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緒周麗娟
(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農業局,河北東光061600)
豬藍耳病的防治
周炳緒周麗娟
(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農業局,河北東光061600)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是豬的一種新的病毒性傳染病,該病的臨床癥狀以母豬的繁殖障礙和不同年齡病豬的呼吸困難為主要特征,所以稱為“豬的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癥”有時病豬耳朵會發紺發藍,故又稱為“藍耳病”,該病具有傳播速度快,發病面廣等特點,已給國內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豬;藍耳病;防治
本病春、秋季多發,盛夏較嚴重,全年均可流行,多呈地方性流行、傳染性,通過空氣、飲水、飼料及各種帶毒媒介傳播。10km范圍內迅速蔓延,初生仔豬和剛斷奶豬最易感染,可死亡80%至100%,育成豬、肥豬能發病,但死亡率不高。耐過的豬生長發育停滯,能長期帶毒。營養好,健康狀況好的豬主要呈隱性帶毒或持續感染。
該病主要是侵染繁殖系統和呼吸系統。主要表現為母豬繁殖障礙,斷奶仔豬高死亡率,育成豬高呼吸疾病三大特點。
(1)經產和初產母豬多為高熱(40~41℃)、精神沉郁、厭食、呼吸困難,少數母豬耳朵、乳頭、腹部、尾部發紺,以耳尖最為常見。大量懷孕母豬流產或早產,產下木乃伊胎,死胎和病弱仔豬,死產率達80~100%,早產母豬分娩不順,少奶或無奶。
(2)仔豬特別是吃奶豬,死亡率很高,可達80%以上,早產的仔豬出生時或數天內死亡,大多數新生仔豬出現呼吸困難、肌肉震顫、后軀麻痹、共濟失調、打噴嚏、嗜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癥狀,斷奶仔豬感染后大多數出現呼吸困難,咳嗽,肺炎癥狀,有的病豬下痢、關節炎、皮膚有斑點等癥狀。
(3)育肥豬體溫升高至41℃左右,食欲明顯減少或廢絕,多數全身發紅,呼吸加快,咳嗽加劇。無繼發感染的病豬死亡率低。
(4)種公豬發病時癥狀輕微,持續時間短,但精液品質下降,精子出現畸形,死精多,母豬受胎率下降。
可見脾臟邊緣或表面出現梗死灶,腎臟呈土黃色,表面可見針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皮下扁桃體、心臟、膀胱、肝臟和腸道均可見出血點或出血斑。部分病例可見胃腸道出血,潰瘍壞死,肺部出現從心葉近心端開始的灶性出血、淤血、肝樣突變。
(1)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建立穩定的種豬群,不輕易引種。
(2)規模化豬場要徹底實現全進全出,至少要做到產房和保育兩個階段的全進全出。
(3)建立健全規模化豬場的生物安全體系,定期對豬舍和環境進行消毒,保持豬舍、飼養管理用具及環境的清潔衛生。
(4)做好豬群飼養管理
(5)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種,控制好其他疫病,特別是豬瘟,豬偽狂犬和豬氣喘病的控制。
(6)定期對豬群中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的感染狀況進行監測,以了解該病在豬場的活動狀況。
(7)對發病豬要嚴密封鎖,對發病豬場周圍的豬場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擴散,對流產的胎衣、死胎及死豬都做無害化處理,產房徹底消毒,隔離病豬,對癥治療,改善飼喂條件等。
(8)關于疫苗接種,總的來說如今尚無十分有效的免疫防治措施,如今國內外已推出商品化的PRRS弱毒疫苗和滅活苗,國內也有正式批準的滅活疫苗,但應慎重使用活疫苗。在感染豬場,可以考慮給母豬接種滅活疫苗。
[1] 張長鋒.淺析小鵝瘟[J].水禽世界,2016,(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