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民+曹廣芝
(1清豐縣畜牧局 河南清豐457300;2河南省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周口 466000)
摘 要:為了解清豐縣雞腸道寄生蟲流行情況,應用飽和鹽水漂浮法和沉淀法對5個集約化雞場和6個散養雞場采集的319份糞便樣品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陽性樣品為145份,陽性率為45.45%,其中樣品中存在球蟲卵囊、異刺線蟲卵、蛔蟲卵和賴利絳蟲卵,其感染率分別為31.66%、19.43%、8.15%和2.19%,少部分陽性樣品存在混合感染。結果表明清豐縣雞腸道寄生蟲感染較為嚴重,其中以球蟲、線蟲較為普遍。
關鍵詞:雞;腸道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
近年來清豐縣養雞業發展迅速,但是受飼養模式和衛生環境的影響,導致雞群極易感染各類腸道寄生蟲病,腸道寄生蟲可以引起雞群消瘦、生長受阻、甚至導致死亡,為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1]。本次實驗通過對清豐縣集約化雞場和散養雞場的雞腸道寄生蟲感染情況進行調查,為該縣雞腸道寄生蟲病防制提供借鑒資料。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本次研究所采集的319份新鮮分別樣品來自于清豐縣的5個集約化雞場和6個散養雞場,其中210分樣品隨機采自于5個集約化雞場,109份樣品則隨機采自于6個散養雞場。每個雞場不同生長階段的糞便樣品逐一裝入封口袋,做好標記后置于4℃冰箱待檢。
1.2 檢測方法
對采集的糞便樣品分別進行飽和鹽水漂浮法[2]和沉淀法[3]進行寄生蟲鏡檢,對寄生蟲蟲卵或卵囊進行拍照,依據其形狀、顏色和大小等特征與相關文獻進行對比與種屬鑒定[2]。為了提高鏡檢準確度,對每份糞便樣品進行三次鏡檢,只要一次為陽性即將樣品判斷為陽性。
2 檢測結果
2.1 集約化雞場腸道寄生蟲檢測結果
5個集約化雞場共采集糞便樣品210份,83份樣品檢測為陽性,陽性率為39.52%。其中雞球蟲和異刺線蟲為優勢種,感染率分別為27.61%(58/210)、16.19%(34/210),而雞蛔蟲和賴利絳蟲的感染率分別為2.86%(6/210)、1.42%(3/210),其中有18份糞便樣品為混合感染,感染率為8.57%。
2.2 散養雞場腸道寄生蟲檢測結果
由表1所示,6個散養雞場共采集糞便樣品109份,陽性樣品共62份。陽性率為56.88%。與集約化雞場檢測結果類似,雞球蟲和異刺線蟲為優勢種,但感染率相對高些,分別為42.57%(43/101)、27.72%(28/101),而雞蛔蟲和賴利絳蟲的感染率稍低,分別為19.80%(20/101)、3.96%(4/101),其中有33份糞便樣品為混合感染,感染率為30.28%。
2.3 不同生長階段雞群腸道寄生蟲感染率檢測結果
通過將采集的319份糞便樣品按照雛雞、青年雞和蛋雞3個不同生長階段雞群進行分類,糞便樣品分別為106份、83份、130份。結果顯示,雛雞糞便樣品中雞球蟲陽性率最高,為66.98%(71/106),青年雞和成年雞的陽性率分別為16.86%(14/83)、12.31%(16/130)。青年雞和蛋雞糞便樣品中異刺線蟲陽性率分別為27.71%(23/83)、30.0 %(39/130),雛雞樣品中未發現異刺線蟲。青年雞糞便樣品中的雞蛔蟲和賴利絳蟲的陽性率分別為9.63%(8/83)、3.61%(3/86),成年雞的陽性率分別為13.85%(18/130)、3.08%(4/130),雛雞的陽性率為0、0。
3 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清豐縣雞腸道寄生蟲總感染率為45.45%(145/319),稍低于田格如等[4]報道的陜西省部分地區雞腸道寄生蟲感染調查結果(59.23%),但卻高于吳茂霞等對某雞場茶花雞腸道寄生蟲的感染情況調查結果(12.63%)。其中散養雞場雞腸道寄生蟲感染情況明顯高于集約化雞場,這說明我國不同地區雞寄生蟲感染情況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主要原因與雞場的飼養模式、環境衛生、防疫水平及地理位置有密切關系。
本次調查的雞腸道寄生蟲中主要有4種,分別為雞球蟲、異刺線蟲、雞蛔蟲和賴利絳蟲,其感染率分別為31.66%、19.43%、8.15%和2.19%。由結果可知,清豐縣雞腸道寄生蟲中以雞球蟲和異刺線蟲為優勢種,在雞寄生蟲病防治中應該引起注意。通過對不同生長階段雞群進行分析,發現雛雞腸道寄生蟲的優勢種為雞球蟲,感染率為 66.98%,青年雞和蛋雞腸道寄生蟲的優勢中則為異刺線蟲,感染率分別為27.71%、30.0%,不同生長階段的雞群腸道雞蛔蟲和賴利絳蟲的感染都比較低,這可能與雞場的環境衛生和寄生蟲的生長發育史存在差異有關。
通過此次調查研究,結合本人筆者多年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對于防制雞球蟲的首選藥物是地克利珠或馬都拉霉素,異刺線蟲、雞蛔蟲和賴利絳蟲的防制則可以選擇左咪唑、氯硝柳胺等驅蠕蟲藥物,其次還需要加強雞群飼養管理,提高雞舍內的環境衛生水平,定期進行消毒,及時對雞群做好寄生蟲藥物驅蟲,加強雞群的免疫抵抗能力等,這樣才能較為理想的抑制雞腸道寄生蟲病的流行。
參考文獻:
[1]邵丹,王強,李建梅,等.夏季揚州地區小規模黃羽肉雞養殖場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J].家禽科學,2016,8:45-48.
[2]汪明.獸醫寄生蟲學[M].3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31-32.
[3]孔繁瑤. 家畜寄生蟲學(第三版)[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446.
[4]田格如,梁爽,王會寶,等.陜西省部分地區雞腸道寄生蟲感染情況的調查[J].中國獸醫科學,2015,45(3):288-292.
[5]吳茂霞,牛華明,鄧組洪,等.一雞場茶花雞腸道寄生蟲的情況分析[J].中國畜禽種業,2012,1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