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新陳偉興丘云芳
(1.蕉嶺縣新鋪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廣東蕉嶺514100;2.蕉嶺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廣東蕉嶺514100;3.蕉嶺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廣東蕉嶺514100)
淺析實現養豬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陳昌新1陳偉興2丘云芳3
(1.蕉嶺縣新鋪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廣東蕉嶺514100;2.蕉嶺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廣東蕉嶺514100;3.蕉嶺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廣東蕉嶺514100)
目前全國各地在開展生豬養殖污染治理,為解決發展與治理之間的矛盾,要實現養豬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需結合實際,實行“資源配置合理化、品種與結構優良化、生產模式生態標準化、經營方式集約高效化、產品質量安全優質化、排污無害資源化、發展協調可持續化”的理念與配套措施。為此,現就如何解決當前養豬業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作出如下分析和提出一些建議性的措施,從而實現養豬業更好的可持續發展。
養豬業;可持續發展;探討
一是養豬業要和種植業、水產業和林業之間建立緊密型的環保生態鏈條。發展豬-沼-林、豬-沼-稻、豬-沼-果、豬-沼-草、豬-沼-菜、豬-沼-魚等生產模式。發展生態型養豬生產,確保養豬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合理布局、科學規劃、優化資源配置,構建人與豬、豬與豬、豬與其他動物、豬與植物、豬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二是落實國家和各級政府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政策,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畜禽禁養區從事畜禽養殖業,限養區內現有的養殖場實現限期治理。有效保護水源區、自然保護區和風景旅游區的生態環境。三是強化非禁養區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管理,嚴格畜禽養殖場選址、擴建、改建審批。四是嚴格執行畜禽養殖備案管理。常年存欄生豬100頭以上的規模場應向轄區畜牧部門登記備案并展跟蹤監督治理。五是加強項目審批的監管力度,規范管理。從源頭上規范養殖業的發展,控制畜禽養殖環境污染。對凡是新建、改建和擴建規?;笄蒺B殖場,應當合理規劃布局,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后,辦理有關審批手續。
一是生豬生產的規?;潭炔粩嗵岣?,豬場的選址、規劃、布局不合理、不科學,造成豬場日照、通風不良,豬的飼養密度過大等原因造成整個豬場的空氣質量嚴重下降和溫度過冷或過熱,嚴重影響豬的正常生理代謝和機體為適應環境超負荷支付體能,致使豬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急劇下降,是當前規模豬場引發豬病的一大誘因。二是豬場的免疫程序不完善、不科學、不到位。造成豬的免疫抗體水平不能時刻處于有效保護狀態。三是濫用獸藥,造成豬的免疫缺陷和耐藥性,從而引發疫病和難控制。四是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不規范、消毒制度不科學和執行不到位。造成疫源沒有及時殺滅,當氣候變化,環境適應病菌、病毒生長時,病菌、病毒的數量不斷增長和毒力不斷加強,或豬的抵抗力下降時,引發疫病。五是飼養管理不科學、不細致。造成營養不良、營養過剩、驟冷驟熱、高溫高濕、低溫高濕、發現豬病不及時等的原因引發疾病。
國家在制定扶持生豬生產發展政策方面,做好生豬供求市場的宏觀調控才是保持養豬業健康發展和保障豬肉產品穩定供應的長效機制。一是要做到發展和保障供給相協調。國家采取穩定生豬生產的同時,要重點扶持優質豬肉產品的生產。做到數量、質量、供求相協調。二是國家要實行強有力的調控政策。各地要根據實際,按照種植業、林業、水產業和環境的載畜量制訂長期的養豬業發展規劃,走循環農業和零排放養豬之路,實現資源化排污和降低種植業、林業、水產業投資成本,改良土壤和減少水土流失多贏的局面。三是國家在發展豬肉及其附產品的深加工方面要進一步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不斷創新豬肉及其附產品的加工技術,生產出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系列產品。通過加工以不同方式拓寬生豬產品的利用范圍,轉變形式利用生豬產品代替其他資源,譬如利用豬皮制作明膠、皮革等各類型的生豬產品制成的附產品,達到拓寬銷售渠道的同時增加經濟效益,從而提高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一是要規范飼料、獸藥生產和經營秩序,嚴禁制售假劣飼料、獸藥和國家明令禁止的獸藥和飼料添加劑。二是加強養豬養殖環節的監管。規范使用飼料和獸藥,特別是嚴格執行休藥期制度,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建立完善的投入品使用檔案,健全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三是加強監測和監管力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等形式,對屠場、市場、規模養殖場等環節開展各項監測;四是嚴抓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以產地和屠宰檢疫為重點的產地、運輸、屠宰、市場等各個流通環節的檢疫工作,堅決執行生豬憑免疫耳標和產地檢疫合格證明進場屠宰、銷售、運輸,肉品憑產品檢疫、檢驗合格證明和胴體檢疫、檢驗驗訖印章上市銷售的規定,對發現的病死豬及其肉品嚴格按照“五不準一處理”的原則進行處置,確?!胺判娜狻钡纳鲜小?/p>
地方優良豬種基因是國家的珍貴資源。由于其某些生產性能達不到生產者追求效益的需求,從而逐步被淘汰,飼養數量不斷減少,甚至瀕臨絕跡。比如我縣的地方良種粵東黑豬,以其母性好、產仔量高、泌乳量大、抗病力強、適應性好、肉質口感鮮美、肉香味濃等優良性能被聯合國列入地方優良品種名錄。但也以其體型小、長速慢、瘦肉率不及外來品種的劣勢被生產者拋棄,目前處于絕跡邊緣。因此,國家對地方良種必須盡快采取強有力的扶持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予以保護。一是增加良種繁育的科研投入,培育各項生產性能更優于外來品種的豬種,實現開發利用,以突出其優良性能,達到自我保護。二是要提高認識,嚴格執行《畜牧法》和《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管理辦法》實施保種。三是國家要繼續加大對地方優良豬種基因保護的扶持力度,從用地、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等各方面給于扶持。
[1] 張建偉.探析畜牧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對策[J].大科技,2015,(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