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波
(定邊縣畜牧技術推廣站,陜西定邊718699)
H7N9禽流感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常 波
(定邊縣畜牧技術推廣站,陜西定邊718699)
H7N9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另一種命名方式,主要是由于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同時,還將會傳染給人類人群,被國際獸醫局已經明確定義為甲類傳染性疾病,又稱之為歐洲雞瘟以及真性雞瘟。人類感染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咳嗽、高熱、肌痛以及流涕等,一旦傳播或者蔓延,將會嚴重危害我國的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本文通過詳細分析禽流感的病原特點,并提出有效應對H7N9禽流感的預防和控制措施,進而達到預防N7N9禽流感發生的目的。
N7N9禽流感;預防措施;防范對策
H7N9禽流感是甲型流感性病毒的一種亞型,進而引發急性傳染性疾病。通常情況下感染禽類,但是,小部分情況下將會感染豬、人、水貂、馬以及海洋哺乳性動物。近幾年來,由于國內大量候鳥的遷徙、家禽頻繁轉運的原因,導致國外禽流感的發生幾率逐漸增加,禽流感疫情的爆發和加重,嚴重危害社會安全。
1.1 臨床特點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人畜共患的一種疾病,不僅會感染多種哺乳類和禽類動物,同時,還將會感染人類,具有極高的死亡幾率,已經受到社會人群的廣泛關注。禽流感疫情將會不停變形和變異,并且在此期間產生全新的病毒種類。根據病原種類的禽流感疫情可分為低致病性、高致病性以及無致病性三種類型,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具有極高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將會發揮嚴重的致病作用,當禽類感染該類病菌時,死亡率可達100%。此時,不僅是野雞、野鴨以及野鳥禽類將會遭受到大面積感染,同時,人類感染該類病菌的幾率同樣較高,甚至會導致該類感染者的死亡,值得社會觀察和關注。對于禽流感疫情的防范和預防對策,并沒有十分顯著的醫療藥物進行干預。高致病性禽流感一旦發生和擴散,不僅會嚴重危害養殖業的經濟收益,同時,還將會嚴重影響社會人群的生命安全。因此,為了能夠有效預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生和蔓延,則需要在家禽養殖業的過程中,加強對于禽流感疫情的預防和控制,特別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發生,需要養殖戶提高自覺防范意識。
1.2 臨床特點
鳥類和家禽在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時,將會出現較為輕微的呼吸阻塞等癥狀,感染的禽類將會受到產蛋量和飲食方面的影響,所造成的死亡率較低。當感染無致病性或者中低致病性禽流感疫的危害較為輕微,并沒有十分明顯和嚴重的臨床癥狀反映出喂養條件的不同之處;當感染亞急性和急性禽流感時,將會具備較高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根據感染病毒類型和癥狀的不同,所表現出的臨床癥狀也大不相同,通常表現為:呼吸道、消化道、繁殖以及神經意識等方面的不同。對于并沒有任何癥狀和反應的初期急性感染并以禽類而言,可能會出現急性死亡的現象。而對于患有長時間病程的禽類而言,其產蛋率逐漸降低,羽毛將會失去光澤并變得稀疏,快速出現高熱的癥狀,精神狀況十分萎靡不振,進食困難,快速達到睡眠狀態。感染疫情的禽類將會出現頭部腫大、肉冠出血等現象,腳鱗出現紫色血跡斑塊,部分感染疫情禽類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問題或者呼吸道癥狀,通常表現為:咳嗽、腫大。流淚以及打噴嚏等癥狀。對于已經出現下痢癥狀,則可顯著表明已經被感染的禽類腸道致病菌群的寄生幾率較低。
禽流感疫情的預防和控制,需要采取綜合性的防范對策,如:疫苗免疫、衛生消毒等。因此,養殖場需要建立遠離人群、市區、重要交通要道以及農貿市場等地方,避免鳥類和家禽的觸及,引進蛋和種禽的過程中避免從禽流感高發病區引進;同時,需要采取全出全進的喂養方式,對于來往的車輛、工作人員的工作服裝、孵化環境以及孵化設備等進行嚴格的清潔和消毒,并在養殖場中設立工作人員的專門通道,對于經常出入的員工和常用的設備進行定期消毒和清潔,禁止外來人員隨意進入養殖區域。具體應對措施如下所示:
2.1 接種疫苗
對于喂養的家禽需要定期接受禽流感疫苗,徹底請結合消毒飼養環境,并將飼養設備在70℃的溫水中煮沸2min,并采用紫外線照射或者高溫殺菌的方法對抗禽流感病毒。為了能夠有效預防禽流感的傳播和蔓延,需要加強工作人員的清潔和殺菌。同時,在工作人員進出養殖環境的過程中,需要佩戴工作服裝、手套等設備,必須做好衛生防護措施,當養殖場出現疑似禽流感或者不明原因禽類死亡的情況時,則需要及時匯報給當地衛生防疫部門。除此之外,避免工作人員直接接觸禽類以及其排泄物,避免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2 加強防范
對于已經發現禽流感地區需要進行及時處理和解決,將已經感染的區域內禽類全部撲殺,進而達到消滅傳染源的目的,避免禽類再一次遭受傳播。因此,當發現禽流感疫情后,相關的動物防疫部門需要及時作出應對措施,嚴格按照相關對應進行處理,及時將疫情、可能感染的區域詳細劃分,并且進行封鎖和隔離后,提供全面的消毒和處理,徹底清除病毒,同時,禁止禽類以及禽類產品的流通。禽類尸體以及帶有風險的物體需要采取焚燒或者是深埋等方式進行徹底處理,將感染疫情的禽類和養殖換進進行全面消毒和清潔,盡量避免與禽類直接接觸,在接觸禽類前需要穿戴防護衣和手套,避免造成二次感染和傳播。
為了能夠減少感染的發生,控制禽流感疫情的關鍵措施需要依靠新型技能和已有科技,提出有效的防范對策和措施,進而促進我國禽類的可持續發展,對于確保我國社會安全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1] 盧小敏,俞黎黎,霍江華,等.鹽城市673名大學生甲型H7N9禽流感防治知識和心理行為調查[J].中國校醫,2016,(3):193-194.
[2] 劉倩,陳復輝.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及其預防控制[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5,(12):86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