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游泳女將傅園慧的“洪荒之力”一時火遍大江南北,而“控制不了體內(nèi)的洪荒之力”也成為網(wǎng)友們自我調(diào)侃的常用語。那么,洪荒之力是最大的力嗎?當(dāng)然不是,還有更大的力。下面,我們就文學(xué)家筆下的“力”,由小到大排個序,來一個 “力之極盡排行榜”。
1 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力氣。一粒微小的灰塵約重0.0000001克,想必沒有比吹起灰塵更小的力了吧。人們常常用“不費吹灰之力”來形容做事情輕而易舉、易如反掌。
代言人:吳承恩
《西游記》第四十四回:“若是我兩個引進你,乃吹灰之力。”
2 涓埃之力 是指細小的水流和塵埃,表示微弱的力量,在古代是個很正式的成語。與吹灰之力相比,涓埃之力又多了一道水流,涓涓細流之力至少需要魚兒奮勇逆流而上。
代言人:岳 珂
《金佗粹編》第九卷:“念臣寒陋無堪,上感圣恩,備員軍事,未有涓埃之力,以報國家?!?/p>
3 綿薄之力 是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別人,而這些幫助對于別人來說,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力量,多為謙辭。
代言人: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鳳》:“必欲仆效綿薄,非青鳳來不可。”
4 縛雞之力 指捆雞的力量,比喻力量小?!笆譄o縛雞之力”這句俗語如今很常用,形容身體弱、力氣小,軟弱無力、弱不禁風(fēng)。
代言人:韓 信
《賺蒯通》第一折:“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p>
5 一臂之力 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自己無論多少也出一份力量去幫助別人。
代言人:伍子胥
《伍員吹簫》第三折:“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報?!?/p>
6 股肱之力 指自己所有力量,形容做事竭盡全力。除了胳膊,又加了大腿,力量要比“一臂之力”大。
代言人:荀 息
《左傳·僖公九年》:“臣(荀息)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則以死濟之?!?/p>
7 犬馬之力 指愿像犬馬那樣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驅(qū)使,為人效勞,通常也是謙虛的說法。
代言人:單廷珪
《水滸傳》第六十七回:“不才愿施犬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p>
8 熊羆之力 熊羆指猛獸,表示強大的勢力。
代言人:秦始皇
《漢書·賈山傳》:“秦以熊羆之力,虎狼之心,蠶食諸侯,并吞海內(nèi)。”
9 九牛二虎之力 指九頭牛和兩只老虎相加的力量,比喻其力大不可擋。
代言人:呂 布
《三戰(zhàn)呂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點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p>
10 扛鼎之力 常說“力能扛鼎”,是指雙手能舉起鼎一樣沉重的東西,形容力氣特別大,也用來比喻筆力雄健。
代言人:項 羽
《史記·項羽本紀(jì)》:“籍(項羽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11 拔山超海之力 拔山超海指的是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極大。
代言人:庾 信
北周·庾信《擬連珠》:“經(jīng)天緯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12 洪荒之力 《千字文》的頭一句便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天地初開之時爆發(fā)出的力量足以毀滅世界,與之相近的是盤古的開天辟地之力。在2015年的電視劇《花千骨》中,“洪荒之力”被刻畫成一個妖神,擁有洪荒之力者便得天下。如今“洪荒之力”又有了新的代言人。
代言人:傅園慧
傅園慧:“我已經(jīng)使出洪荒之力了。”
13 回天之力 多比喻能挽回嚴(yán)重局勢的力量。如果說洪荒之力使天地分開,相當(dāng)于核裂變,那么回天之力使天地重組,就相當(dāng)于核聚變。核聚變釋放的能量比核裂變要大得多,所以回天之力要比洪荒之力大得多。
代言人:張玄素
《新唐書·張玄素傳》:“張公論事,有回天之力?!惫?30年,唐太宗下詔重修洛陽宮乾陽殿,張玄素認(rèn)為此舉不當(dāng),就上書力陳不妥。唐太宗接受規(guī)勸就立即下令停建,并賜給他彩綢200匹,表彰他的直言勸諫。魏征聽說此事后,贊嘆張玄素的話真是有回天之力,是仁人之言。它的反義詞是回天乏術(shù),比喻局勢或病情嚴(yán)重到無法挽救。《昔柳摭談·秋風(fēng)自悼》寫道:“后探得的耗,萬箭攢心,臟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