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志鵬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一七○團四連,新疆塔城834615)
綿羊痘和山羊痘的癥狀區別及防治方法
賀志鵬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一七○團四連,新疆塔城834615)
綿羊痘和山羊痘是由痘病毒感染而誘發的急性熱性傳染性疾病,此病一經感染后,對山羊和綿羊的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為一類動物傳染病。就此,文章分析兩種病癥誘因,闡述實驗室診斷要點,就綜合防治措施做要點總結,以供同仁參考和借鑒。
羊痘;病毒;防控
了解此病誘因,對預控此病效果更好些。此病調查中,導致羊痘的病因,有水源因素、飼料因素、受損皮膚、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等等。由此,在羊病病因分析,診斷過程中,應著手這幾方面了解。首先,查看飲用水源,有無污染物質;飼喂飼料,有無被病毒感染;羊群是否有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羊群破損皮膚,經藥物處理,觀察有無有流膿癥狀。自羊痘整體誘因分析,全面了解方可提升預控質量。
綿羊痘的潛伏期為4~12d,平均為6~8d。病羊體溫升高達41~42℃,結膜眼瞼紅腫,呼吸和脈搏加快,鼻流粘液,食欲喪失,弓背站立,經1~2d后發痘,痘疹多長于皮膚無毛或少毛處,先出現紅斑,后變成丘疹再逐漸形成水皰,最后變成膿皰,膿皰破潰后,若無繼發感染逐漸干燥,形成痂皮,經2~3周痊愈。發生在舌和齒齦的痘疹往往形成潰瘍,有的咽喉、支氣管,肺臟和前胃或真胃黏膜上發生痘疹時,病羊可因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而死于敗血癥。有的病羊見痘疹內出血,呈黑色痘。還有的病例痘疹發生化膿和壞疽,形成深層潰瘍,發出惡臭,常為惡性經過,病死率高達20~50%以上。
山羊痘的潛伏期為6~8d,病羊發熱,體溫升高達40~42℃,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不食,病初鼻孔閉塞、脈搏和呼吸加快,偶有咳嗽,有的山羊流漿液或粘液性鼻涕,眼瞼腫脹、結膜充血、有漿液性分泌物,經1~2日后,在無毛部位例如鼻孔周圍、面部、耳部、背部、胸腹部、四肢無毛區,有兩分至一元錢硬幣大小的塊狀疹,疹塊破潰后,有淡黃色液體流出,經3~4日后,沒有破潰的膿皰漸漸被吸收,干縮,結成褐色痂。再過幾天后,痂皮脫落,遺留色較淡的疤痕即愈合,全過程為3~4周。山羊痘可并發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和關節炎癥,嚴重時可引起膿毒敗血癥而死亡。
3.1 病理變化
特征性病變是在咽喉、氣管和肺、第四胃等部位出現痘疹。在嘴唇、食道和胃腸等黏膜上出現大小不同的扁平的灰白色痘疹,其中有些表面破潰形成糜爛和潰瘍,特別是唇黏膜和胃黏膜的表面更明顯,但氣管黏膜及其它實質器官形成灰白色扁平或半球形的結節,特別是肺的病變與腺瘤很相似,多發生在肺的表面,切面質地均勻,但很堅硬、數量不定、性狀一致,病灶周圍有時可見充血和水腫等。
3.2 實驗室診斷
由于羊痘有肉眼可見的痘疹癥狀,一般不需進一步做實驗室檢查。對于非典型羊痘,一般采用中和試驗及生物學試驗。鑒別診斷應與羊傳染性膿胞進行鑒別,據典型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診斷,即可確診。
4.1 定期診斷
及時有效防控羊痘,首先要準確診斷此病。日常留意羊群變化,觀察羊群四肢內側、尾部、乳房、毛發稀少處、陰唇等處,檢查是否有水皰、丘疹、膿皰等等疑似癥狀。出現上述癥狀后,進一步判斷為羊痘抑或是口蹄疫感染的可能性。
4.2 日常預防措施
重視羊痘檢疫,所有購進羊只,首先隔離飼喂管理,觀察至少3周以上,確定無羊痘病例后,方可混入 大群飼喂。羊群調種前,同樣需對引進羊只接種免疫。
注射接種疫苗,同樣,有不錯預控效果。羊痘威脅嚴重地區,用羊痘凍干弱毒苗注射,避免羊痘感染。接種疫苗用生理鹽水50倍稀釋,所有羊只接種注射,不分日齡、體重等等,都不能有所忽視。注射選在尾巴下或股內側皮內注射,用量每次0.5ml。通常情況下,注射后1周,可產生較強的免疫效力。
改善養殖管理,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確保舍內清潔衛生干燥。及時清理舍內糞便,避免污染羊舍,注意舍內通風,確保舍內空氣清晰。冬季寒冷時節,注意舍內保溫。蚊蟲孽生季節,注意羊舍消毒,避免受蚊蟲叮咬而感染。
4.3 發病預防措施
發現疑似感染病例,可采取下列緊急處理措施。
(1)緊急封鎖疫區,迅速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劃定疫區內,發布封鎖令,及時封鎖疫情,避免疫情的擴散和蔓延。同時,對疫區設卡消毒,疫情控制期間,限制羊只的流動,降低此病帶來的危害。
無公害處理病死羊,疫區內因羊痘致死的病例,不能隨意丟棄,否則存在傳染此病的威脅。疫區內,剩余的病死羊、污染物等等,集中堆積處理,深埋或焚燒,經無公害化處理,避免疫情的擴散和蔓延。
嚴格消毒管理,疫區被污染養殖環境,注意徹底的消毒處理,清滅場區內的污染源。消毒藥劑,用3%漂白粉或20%石灰乳,交替施用,消毒效果更好些。
(2)未感染羊群,緊急接種疫苗,確保產生羊痘免疫力。
(3)采用藥物防治措施:目前,羊痘特效藥不多。一旦發現感染病例,嘗試用藥治療,目的在于預防羊痘并發癥的發生,降低由此而造成的高致死率。藥物防治期間,多數用抗菌消炎藥,比如:磺胺類藥物、抗生素等等,預控效果均要好。對皮膚感染處,用0.1%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清洗患處,軟化后除去壞死組織,涂抹硼酸軟膏,每天2次。靜脈注射5%葡萄糖溶液250ml、青霉素400萬單位、安乃靜注射液20ml、地塞米松4ml的混合液體,一天一次。黃連 100 g、射干50g、地骨皮25g、黃柏25g、柴胡25g,混合后加水,煎至3~5kg,用3~5層紗布濾過2次,裝瓶滅菌備用。每次每只大羊用 10ml,小羊用5~7ml,皮下注射,每天2次,連用3d即可。
[1] 再努熱·買買提.淺談羊痘的預防與治療[J].甘肅畜牧獸醫,2014,(8):48-49.
[2] 郭法光.羊痘病的綜合防治措施[J].山東畜牧獸醫,2011,32(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