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棟
(唐山市灤南縣農牧局,河北唐山063500)
豬高熱癥類疾病的防治初探
高文棟
(唐山市灤南縣農牧局,河北唐山063500)
近年來,隨著我國養殖行業朝著規模化的方向發展,養殖者越來越重視養殖質量的提升。面對豬養殖中經常出現的傳染類病癥,很多的養殖者已經能夠掌握一定的方式和手段進行預防與治療。但是目前,在高溫高濕的季節,除了傳染類疾病,高熱癥類疾病也開始成為影響豬養殖者經濟利益的一大因素。因此,對這種病癥的臨床表現進行分析,進而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對于整個豬場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本文就是從這個角度展開研究,希望為廣大豬養殖者提供一個有價值的參考。
豬;高熱癥類疾病;成因;預防;控制措施
季節原因、飼養環境以及豬本身的因素是這種病發生的最主要原因。首先,夏季由于氣溫高、濕度大,很多微生物會在適宜的環境中迅速、大量繁殖,豬感染這些病毒的時候就會發病;其次,家禽家畜對于熱非常敏感,在溫度極高的環境下免疫力就會大幅下降,容易感染疾病;最后,夏季蚊蠅等生物多,蟲媒傳染病發生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1]。
從目前的養殖經驗來看,豬舍的環境差、豬沒有按時進行免疫注射、管理人員管理不到位、飼養不規律以及消毒等日常防治措施不到位是這類疾病發生的最主要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2.1 加強飼養管理
養殖和管理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開展工作。盡可能降低豬舍的密度,防止病毒微生物的滋生[2]。為了減少豬應激反應發生的次數,要盡可能少的變換豬的生長環境;在更換飼料時,也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針;嚴格按照豬的種類、年齡進行分開飼養。對飼料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飼料的質量和營養都要達到相關標準,按照既定的飼養時間進行喂養,讓豬保證均衡的營養。最好安排在早晨及傍晚喂食,夜間可加喂1次,以保證飼料攝入量。提供充足飲水,調解體液平衡,勤洗水槽,可在水中加入0.01%的漂白粉,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滋生。此外,及早做好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的防范工作,維修加固圈舍,防范暴雨大風襲擊,造成損失。
2.2 科學免疫注射
根據夏季豬病特點,結合場內實際,做好免疫計劃的制定,除強制免疫病種外,還應做好其他常見疫病的免疫接種工作,尤其是豬鏈球菌病、豬圓環病毒病、豬偽狂犬病等的免疫。特別要注意免疫過程中疫苗的保存,避免高溫暴曬。要主動聯系當地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動物疫病的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對免疫密度及抗體水平不達標的迅速補免,確保“應免盡免,有效保護”。
2.3 慎重引進苗豬
盲目引進豬只極易引發疫病傳入,因此,規模飼養場應盡量做到“自繁自養,批進批出”。在外購苗豬時,索要檢疫證明,不購買年齡小、體重大小不齊的窩豬,不購買來源不明的苗豬,不隨意從販運經紀人手中購買苗豬。即使購買的苗豬檢疫等證明齊全,落地時還必須報告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做好隔離觀察,確認健康無異常后方可并圈或并群飼養。同時,養殖場要加強對外購苗豬,特別是體重小、剛斷奶苗豬的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反應損失。
2.4 嚴格消毒滅源
消毒工作要做到制度化、常態化,1周至少要進行3~4次消毒。重點加強對裝豬臺、人員出入口、污水排出口、物料出入口等容易傳入疫病關鍵地點的消毒工作。宜選廣譜、高效、低毒,易于操作的消毒藥。消毒前要保持消毒場所的清潔衛生,消毒藥必須現配現用,選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消毒藥交替使用,注意配伍拮抗和禁忌,避免在高濕天氣進行,在雨后或暴曬情況下應及時補充藥量。此外,對病死及死因不明的生豬,不得屠宰、藏匿、販運、轉賣和食用,必須在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下進行無害化處理。
2.5 適時藥物保健
在一些重要生產階段如產前產后、斷奶前后、轉欄前后、免疫注射及新購進的豬等都要適當在飼料或飲水里添加水溶性多種維生素或電解質等抗應激藥物及抗生素組合,也可添加免疫增強劑,以提高豬群抵抗力和抗應激能力。此外,還要加強驅蟲工作,間隔2~3個月驅蟲一次。
3.1 未發病豬的控制
(1)專人負責,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豬的抗病能力。
(2)對假定健康豬群和部分尚能采食或飲水的病豬在飼料或飲水里添加些藥物進行預防控制。飼料和飲水中添加藥物應注意標本兼治,使用有免疫增強作用的藥物,保護免疫機能,增強豬群抵抗力。
①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硒-維生素E、復合維生素B或電解多維、黃芪多糖、大黃蘇打、葡萄糖等;
②用土霉素、四環素、氟苯尼考、恩諾沙星、支原凈、多西環素、阿莫西林等藥物中的1種或有協同作用的2種藥物拌料或飲水給藥;
③選用黃連解毒湯(黃連1份、黃芩2份、黃檗2份、梔子1.5份)、消黃散(知母0.6份、黃藥子0.5份、梔子0.7份、黃芩0.6份、大黃0.7份、甘草0.4份、白藥子0.5份、連翹0.7份、黃連0.4份、郁金0.5份、樸硝2份)或白頭翁湯(白頭翁2份、黃檗、秦皮各1份)等清熱解毒方劑煎水供豬只飲用預防。
(3)加強對豬群的監控,隨時掌握發病動態,以便及早采取隔離和相應的治療措施。
3.2 發病豬的治療
早發現、早診斷、早用藥是基礎,對因治療、精心護理是關鍵。對病情復雜的,應以“提高抗病力和免疫力,控制繼發感染”為原則,采取以下綜合治療和護理措施:
(1)抗病毒。可選用白細胞干擾素、黃芪多糖、雙黃連、柴胡、板藍根、魚腥草、大青葉等中西藥物進行注射治療。
(2)抗細菌、支原體繼發感染。可選用氟苯尼考、安卞青、頭孢類、替米考星類、泰樂菌素、林可霉素、多西環素、長效磺胺等成分明確的單一抗生素或抗菌藥物進行注射治療。
(3)提高免疫力。可將免疫增強劑、電解多維、葡萄糖、鹽、維生素C等藥物按比例配制成水溶液,不間斷飲喂或采用葡萄糖、電解質等進行腹腔、靜脈注射。
(4)治療時的注意事項
①應激將使死亡率更高;②早用藥、規范用藥;③注意中西結合、標本兼治;④慎用退熱藥和復方制劑;⑤慎重緊急接種疫苗;⑥注意器械消毒。
[1] 張磊.豬高熱癥的發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探析[J].農技服務,2016,(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