株產量得到提升但是總產量并沒有提高的現象,與此同時還浪費了土地和各種資源。如果單位面積的株數較多,就會造成株與株之間的行距變小,進而影響了大豆的營養分配以及光照和通風等外在因素,最終產量還是無法提高。因此,選擇適合的大豆種植方法對增加大豆產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播種后的管理工作
(1)合理的澆灌。因為大豆是一種親水的農作物,所以它需要足夠多的水量,因此,對于大豆播種后的管理,要經常對其進行灌溉,以保證土壤的濕潤程度。特別是在大豆芽苗的生長時期和結莢時期,要保證每天都進行澆灌,如果沒有做到每天澆灌,就會導致土壤流失大量的水分,進而影響了大豆的生長,造成大豆產量的降低。
(2)合理的施肥。用化肥做底肥時,要在秋季土壤封凍之前的十天內完成,但是不應該太早,如果太早就會浪費化肥資源。由于大豆處于幼苗期時,根瘤菌的固氮作用還沒完成,而這時為了為大豆提供足夠的營養,就要使用一定劑量的化肥作為種肥,這樣不僅有助于大豆苗的生長,而且為大豆的中后期生長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3)有效防治病蟲害。在大豆的生長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工作,其中,需要主要預防的病蟲害有:灰霉病、細菌性斑點病、霜霉病、草地螟、豆莢螟、豆稈蠅和地下害蟲,在對這些病蟲害的預防過程中,需要依據病蟲害的實際情況,把所產生的病蟲害類型和特征了解清楚,然后再使用行之有效的對策進行病蟲害的預防,主要可以使用的對策包括:農業、物化生等方法。要主要以預防為主,爭取早發現早預防,努力為大豆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發展低洼易內澇地的大豆高產種植技術在農業發展進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在現階段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仍然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所以,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努力發展除了大豆以外的其他農作物在低洼易內澇地的高產種植技術,這有助于我國農業的發展,也有助于發展綠色的生態環境,更有助于我國社會主義道路的進程。
參考文獻
[1]黃道君,冷蘇鳳,趙維山,等.宿遷地區夏大豆生產現狀及創高產技術路徑[J].大豆科技,2014(5):54-56.
[2]黃國勤,《云、貴、川地區農業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南昌水專學報》,2013.
[3] 蔣成功.國審阜豆9765大豆品種的示范與推廣[J].安徽農學通報,2015(15):73-74.
[4] 薛超鋒.雙高優質大豆新品種:皖豆27號[J].種子科技,2014(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