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生
(黑龍江省湯原縣香蘭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黑龍江 湯原 154732)
種子是農業生產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生產資料,是農業發展的基礎。種子質量的優劣與農業生產安全、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穩定有著直接關系。對種子質量實施監督管理,是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種子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是種子產業化鏈條上的重要環節。本論文探討了當前形勢下種子市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相關對策。
一、種子市場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 種子市場準入門檻低,種子質量下降,監管難度大
目前種子市場準入門檻低,從法律層面上降低了經營者進入市場的門檻,對經營者的專業知識、文化知識、資金能力、經營場所沒有明確限制,使一些煙酒店、蔬菜店堂而皇之的做起了種子經營,他們的種子質量意識淡薄,價格意識膨脹,導致假、劣種子坑農、害農事件發生,給農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2.基層干部對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認定和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
部分鄉村干部對加強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管理的認識不夠,不重視基地認定工作,在申報基地認定時,不履行自己的職責,情況不明、區域不清、數據不準,把關不嚴。個別村民委員會沒有真正發揮統一組織、協調和實施的作用,放任自流,由個別農戶隨意引進無證生產企業與農戶簽訂種植合同,造成干群之間、企業之間、企業與村組之間矛盾頻發,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生產秩序。部分制種企業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采取各種不正當手段,亂承諾,互相爭奪生產基地,不嚴格履行合同,誠信意識差。
3.種子非質量投訴增加,處理難度大
一是因病蟲害或氣候原因引起的糾紛,由于用種農戶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導致有關專家一時很難說服,引起群體上訪;二是這類糾紛由種子管理機構組織專家組進行田間現場鑒定,本應由農戶支付現場鑒定費,但為了防止群體上訪,由管理部門來支付,增加了管理部門的財務支出;三是大部分農戶超劑量使用農藥和因栽培措施不到位,引起作物生長異常,給調解處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4.經營不規范
表現在種子包裝不夠規范,存在大量虛假宣傳的現象。對于農戶來說,種子就是財富和工具,但是并不是每個農戶都能正確的使用種子,因此造成財富上損失。作為1種工具,種子的使用說明必須明確,種子的使用情況比如適宜播種時期、種子特征、種子栽培的要點、種子適應的區域以及注意事項等必須在種子的包裝上明確清晰地標注說明。有的偽劣產品,不僅不在包裝上正確標注使用說明,而且還通過虛假夸大宣傳,夸大產量和抗性,誤導農戶購買,從而造成損失;表現在部分農作物品種的經營檔案不完整不規范。很多種子批發商為了逃避管理,在進貨的時候少報或者瞞報進貨的品種和數量,不能夠及時提供進貨發票,對于臺賬和檔案的整理也不規范。這種不規范現象尤其發生在縣級以及鄉鎮經銷商中,給基層種子市場管理帶來困難。
二、種子市場問題解決對策
1.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種子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種子市場監管難度也不斷加大,同時,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也進一步增強,迫切要求種子執法管理人員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法律知識水平,增強管理和服務能力。縣級種子管理站要根據每個工作崗位性質不同,抓好相關業務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培訓,著重對市場監管人員、質量檢驗人員、區試管理人員分期分批開展業務培訓,堅持自學與集中培訓相結合,考試與考核相結合,切實提高管理人員素質,真正做到規范執法、公正執法和科學執法。
2. 強化本地區主推品種管理,提升種子質量
種子管理部門始終要抓好主推品種的確定、宣傳、推廣的主動權,遵循試驗、示范、推廣程序,樹立品種意識,通過新品種區域試驗來界定是否推廣,堅決杜絕主要農作物品種未審先推,超范圍經營和虛假宣傳等活動。要根據農時積極鼓勵相關種子公司組織開展新品種推廣觀摩現場會,加大對各公司新品種宣傳力度。同時種子管理部門要協同農技推廣部門加強新品種宣傳力度和確定本區域主推品種,通過以上活動切實改變品種多、亂、雜現象,努力提高良種覆蓋率,加大對新品種產權的保護力度。通過這些活動,既讓農民看到了各種子經營單位的新品種,開闊眼界,現場解疑,又宣傳了種子經營單位的新品種,加強了公司和農戶問的溝通,減少了糾紛。
3.強基固本實現基層種子市場管理,推進農業現代化
為加強種子市場管理及推進農業現代化創造了有利契機,強基固本是實現基層種子市場管理的有效途徑之一。政府相關部門在面對基層種子市場管理時,在權衡種子使用率暫不有效時所關注的數據,不能僅僅局限在種子使用量及種子種類上,還要嚴格監控種子的質量,只有當種子使用量、種子種類及種子質量得到發展,才視作基層種子市場管理及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步。為了確保基層種子市場管理工作有效實施,必須實現整治體系的推陳出新,建立健全的工作機制,完善監管內容,明確責任分工,嚴格獎懲制度。
4.加大執法力度,規范市場日常監管
健全和完善種子管理體系,建設一支公正廉潔、高效精干的種子管理執法隊伍,規范執法程序,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加強對種子生產經營企業(門店)監督和不定期檢查,對無證生產經營種子或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的違法行為,要跟蹤監督,立案查處,發現一件,處理一件,依法取締;對違法情節嚴重,給農民造成損失的,不僅要賠償經濟損失還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大案要案實行掛牌督辦,公開通報和曝光案件查處結果,切實起到震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