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平
(一) 養蜂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的特點。其技術要點如下:
一、場地選擇
場地周圍 2.5 公里的半徑范圍內應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輔助蜜粉源,而且主輔蜜 粉源應搭配適宜;場地宜選擇在南向的近山 坡地,陽光充足,背有高山為屏,上有自然 遮蔭,夏季通南風,冬季阻北風,且土質肥沃, 蜜源植物生長旺盛, 花期長, 水量充足, 交通較便利。
二、蜂群的選購
1、購買時間:北方宜在 4~5 月份,此時正當蜂群繁殖期,挑選比較穩定,且外界環境好,飼養易成功。
2、挑選方法:在巢門口觀察,凡是工 蜂出入勤奮,采集蜂帶花粉比例較多的,一般是有生氣的好群。然后開箱檢查,如工蜂 安靜不驚慌,說明性情溫順;如蜂王體大。足粗,身高胸寬、腹部長而豐滿、全身密披 絨毛、產卵靈活迅速而不驚慌,說明蜂王年 輕健壯,產卵力強。
3、蜂群的排列:依場地大小、養蜂多少和季節情況而定。有四種排列方式:單箱排列,雙箱排列、交錯排列、三箱排列。
三、飼養
1、補助飼養:即在蜜源缺乏時所進行 的人工飼喂。其方法有:①補飼蜂蜜。可用 蜂蜜加溫水二成稀釋(結晶蜂蜜,需稍加水 煮溶)。稀釋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飼養器內飼喂蜜蜂。②補飼糖 漿。糖漿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經加熱充分溶解后涼至微溫,最好在糖漿中加入 0.1%的檸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時不宜用紅糖。
2、獎勵飼養: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產期所進行的人工飼喂。一般給少量 60%蜜液或 50%的糖漿,早春時隔日 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時間從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入為止。每框蜂每次獎勵50~100克糖漿即可。
3、飼喂花粉:目的是補充蛋白質飼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補給前一年秋季保存下來的花粉,也可用黃豆粉代替。飼喂方法如下:(1)液喂。將花粉加糖漿10 倍,煮沸,待涼后放入飼養器內飼喂。(2)餅喂。將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 蜂蜜或糖漿,充分攪拌均勻,做成餅狀,外包塑料紙,兩端開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此法遇寒流時,經常采用。
4.飼喂水分及鹽類:①水分。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 毫升。在飼養器內盛水或在紗蓋上放濕毛巾,供自行采水。② 鹽類。在糖漿中加入 1%的食鹽即可。
四、管理
1、春季管理:①促進蜜蜂飛翔排泄。巢中央溫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夠的蜜粉源或獎勵飼養,及時打開箱蓋和保溫物, 使其出巢飛翔排泄。②蜂巢的保溫。排泄后即進入繁殖期,必須采取人工保溫。緊縮蜂巢,密集群勢。多群同箱飼養,箱內、外保溫,北方直到4~5月份。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調整和組織 好采蜜群。②保持強群采蜜。控制蜂王產卵,可用隔王板將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區或巢箱中。斷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從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 張脾蜂另組小群, 第二天給采蜜群誘入一個成熟王臺,可大大提高產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對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應創造條件,促使群勢迅速發展。在適當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補充群勢。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換老劣王。②培育適齡的越冬蜂。適齡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僅進行過二三次排泄飛翔,沒有做過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過王漿的幼蜂。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須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譚蜂群的群勢。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時候迫使蜂王停止產卵。③適時早斷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壓脾,用蜂蜜澆2~3 次,這樣蜂王就會停產,同時將蜂群搬到陰冷的地方,將蜂路擴大1倍,并從 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溫物,即可提早斷子。
4、冬季管理:①調節巢門。巢門高6~7毫米,寬60~70毫米為宜。②防蜂蜜結晶。加強保溫,或由巢門向箱內塞一些濕棉花球,以減少通風。③北方室內越冬。應在水結冰,大地未積雪之前入室,入室時,蜂箱在室內應離墻20厘米, 第一層離地40厘米。室溫保持在0~2℃,濕度保持在75~80%之間。
(二) 勤換蜂箱好處多
以往本人飼養的蜜蜂(含中蜂)常遭受病蟲危害, 損失較重。近年來本人勤換蜂箱, 取得較好效果。一是多種幼蟲病、爬蜂不見了,蜂螨、巢蟲也很少見;二是蜂體健壯, 蜂勢旺盛,早出晚歸,采集力強,密漿也多。換箱結合取密進行,尤其是調溫多溫的季節,病蟲容易繁殖,更要勤換。本人一般1個月左右換一次箱,換下的箱及時洗刷消毒,放烈日下曝曬2天,殺滅病菌和蟲卵,以備后用。勤換箱雖然麻煩多花一點工,但卻事半功倍,各位蜂友不妨一試。
(作者單位:157499黑龍江省寧安市蜂業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