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春
當前在我國農業機械化生產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們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都和地理環境以及交通情況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這也是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條件之一。當農業生產的地理環境和交通情況發生改變的時候,農產品的生產量則是我們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因此,在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將積極的將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應用到其中,從而使得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以確保農業資源的充分利用。而且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也將許多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生產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這樣就使得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發展空間在逐漸的擴大,進而滿足了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要求,促進現代化農業經濟建設。
一、農機化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
1、農機化設備替代大量勞動力: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發展,農村居民向城鎮轉移趨勢明顯,這使得青壯年農業勞動力變得嚴重短缺,并且長期以來農民的勞動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都期待勞動強度較低的生產勞作,當地農業部門的機械化設備在農業當中投入水平的高低,已成為影響農民生產意愿和糧食大宗產品有效供給的重要因素。實現農業機械化使糧食種植的前期翻耕速度加快,并且是減少耕地撂荒,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提高糧食單產的重要措施。近幾年來,隨著糧食生產環節機械化的實現進一步加快,我們從機耕、機播、機收這三個能代表農機化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這可以說是農機化給我國農業帶來的巨大效益。特別是糧食生產中勞動強度較大的環節機械化取得重大突破,這足見農機化設備在農業生產中運用的重要性。2、農機化設備的使用有利于糧食生產搶收?:農業生產是個地理性、氣候性很強的經濟活動。為了保障農作物在收獲期這個重要農時糧食生產順利進行,以“搶農時、防災害、促豐產”為目標,只有農業機械化的快速作業特點,使其更有利于完成人畜力無法達到的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例如,水稻插秧機的插秧效率是人工插秧作業的二十倍,一臺水稻聯合收割機可替代近兩百多人工作量,一臺玉米收獲能力相當于七十個人工同時工作,生產效率幾乎提高了幾十倍,這樣使用機械就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農業生產勞動強度,從勞動力成本上每畝還能節約一部分。如果沒有農業機械的廣泛參與,大范圍的農業搶收搶種工作是難以完成的。在農業生產中我們很多地方都要靠農機設備以實現精耕細作。多年來我國大力推廣的節水灌溉、精量播種、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等多種農業機械化設備進行環保節能的生產方式,以提高生產用水、種、肥和藥的利用率,大大的改善了耕地的質量。
二、農機化設備的保養
農機化設備在農業生產中得到廣泛運用,農機化設備并不等于實現了農業機械化,關鍵是如何管好、用好,使之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效率,為農業增產增收服務,為農民脫貧致富服務。當前,我們應在普及農機化設備應用常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農機戶進行農機化設備的合理使用與維護保養,使廣大的農機化設備操作人員達到“四懂”、“四會”,使農機化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
按照規程保養:不同種類農業機械的保養方式不同,都有著嚴格、具體的規程。因此,要想做好保養工作一定要嚴格按照規程執行。1、對燃油類機械保養時,要遵循避免四小漏的規程,四小漏分別是漏油、漏氣、漏水以及漏電。2、要確保水、油、氣、設備以及相關工具的潔凈、無害,另外,對于柴油箱口、機油注入口、汽油箱口、機油觀察口、汽化器以及磁電機的工作環境也要保證其封閉性。3、定期檢查在保養工作中要用到的潤滑油的數量和質量,確保使用的潤滑油一直是干凈的,這樣才不會在保養時傷害機械。4、確保農業機械的散熱設施可以維持正常工作,要及時進行檢查,添加冷卻水等,避免發生溫度過高損壞機械的現象。5、要及時地對機械的零件進行檢查,觀察零件是否腐蝕或松動,一旦發現問題零件,需要立刻進行更換。6、對于作業后的農業機械的保養工作,需要先對機械進行清理,把機械上的泥土和灰塵等清理干凈,避免進入設備內部,侵蝕內部零件,對機械造成傷害。
定期保養:農民在操作農機時有很大的隨意性,忽略了機械所能承載的負荷,保養工作也只是在空閑時進行,農機出現問題后,診斷出是小問題,不會對作業產生太大影響,就不予理會,最后問題累積起來,不僅要花費大筆維修費用,甚至嚴重時會導致機械報廢。因此,操作農機時,不要等到問題出現再解決,要注意農機的日常保養,讓農機隨時都可以保持在最好的工作狀態。隨著我國農村經濟不斷發展和壯大,農民購買經營農機具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機具的品種和數量越來越多。由于大部分農機具使用者缺乏正確使用常識和常規維護經驗,加之平時保養不善,造成農機具零部件損壞多和人為使用故障多,不但在經濟上給農機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也耽誤農時和農業生產,因此,農機具的正確使用與保養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農機管理工作。
農機化設備日常維護:正確保養農機化設備,除了平時注意農機具的技術狀態外,在每班作業后或作業結束后,都應做好農機化設備的保養工作。具體做法:一是清除污垢、泥土和纏繞在工作部件上的雜草等;二是檢查工作部件的狀態和各部分安裝調整的正確性;三是檢查農機具各零部件有無丟失,檢查并緊固所有螺帽;四是對需要的部位按要求添加潤滑油(脂);五是更換失效的易損零部件。
保養的目的就是確保農業機械可以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農業機械的保養工作所遵循的原則就是防重于治、養重于修,要求農民在使用農機時,不僅要按照規程操作,還要充分注意對農機的日常保養。在工作中從農業機械使用者那里我們了解到,要發揮出農機裝備應有的作用,必須重視農機裝備的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農機使用者要懂科學管理、會正確使用和完善維護保養。只有管好、用好農機裝備才能讓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為農業生產發展、農民增收做出貢獻。
(作者單位:166545 黑龍江省肇源縣福興鄉農業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