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科申 兵
(寶應縣夏集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寶應225824)
淺談規模豬場疾病防控
申 科申 兵
(寶應縣夏集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寶應225824)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養殖行業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科技水平日新月異的今天,傳統的養殖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如今的養殖規模,因此促進養殖場的模式轉型具有關鍵的意義。然而,在轉型的過程中,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為首的就是疾病問題。拿豬的養殖為例,豬病已經成為危害養殖者經濟效益以及當地百姓健康的首要因素。因此,加大對規模豬場的疾病的防控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本文對規模化豬場疾病的特點以及防治難點進行了分析,從而提出了疾病防治的幾點原則。希望對廣大規模養殖業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規模豬場;疾病防控;原則;特點;原則
養豬業一直是我國養殖產業的重要內容和傳統內容,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養豬業必定要朝著規模化方向發展。但是豬病作為影響養豬業的首要因素,對于業主的經濟利益以及身體健康都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因此,疾病防治工作一定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重點關注。要在分析豬病特點的基礎上,明確相關的工作難點,從而根據專業化的工作原則,開展疾病防控工作。
(1)規模化養豬受傳染性疾病的危害較大,常見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播能力,一旦出現會逐步蔓延危害,且多數呈非典型性。經過長期的計劃檢疫,傳染性疾病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使牲畜的免疫力得以提升,但是一些病原微生物也在發生變異,淘汰了毒力較弱的,進化了毒力較強的,使傳統的疾病又以新的形態和危害出現。
(2)細菌性傳染病的危害較為嚴重。由于大多數養殖場坐落在農村,一些養殖戶知識水平有限,養殖技術欠缺。為了達到防病的目的,不按規定胡亂使用消毒藥和抗生素等藥品,增強了病菌的抗藥性、耐藥性,在免疫的過程中也會對牲畜的部分器官造成損傷。另外衛生工作不到位導致傳染病發生的機率增加。
(3)疾病的種類增多,且很多是新型疾病。由于交通運輸的不斷便利,長途運輸成為了主要的運輸方式,跨地域性的交配越來越頻繁。牲畜長途運輸較多,檢疫不嚴格,一些檢疫站檢疫手段落后,檢測不出不常見的地區性疾病,導致跨地區性傳染。管理手段不科學,沒有針對性。飼料選擇的標準不明確,使豬的抵抗力下降,外加環境清潔不及時不徹底,進一步加重了疾病的發生。
(1)首先,規模化養豬的養殖密度非常高,從而使得養殖環境相當惡劣,進而使得豬的免疫力迅速下降;其次,人對豬的生長、生活造成的影響較大,不僅干擾了它們的進食,而且影響了生理活動,使得一些營養性疾病產生的可能性加大;另外,很多養殖者受經濟利益的驅使,用激素性飼料喂養豬,從而造成了豬身體素質低下;最后,生殖性疾病也是豬常見病之一。同樣受經濟利益所迫,養殖者人為干預豬進行多次交配,從而使得生殖器官受損,造成生殖性疾病。
(2)養殖場所進購的豬大多數是外地豬,或者將本地的豬種外售,增加了一些陰性病毒的傳播,容易爆發新的疾病;養豬的飼料種類較多,加上飲水不衛生,容易出現中毒性疾病;養殖戶認為經常對豬舍進行沖洗消毒,才能保證衛生,但是頻繁沖洗,不注意陽光照射,導致豬舍濕度增大,容易導致濕疹、皮炎等病情。
規模化養豬中疾病防治的中心工作是加強對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必須在思想上引起重視,保證在每個具體的環節進行防疫,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3.1 做到預防為主
豬的一般性疾病都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和破壞性,一旦防治不及時,出現蔓延的現象,則很可能危及其他牲畜,甚至影響人類的健康。決不能坐等其發生以后再進行治理,必須提前做好防備工作;疾病的傳播必須具有三方面的條件,即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生物,只有三方面同時存在并相互聯系才能為疾病提供傳播的機會,加強對三個基本要素的控制能夠有效防止疾病的發生和傳播。具體的預防手段有:
(1)要注意養殖場的選址和建造。場地要選擇平整、地勢較高、向陽、干燥的地段,并且要靠近水源,保證飲水。要確保場地周圍沒有污染或者污染較輕,交通便利,但是要遠離居民點和生活區,以免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還要靠近電源,要求自備一定功率的小型發電機,根據養殖場的規模決定電機的大小。
(2)要注意平時的消毒工作。及時的消滅各類害蟲和蚊蠅,減少疾病的傳播渠道,內部設置消毒室、更衣室、洗手間等衛生區域,嚴格控制進出入人員,并對進出入人員進行全方位的消毒。消毒池內的消毒液要保持在一定的濃度以上,工作人員要按照規定著裝,并經過消毒之后才可工作。同時還要配合獸醫做定期檢疫。也不能隨意到其他養殖場診病,防治傳播疾病。
(3)要堅持自養自繁的原則,根據養殖能力和養殖場的規模決定內部種群的建立,要盡可能的避免到社會上引進種豬或者幼豬。除非是品種交流可以將種豬隔離一個月后再引進。養殖場要將其他動物進行特殊安置,要盡可能的遠離生產區。
(4)要嚴把飼料關,制定科學的飼料采購和排泄物進出制度,按照定向流轉的原則,不得倒流或者回流,養殖飼料的品牌和種類要相對固定,引進之后要定期消毒,豬的出生、生長、售出等一系列過程要按照流程流轉。
3.2 堅決執行綜合防治的方針
對于規模化生產的豬場必須進行綜合性的防治工作,在衛生和疾病防治總方針的指導下,堅持做好科學管理、合理設置、科學消毒、隔離治療、定期免疫、預防用藥等綜合措施。在出現疫情之后要及時的向專業人員求助,并詳細記錄發病的現象,為制定針對的措施提供可靠依據。用藥的原則一般是及時用藥、聯合用藥、群體用藥。只有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工作,才能做好養豬場的疾病防治工作,科學做好防治并舉工作。
[1] 張榆敏,蔣濤,李朝飛,等.豬場流行疾病的防控措施探求[J].中國畜禽種業,201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