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銳 光
(泰安市公安消防支隊岱岳區大隊,山東 泰安 271000)
?
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消防監督檢查
梁 銳 光
(泰安市公安消防支隊岱岳區大隊,山東 泰安 271000)
介紹了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特點,結合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消防安全現狀,從嚴格監管、強化責任、加強培訓、合力整治四方面,闡述了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消防對策,從而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
勞動密集型企業,消防安全,火災,安全隱患
我國的改革開放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帶動,也是城中村得以形成與增加的重要影響因素。通過對勞動力的大量引進來開展勞動密集型生產活動,使得企業能夠實現發展,也讓更多的人解決就業問題。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所出現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近年來,我國因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活動所造成的特大火災時有發生。例如2.9銅陵化工廠爆炸、天津爆炸案、浙江溫嶺等地的火災等等。災害的發生,既是對國家與人民群眾的傷害,也是對整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警醒。加強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安全事故防范能力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本文的探究對象。
顧名思義,勞動密集型企業指的就是通過消耗大量勞動力來實現產品生產的企業。其生產活動中需要勞動力的大力支持,諸如食品行業、服務行業、服裝行業等中此類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數量最多。這些企業往往不會對員工有過高的文化水平要求,其生產活動所使用的設備也較為簡便。因為此類企業本身的生產活動較為靈活且投資較小,所以,在我國此類企業的數量較為龐大,并且,這些企業本身的消防安全意識較為匱乏,很容易因存在管理疏漏就造成火災隱患。
再者,由于這些企業本身的用人數量大且工作環境較差,進而當其出現火災的時候,往往會造成更為嚴重的人員傷亡。為了將可能出現的火災隱患在第一時間就解決,需要企業將生產活動的安全性擺在企業發展的首位,實現對火災隱患的有效防范。
2.1 企業性質造成火災發生概率大
就我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其主要涉及了對服裝、玩具、電子以及紡織的生產。其對棉布、皮革與化工原料的使用量較大,因此當出現火災的時候,這些易燃物品本身就會成為火災難以控制的“助燃劑”。且這些物品在燃燒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這些氣體的產生會造成員工的疏散逃離,難上加難。同時,因為一些企業本身的生產環境較為簡陋,沒有設置專門的倉庫,使得生產區域與存儲區域集中在一塊,一旦發生火災,就會產生難以想象的安全事故。
2.2 消防設施配備不足造成火災撲救難度大
一些企業對消防設備的配備存在不足,導致勞動密集型企業本身在出現安全事故的時候,顯得束手無策。這也就導致本可以在第一時間解決的小火災,可能變成大火災。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生產區域習慣于選擇鋼結構,此類結構的空間范圍較大,且耐火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加劇火災的救援難度。
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本身的消防設備配備工作的開展未能達到相關標準,諸如室內消火栓的數量不足,就可能會帶來救援工作的開展困難,造成火災無法在較短時間內被撲滅。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在給水管線路進行設計的時候,所選水管的直徑過細。水壓未能達到,進而無法滿足救援所需等等情況比比皆是。
2.3 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火災隱患大
許多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管理者未能將消防安全作為生產建設活動的第一要素,導致一系列的管理活動未能圍繞著消防安全落實到位。就消防安全工作的開展來說,其需要讓消防安全工作的開展從組織機構的設置出發,來提升人員配備數量。如果只是一味地“偷工減料”,將會導致消防工作的開展難以讓相關工作人員的職責與相關設備的作用體現出來。存在著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因為沒有按照相關安全管理的要求來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內容、程序以及職責進行明確到位,使得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本身的消防管理工作開展難以達到預期的成效。當出現火災的時候,也就難以成為有效解決對策。這是因為政策內容本身的籠統性存在,使得其操作價值不強。同時,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因為缺乏相關的安全防范培訓活動,使得消防器材的使用以及相關的自救常識未能被企業工作者所熟知,進而也產生了許多問題。當然,就安全制度來說,其如果是僅僅掛在墻上的“裝飾物”,制度內容的價值也就難以體現出來,制度本身也就成了所謂的擺設。
2.4 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導致員工自救能力差
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時候,對企業的運轉安全性有所忽視。特別是就企業的消防安全來說,當其缺乏消防防范意識的時候,消防安全制度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防火巡查工作本身也就未能成為杜絕火災隱患的前提。
很多企業為了追求片面的經濟利益,減少生產成本而將消防管理置之不理。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員工大多是文化水平較低的流動人口,其一方面,對消防安全的認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其也缺乏相關的消防常識,不了解企業生產活動中可能出現的火災隱患。當發生火災的時候,不懂得如何使用滅火器材以及如何選擇科學、正確的逃生方法,加劇了火災的危險程度。
3.1 嚴格監管,督促企業消防管理標準化
各級政府應當要與公安局、工商局、勞動部等部門積極合作起來,以此來確保安全隱患排查工作能夠落實到位,確保所在管轄范圍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生產活動能夠實現消防安全意識的提升與防范能力的增強。在這個過程中,公安消防機關應當要注重于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監督與督促,以此來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處理,確保整改措施的到位。使得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活動能夠符合消防規范的相關標準。
3.2 強化責任,促使企業火災防控系統化
讓消防安全的主體責任得以被明確,使得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管理者能夠積極組織起日常的消防安全檢查工作。一方面,對重點區域定期檢查,確保安全管理成效的實現;另一方面,對安全疏散出口與相關措施的檢查來確保緊急情況下的疏散暢通。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責任人需要被明確,以此來將相關懲處措施落實,以此來督促企業管理者將火災隱患第一時間整改,增強起企業管理者的責任人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安全防范機制的建立需要讓每一層的安全責任主體了解自身的工作所在,增強管理人的責任意識,主動地將企業內部存在的安全隱患正確處理。
3.3 加強培訓,形成企業員工防消一體化
通過組織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員工參與到消防安全學習活動中去,來讓相關工作人員得以懂得消防安全常識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促使企業員工一方面可以學會正確操作消防器材,明確其使用方法,并能將維護工作定期開展起來;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習活動本身的趣味性得以體現出來,以此來激發員工的學習積極性。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需定期地組織疏散逃生活動,制定科學的疏散方案,使得企業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防消一體化。
3.4 合力整治,實現企業隱患整治多元化
當勞動密集型企業在解決安全隱患問題中顯得不夠積極的時候,應當將其作為整治對象,用政策制度與經濟手段相結合的形式來將企業信息通報給當地的工商、金融、保險等部門,以此來限制企業的生產活動,發揮出經濟杠桿的作用來促進企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火災隱患整改工作中去。同時,還需借助于對新型媒體平臺來讓這些信息得以被公布出來,形成社會輿論,督促企業及時整改來增強自身的防災抗火能力。
因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在我國的數量較多且分布范圍較為廣泛,所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安全管理工作本身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其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加強重視,積極合作,確保嚴格執法,以此來增強企業管理者的責任意識,將可能產生的安全隱患杜絕,進而提升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消防安全水平。
[1] 周 瑾.勞動密集型企業存在消防安全問題及應對措施[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6(11):27-28.
[2] 張志源.勞動密集型企業火災隱患分析及應對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4(20):80-82.
On fire-fighting monitoring of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Liang Ruiguang
(DaiyueDistrictBrigade,Tai’anPublicSecurityFire-fightingUnit,Tai’an271000,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of the labor-intensive enteprrises, and illustrates their fire-fight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rict monitoring, enhanced responsibility, promotion of training, and all-sided treat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 production in these enterprises.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 fire-fighting safety, fire accident, hidden hazard
1009-6825(2017)07-0255-02
2016-12-23
梁銳光(1984- ),男,助理工程師
TU998.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