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勝華
(靖江市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江蘇靖江214500)
益生菌在禽類腸道疾病防治中的應用
蔣勝華
(靖江市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江蘇靖江214500)
腸道疾病對禽類健康生長的影響是直接的,針對腸道疾病,以往通過消毒藥品和抗生素防治效果較弱,消極作用較大。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研究發現:益生菌進行禽類腸道疾病防治效果顯著,相對于傳統防治方法更佳。對此,筆者根據實踐研究經驗,就益生菌在禽類腸道疾病防治中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益生菌;禽類腸道疾病防治;應用分析
禽類養殖一旦感染腸道疾病,對經濟效益將造成直接影響,是養殖人員重要研究內容。傳統應用抗生素防治,盡管對腸道疾病防控有一定效果,但是對于食品安全的影響也是較大的。于是,提出益生菌防治,并且經過實踐證明效果顯著,對禽類腸道疾病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益生菌是可以促進腸道內菌群生態平衡的活性微生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禽類腸道疾病防治中發現應用抗生素副作用較大,并且在國外一些國家已經開始禁用抗生素應用在飼料中。而益生菌具有安全、穩定、多功能、無毒無副作用特點,成為現代無害飼料添加劑研究的主導方向。
益生菌是調節動物體內生物平衡,對動物產生有益影響的微生物。益生菌服用主要是通過口或者其他黏膜流入體內,進而調節所在部位的微生物平衡。益生菌也叫做益生素、活菌劑,其類型較多需要結合不同類型形式而劃分為成為各種類型。比如:結合菌株構成狀況劃分為單一菌株和復合菌株;結合培養方式劃分為嚴格厭氧的雙歧桿菌屬,通常厭氧就是耐氧的乳桿菌屬和若干兼性厭氧球菌。益生菌對動物成長具有有利作用,同時能夠調節消化道菌群平衡,提高免疫力。相對于抗生素使用,益生菌對禽類腸道防治效果更顯著,成為一種新的防治方法。但是在選擇時應注意不同動物的應用,例如:生豬用益生菌相對于其他動物效果作用不明顯。所以,需要結合微生物特點而有針對性的選擇益生菌。結合動物日齡差異,腸道菌群特點在新生動物使用益生菌,效果顯著。
2.1 益生菌作用
2.1.1 防止有害細菌生長,保證腸道菌群平衡
禽類消化道中有著較多微生物質,其微生物之間的調節作用,促進了消化道的有效運行進而確保禽類正常生長。但如果禽類消化道平衡受到損壞則會造成病菌侵入而出現消化疾病。而服用益生菌能夠有效防止有害病菌出現,保持微生物平衡狀態。當益生菌進入消化系統繁殖階段,通過爭取空間與氧氣、營養物質進而對抗病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另一方面,益生菌所能夠產出一定的酸性和厭氧環境,能夠有效阻止不耐酸病原菌和需氧病原菌產生。
2.1.2 增強營養吸收
益生菌在繁殖階段會出現較多消化酶,能夠推動禽類身體消化酶的分泌,消化酶能夠推動禽類對飼料的養分吸取,進而幫助健康生長。另一方面,益生菌自身也能夠產生不同微量營養物質進而促進維生素的生成。益生菌經過提升飼料內的營養物質吸收率,為動物提供營養與能力,加強養料使用效率進而有助于養殖場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2.1.3 提高免疫力
益生菌可以激活免疫系統,提高淋巴細胞數量與活力,同時促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與細胞因子分泌,能夠調整免疫系統。免疫力狀態對禽類健康成長具有直接影響,而益生菌在禽類體內提供抗體與強化免疫細胞活性,能夠增強免疫力。
2.1.4 提升抗病機能
益生菌對動物抗病機能的提升具有推動作用,也是其主要方法。第一,益生菌在組織有害病菌產生與產生的微生物代謝物阻礙病原菌生長。益生菌在和微生物爭奪空間、養分、時間中物質病原菌。益生菌中的代謝物對微生物生長功能也具有阻礙效果,例如:益生菌能夠產生過氧化氫、二氧化碳等阻礙病原菌增加,乳酸、醋酸能夠降低腐敗菌生長速度,防止有害物質產生繼而減少動物體內的毒素。第二,益生菌也可以在腸道黏膜中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流入。腸道黏膜有效阻隔有害微生物,是避免疾病感染的主要渠道。益生菌可以調節腸道通透性能,確保腸道皮細胞的完整。同時,提高腸道黏蛋白的分泌量,推動腸道黏液層的形成,阻礙蛋白酶功能進而保護腸黏膜受損。
2.2 益生菌應用效果
20世紀,益生菌就已經出現并應用在禽類養殖中。通過臨床試驗調查證明,益生菌在防治腸道疾病中能夠提高禽類免疫力、提升身體機能,效果顯著。益生菌類型較多,乳酸桿菌作為一種常見有益菌,對禽類成活率的提升、生產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可以降低養料消耗。在防控腸道疾病中不次于抗生素使用效果。現階段,由于益生菌防治效果顯著因而被廣泛應用在禽類養殖中,不過我國對于益生菌的研究也僅限于發展過程,在分子水平研究上仍然投入不足。盡管現階段益生菌發現沒有較大副作用影響,不過在科學使用和有無潛在安全影響上有待深入研究。
以雞球蟲寄生蟲疾病防治為例。該種病癥是一種流行性急性寄生蟲病,對養殖效益的提高具有較大影響。通過有關研究發現:雛雞在1日齡時逐漸通過商業乳酸菌Primalac持續喂養21d后,讓其人工感染堆型艾美耳球蟲對感染雛雞糞便展開球蟲卵囊計數。經過實踐得出:Primalac明顯降低了糞便堆型艾美耳球蟲卵囊數量,數量降低率為75%。另一方面,在調查研究中還得出:盡管在養料缺少維生素A狀態下,通過Primalac喂養也能夠降低糞便堆型艾美耳球蟲卵囊數量,降低率在25%以上,同時2倍藥劑量的Primalac既可以減低堆型艾美耳球蟲卵囊,也可以提升細胞因子IFN-γ與IL-2的分泌量。一些學者把乳酸片球菌與鮑氏酵母菌配比生成商業益生菌制劑Mitomax進行喂養,進而檢查抗球蟲效果。通過實驗檢查證明:糞便內的堆型艾美耳球蟲卵囊數量有效降低,降低率在10~40%之間,同時3-1E與EtMIC2基因出現的抗體得到了增強。
也有一些專家把病原拮抗菌JM-11菌株與腹瀉模型結合,通過實驗研究得出:JM-11可以有效減小腹瀉雛雞糞便內的大腸桿菌數量,提高乳酸菌量。并且通過喂養JM-11有效率保持在94%。此外,倪學勤等調查分析,地衣芽泡桿菌可以減少感染雛雞促炎因子表達量,保護腸道健康,針對實驗性雛雞壞死性腸炎疾病控制效果顯著。蘇紅等人把無沙門菌感染的SPF雞盲腸中菌群提取,生成復合微生態制劑進行實驗。通過實驗證明:通過噴霧接種后雛雞到12日齡無需使用抗生素,同時相對于抗生素效果更強。SPF雞盲腸復合微生態制劑可以有效防止肉仔沙門菌感染。而在其他實驗研究中也證明了這一觀點,雛雞使用益生菌制劑可以有效防止雞白痢沙門菌強度侵占,提升成活率。
綜合分析,由于益生菌無副作用,益處眾多而被應用在禽類腸道疾病治療中,效果明顯。但是,益生菌類型較多,其功能也各不相同,因此應慎重使用。筆者分別從:益生菌分析、益生菌在禽類腸道疾病治療的應用,兩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禽類腸道疾病治療起到幫助性作用,確保動物健康生長,繼而加大對益生菌的研究與實驗。
[1] 吳英韜,袁杰利.益生菌在腸道疾病治療中的應用[J].傳染病信息,2015,(4):245-250.
[2] 葉慶宇.禽類腸道疾病防治中益生菌的臨床應用[J].吉林畜牧獸醫,2016,(6):49-50.
[3] 劉虹,翦祎,張化朋,等.口腔益生菌在口腔疾病防治上的研究及應用[J].藥學研究,2015,34(6):35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