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娥+李作偉+李景新
(1.東源縣種子管理站; 2.東源縣農業局藍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廣東 河源 517500)
摘要: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為了獲取更為理想的收益,就必須要對種植技術予以全面優化,確保水稻種植技術的科學與規范。為此,對水稻種植技術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文章從優化水稻葉齡種植技術和“三控”技術兩個方面入手進行分析,以期能夠增強水稻的種植效益。
關鍵詞:水稻;種植技術;優化;種植效益;增強
為了實現水稻種植的高產效益,大部分稻區都采用了大面積種植與高農藥、化肥投入措施的配合應用方式。然而,在農藥與化肥增施的情況下,對稻區生態系統與環境帶來的不利的影響,農作物間接受到危害。為此,水稻種植技術的優化成為當前水稻種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 全面優化水稻葉齡種植技術以增強種植效益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其器官會隨之變化,對于葉齡種植而言,就是對水稻器官變化的規律予以合理地利用,充分考慮水稻莖葉變化的狀態,將兩者相互融合,全面管理水稻生長,以增加水稻實際產量。而水稻葉齡種植技術與國家標準種植規范相吻合,對該技術的應用在提高水稻產量的基礎上,能夠節省水稻種植的成本。
(一) 葉齡觀察點的建立
在對葉齡種植技術應用之前,需要在種植區域內建立相應的葉齡觀察點。而具體的工作任務就是對水稻葉齡的變化進行深入地分析[1]。由于水稻品種諸多,且品種不同,種植過程也存在差異。葉齡觀察點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水稻差異,對新葉子葉齡進行標記,與此同時,還可以預報葉齡,并針對葉齡具體變化合理地運用措施來增強水稻的實際產量。
(二) 種植技術的改進
所謂的葉齡種植技術主要是充分利用葉齡原理,在葉齡發生變化的過程中采取合理的措施。然而,葉齡種植技術并不固定,所以,必須要按照水稻葉齡變化來適當地改進種植技術,確保能夠充分地發揮技術作用,實現水稻種植效益的全面提升。在推廣水稻種植技術的過程中,也必須要始終根據水稻生產的特點,與具體情況相結合來改進。值得注意的是,改進技術同樣需要遵循傳統原則,吻合水稻生產條件,進一步增強水稻種植的效益,提高水稻產量。
(三) 田間診斷技術的運用
該技術的運用就是根據水稻生長的實際情況診斷,并且及時處理不良影響因素,減少對于水稻生長帶來的影響,最終增強種植的效益。通常來講,水稻在實際生長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的因素影響,嚴重制約自身的生長[2]。為此,在水稻葉齡種植技術的優化方面,應當對田間診斷技術予以合理地運用,與具體情況相結合,針對分蘗臨界葉齡期與移栽葉齡期予以診斷,而根據不同的葉齡時期,也需要合理地采用田間診斷技術,確保全面增加水稻種植的效益。
二、 全面優化水稻種植“三控”技術以增強種植效益
(一) 優化控苗技術
在全面優化水稻控苗技術的過程中,特別要重視水稻計劃生育優化的作用,通過優生優育來實現水稻產量的全面提升。一般情況下,水稻種植會出現無效分蘗,這樣就會導致肥料浪費加重,甚至還會使得水稻群體結構不斷惡化,最終提高病蟲害發生幾率,同樣也會出現水稻倒伏的問題,最終對水稻種植產量產生不利的影響。而優化控苗技術,則是嚴格控制無效分蘗,降低其數量,進而規避肥料浪費問題的發生幾率[3]。該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對施肥的種類、時間與數量等相關因素展開控制,確保肥料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進一步增強水稻的種植效益。
(二) 優化控肥技術
對控肥技術的全面優化,需要站在氮肥最大利用效率的層面,對氮肥施用進行合理地控制。其中,應當突破原有的氮肥施用方法,在水稻的生長前期要施用少量氮肥,并在采用控苗技術以后,及時處理無效分蘗,在其生長中后期,合理地增加施用氮肥量,最終全面增強氮肥利用效率。通過對控肥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地節省氮肥投入的成本,而且可以全面增強水稻種植的產量,實現了種植效益的有效提升。
(三) 優化控病蟲技術
水稻種植的產量與種植技術和病蟲害影響存在緊密的聯系,若水稻出現病蟲害,則會直接減少其實際產量,且質量也會隨之降低。針對這一問題,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就一定要提高病蟲害的重視程度,嚴格控制病蟲害,進而減少對水稻生長的影響[4]。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不斷提高水稻防病蟲害的能力。將水稻莖粗度適當拓寬,并且縮短其基部節間,將水稻中上部位節間適當拉長。這樣一來,水稻在抵抗病蟲害方面,能力會隨之增強。與此同時,必須要對水稻無效分蘗予以嚴格地控制,進而實現對病蟲害的控制,實現水稻產量的全面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分析與研究可以發現,水稻種植技術的規范化與科學化對于水稻種植效益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此,必須要對水稻種植的觀念進行全面革新與創新,對水稻種植技術予以優化。但是,在實際優化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本地區的具體條件,堅決不允許出現照搬照抄的現象,以免對水稻的種植效果帶來不利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汪佐榮.優化水稻種植技術,增強水稻種植效益[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8):106-106.
[2] 裴瑩,侯召亮,翟偉等.優化水稻種植技術,增強水稻種植效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30):260-260.
[3] 張天明.優化水稻種植技術及增強水稻種植效益[J].農業與技術,2016,36(6):89.
[4] 唐澤玲.關于優化水稻種植技術之己見[J].農家科技,2015(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