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馬拜·吐爾遜拜
(新疆特克斯縣草原站,新疆特克斯835500)
草原生態發展模式探究
居馬拜·吐爾遜拜
(新疆特克斯縣草原站,新疆特克斯835500)
我國資源廣布,其中草原資源也是眾多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地利用草原資源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但是,我國的草原環境形勢不容樂觀。由于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的草原環境日益惡化。因此,本文將主要著眼造成草原生態難以發展的原因以及草原生態發展模式探究這兩個方面,為促進我國草原可持續發展提供合理的參考意見。
草原生態;發展模式;探究
就當前而言,由于我國草原地區過度開采、放牧、草原地區人們的不合理的經濟活動,使得草原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草原的生態恢復能力逐漸減弱。在此發展情況下,我國需要重視草原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加快解決草原生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突出問題。因此,對草原生態發展模式進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草原人口的數量不斷增加,草原的牲畜總量遠遠超過草原的實際承載能力。并且,草原地區氣候相對干旱,降水量嚴重不足,再加上盲目放牧與不合理開墾使得草原退化現象極為嚴重,這嚴重威脅了草原生態發展。其次,大量開采地下水資源,使得草原地區的污染日益嚴重,過度開采地下水、在不結合實際情況的條件下盲目上馬耗水型的項目,使得草原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其自我修復能力也大大降低。再次,草原地區的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為促進經濟發展,草原地區開始發展工業,引進了一些污染草原環境的工業項目,但環保設施投入以及環境監冊又不到位,企業工業廢水肆意排放,草原變成采礦場,使得草原的生態環境遭到了更為嚴重的破壞。最后,草原地區的地下礦藏資源相當豐富,在進行資源開采的過程中沒有節制性,無序開采的情況使得草原沙漠化以及退化現象嚴重。對礦藏資源開采的同時雖然促進了草原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但是開采中的負面影響使得草原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2.1 完善草原保護制度,使得草畜平衡
想要實現草原生態發展,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草原保護制度,對草地進行科學保護。在基本草原保護制度下,人工草地、改良草地、自然保護區、重要的畜牧業草場均需要劃歸于基本草地的范圍之內,并實行嚴格的保護制度。規定所有的單位以及個人都不能擅自征用草地,不能將基本草地用作別的用途。同時建立草畜平衡制度,以區域內的草原基本狀況為基礎,確定草原飼養的牲畜量,提供一定的飼料,使得草畜達到平衡的狀態。與此同時,加強宣傳的力度,使得草原牧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得到顯著提升,讓牧民積極地發展飼草生產,對牲畜的品種進行改良,使得草原的畜牧業發展規模和速度得到有效合理的控制,牲畜總量不得過度超過草原飼料供養量,最終實現草畜動態平衡的狀態。
2.2 加大草原利用生態保護力度
加強生態用地力度,針對具有重點生態功能的草原,在進行草原開發利用時,要嚴格依照法律程序報批,并制定相應的補償制度,保證恢復的面積要與占用的地面持平。在草原地區進行開采時,要減少占用草地的面積,以免出現水土流失以及沙漠化的現象。以《草原法》的要求為基礎,加強相關的草原保護業務培訓,使得草原執法人員的素質進一步提升,以便在進行草原保護時能提高自身的執法力度與能力。
2.3 實行休牧、禁牧保護制度
通過不斷地調查研究發現,牲畜超載過牧、草地春季缺草等因素導致草地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為實現草原生態保護,促進草原的有效利用,草原應進行適當的休養生息。采用休牧、禁牧的方式能有效地減少草原惡化等狀況。在草原畜牧業發達地區,要實行輪牧制度,將草原劃分為不同的幾塊區域,把牲畜安排在其中的一塊區域中實行輪牧方式。輪牧方式能有效地保護牧草生長,利于其繁殖。在春季以及秋季這兩個季節禁止放牧,使得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復。針對生態較為脆弱的、草原退化比較嚴重的地區,在這些草原區域要禁止放牧。
2.4 實行草原保護,進行草原建設
要不斷研究草原退化機理,對氣候變化以及生態演變等因素對草原的影響進行研究。在進行草原生態保護的過程中還要善于應用現代化的遙感以及信息技術,使其充分發揮生態保護與建設的作用。其次,進一步加大草原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人工草地以及飼草基地等,加大對草原鼠蟲防治的投入力度。與此同時,還可以實行半飼養半圈養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進一步減輕草原的負擔,為其生長提供有利條件,不斷提升草原的生產力。
2.5 實行生態移民制度,修復惡化草原
草原地區的生態環境比較脆弱,人地矛盾日益緊張,草畜過載進一步加劇了草原環境惡化。現在人們仍然沿用傳統的生產方式,這使得農牧業的發展受到阻礙。所以,草原地區土地沙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的現象比較嚴重,經常性地發生自然災害。在此情況下,需要進行合理的生態移民制度,將環境極度惡化的草原地區的人們遷移出去,在這些地區進行休耕、開展草原建設,緩解這些地區的生態環境壓力,減少人類活動對草原系統的不必要破壞與干擾。使得原來脆弱、失去平衡的草原生態系統得到有效恢復與重建。
綜上所述,面對我國草原環境不斷惡化的現狀,我國需要重視草原生態環境的修復工作。不斷完善我國的草原保護制度,促使草畜平衡。對于正在利用的草原地區,要加強保護的力度,實行休耕、休牧等制度,使得草原能得到快速的恢復。與此同時,還要加強草原保護,提高生態草原保護建設水平,實行生態移民制度,使得惡化的草原環境得到修復。本文僅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具體的實踐需要相關人員在實際過程中總結經驗,尋找有效的草原生態保護對策,促進我國草原經濟可持續發展。
[1] 呂林.對西部生態環境建設幾個問題的思考[J].林業經濟,2015,36(2):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