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敬

〔摘要〕創客空間移動化是創客空間發展的新趨勢之一。研究旨在調研“移動式創客空間”的發展現狀,為我國圖書館界的服務拓展提供借鑒。本文結合網絡調研、文獻調研、對比分析等方法,闡述了移動式創客空間的特征、國內外發展現狀及優勢所在。研究結果顯示,國外已經對移動空間的建設、運行進行了積極探索,部分形成了固定模式,我國尚處于萌芽階段,圖書館界建設移動創客空間幾乎處于空白。本研究認為,移動式創客空間克服了圖書館以往建設創客空間面臨的諸多挑戰,圖書館在移動式創客空間方面大有作為。
〔關鍵詞〕移動創客空間;圖書館;創客大篷車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3.021
〔中圖分類號〕G25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7)03-0116-03
〔Abstract〕Recently,building mini and mobile makerspace becomes a new trend.This research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mobile makerspace and give some advice to libraries in our country.Using the method of internet survey,literature survey and comparison analysis,the paper stated the defini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makerspace,then summarized the stat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mobile makerspaces and its advantages from the point of libraries view.The paper discoverd that:other countries had made some attempts to build mobile makespaces,a part of them had established a referenced pattern.In our countries,mobile makespace had caused little concern.No libraries have build a mobile makerspace.The mobile makerspace could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that a library faces in building a fixed one,therefore the paper considered that libraries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mobile makerspace.
〔Key words〕mobile makerspace;libraries;maker carts
近年來,創客運動開展的異常火熱,創客空間建設浪潮傳動。據統計,截至2015年5月,全球共有1 899個創客空間,分布在超過120個國家。主要集中在歐美發達國家,歐洲和美國各占40%[1]。然而,創客空間在發展過程中也遭遇了一系列實際問題。創客空間需要物理基礎設施,場地不足的情況下如何開辦創客空間?創客空間快速建設的同時甚至出現創客不足的情況,如何發展更多的創客?創客空間的經營者在思考和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時,提出了“移動式創客空間”(Mobile Makerspace或者Mobile Fab Lab)。
關于移動式創客空間,尚無權威定義。根據移動式創客空間的特征,可將其歸結為利用某種運輸工具(如汽車、火車、手推車等)裝備起來的創客空間,可以任意移動,靈活地向用戶群體提供創客工具(如手工制作工具、數碼產品、3D打印機等),以及開展創客教育和創客文化宣傳活動。其可以是固定式創客空間的延伸,也可以是獨立存在的創客空間。
與以往的創客空間相比,移動式創客空間具有以下優勢:
(1)貼近居民
移動式創客空間可以最大限度地深入社區。創客空間在提出之時就強調人人皆創客的理念。任何地區、任何行業的人們都能成為創客,并均等地享有知識創造的機會[2]。移動式創客空間提供了這種機會,使普通居民可以在家門口接觸和使用平時不太可能購買的制造機器,并創造自己的專屬物品。即使是長期不能離開醫院的患病兒童,也可以通過移動式創客空間獲得創客教育機會。
(2)經濟適用
與固定式的創客空間建設相比,移動式創客空間的建設所需的物理空間較小,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
(3)靈活多變、快捷高效
創客空間建立后,如果工作時間開放,很可能大部分的居民無法使用,從而導致設備閑置。而移動式創客空間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機動靈活地開展各種服務活動,避免創客空間中的資源浪費。
1移動式創客空間建設與發展現狀
2007年8月,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數字與原子中心成立了第一個移動式創客空間“Mobile Fab lab”[3]。該創客空間裝載在一個2007年生產的pace American Shadow拖車上,車身長32米,寬8米,高7米,車廂尾部車門打開后還可向外延伸6米。在芝加哥舉行的第四屆國際個人制造實驗室論壇和數字制造研討會上,Mobile Fab Lab首次亮相。并從芝加哥駛向內華達州,再到波士頓,其間短暫訪問了黑巖市、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內布拉斯加州展覽和Gadgetoff自由科學中心[4]。此后,全世界各地都開始探索建立移動式創客空間(如表1)。從建設主體來看,高校、中小學、圖書館、科學研究機構、企業均有所參與。但是無論何種主體發起建立的移動式創客空間,目標用戶群體多以學生群體和弱勢群體為主。以歐洲第一個移動式創客空間FryskLab為例,其建設的初衷就是讓農村的居民通過移動式創客空間,享有平等的知識創造機會[5]。美國納什維爾的Monroe Carell兒童醫院建立的移動式迷你創客空間Project M@CH,極大地豐富了患病兒童的日常生活[6]。
各個移動式創客空間的起步不同,所處的環境也有差異,因此,在發展上也呈現出不同的態勢。據觀察,處于發展初期、面向公眾的移動式創客空間,目前還以宣傳作用為主,通常以舉辦和參加展會、大型節日活動的形式向居民進行創客文化宣傳。而已經形成了固定用戶群體的移動式創客空間,則在逐步形成固定的服務模式。以美國蒙蒂塞洛高級中學創建的移動式創客空間為例[7],原本的活動安排從不定期、偶爾一次的拆卸日(Take Apart Day)發展成為了固定到周四的定期活動。該校實行圖書館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學生在圖書館工作中的參與度很高,并通過培養高中生成為圖書館實習生(創客空間指導員)的形式,向周邊校園初中生提供移動式創客空間服務。創客空間的活動主題每期更換,或涉及美術、或涉及科技,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都較為簡單和廉價。
移動式創客空間所遭遇的挑戰與目前一般創客空間所遭遇的挑戰類似,即還未能找到非常合適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麻省理工大學建立的Mobile Fab Lab,有時會租借供給其他組織、城市開展活動。部分移動式創客空間,提供設備外借服務。學校建立的移動式創客空間,雖然通過班級共享,使用可重用材料、回收材料的方式來節約成本,但是要拓展創客教育的內容和知識面,追加投入不可避免。荷蘭的FryskLab對如何引入社會力量建設移動式創客空間進行了探索,其設立了規則,要求每個參與進來的創客對自己的項目和實驗進行必要的記錄,以供后來的創客閱讀和參考。基于此,他們引入了企業的項目,創客們可以持續解決企業提出的問題,以此來獲得企業的經費資助。但是這也僅僅是初期的嘗試,目前移動式創客空間的主要經費來源依然是圖書館預算和政府資助項目。
2我國移動式創客空間建設現狀
與歐美相比,我國移動式創客空間的發展起步較晚,僅僅開展了為數不多的實踐。
21企業及高校移動式創客空間建設現狀
2015年5月底,由創客星球與DFRobot發起并聯合全國眾創組織共同舉辦的大篷車活動在上海啟程。大篷車搭載了機器人、無人機、3D打印機等設備,計劃巡游至全國各地的創客空間、高校,甚至山區的希望學校,全程約7 000公里[8]。2015年7月,清華大學“移動創客空間”工作坊正在著手規劃設計移動式創客空間[9]。同年10月16日,柴火創客與Labplus盛思、人民郵電出版社《無線電》雜志共同發起了百城百校“中小學創客教育直通車”全國巡游公益活動[10]。這些移動式創客空間更多的是固定式創客空間的延伸,起到對創客文化的宣傳作用。
22圖書館創客空間及移動式創客空間建設現狀
圖書館的社會教育價值與創客空間趨于一致。圖書館可成為創客空間的理想平臺,創客空間的建設也可助力圖書館的服務轉型。因此,國內少數幾個圖書館探索建立了創客空間。2013年5月,上海市圖書館建立了國內圖書館首家創客空間——“創·新空間”。2016年1月1日,湖南長沙圖書館創客空間開始對外開放,近200套設備工具免費使用。2016年4月23日,深圳市圖書館創客空間舉辦了首場免費活動。就如何拓展創客空間服務,使其更深入社區,部分圖書館進行了嘗試。以越秀區圖書館“盒子空間”為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憑讀者卡及積分借用越秀區圖書館的“盒子工作室”(含拼插模塊、小型工具、零配件等)回家創作,是工具外借的率先嘗試。但是,把創客空間置于拖車上,廣泛、深入地服務社區,至今鮮有圖書館開展過類似工作。
3我國圖書館發展移動式創客空間的思考
實際上,圖書館建設移動式創客空間具有一些優勢和好處:
第一,許多圖書館有建設和管理移動圖書館的經驗,移動圖書館與移動式創客空間之間具有許多共通性,這為移動式創客空間服務的開展奠定了基礎。荷蘭移動創客空間FryskLab產生的原型就是此前長期運營的區域流動圖書館。
第二,創客空間服務對圖書館傳統服務的影響一直是圖書館開展該項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題。將創客空間布置到交通工具上,可保持原有館舍的空間規劃,使得創客空間服務快速建立和開展起來。
第三,圖書館作為公益機構,可廣泛地服務于其他圖書館、中小學、高校和社區,由圖書館建設移動式創客空間,既實現了資源共享,也良好地解決了部分機構暫時無力建設和經營管理創客空間的問題。
移動式創客空間是一項大有可為的事業,有著無比廣闊的發展前景。要使移動式創客空間的建設付諸行動,還需要解決許多現實問題。
首先,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移動式創客空間初期建設需要較多的資金投入購買合適的汽車、拖車以及相應的設備工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當前炙手可熱的話題,也是圖書館爭取政策支持建設移動式創客空間的契機。應抓住時機,提高領導對移動式創客空間的認識。同時,要積極爭取企業和社會資助,不斷拓寬移動式創客空間建設的資金來源。此外,特定地域范圍內的圖書館結成聯盟,統籌規劃、購買和共享移動式創客空間的設備設施也是縮小建設資金缺口的方法之一。
其次,勇于探索新的工作方式。移動式創客空間配備了人們之前未曾實際操作過的制造機器和設備,需配備熟悉和掌握這些設備的專業圖書館員,以指導不同層次的用戶使用機器,并解決他們實際使用中遇到的細節問題。另外,移動式創客空間的設計、實施與管理是擺在圖書館面前的新課題。中國的社會文化環境與國外大不同,除了兼容并儲吸取經驗,還需結合國情民情,探索特色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段浩,陳穎.中國創客空間地圖與發展模式[J].中國工業評論,2015,(7):58-65.
[2]Tara Brady,Camille Salas,Ayah Nuriddin,et al.MakeAbility:Creating Accessible Makerspace Events in a Public Library[J].Public Library Quarterly,2014,33(4):330-347.
[3]MobileFab Lab hits the road[EB/OL].http:∥web.mit.edu/spotlight/mobile-fablab/,2015-12-31.
[4]Mobile fab lab[E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bilefablab,2015-12-31.
[5]Jeroen de Boer.The Business Case of FryskLab,Europes First Mobile Library FabLab[J].Library Hi Tech,2015,33(4):505-518.
[6]YOUTH MAKERSPACE PLAYBOOK[EB/OL].http:∥makered.org/wp-content/uploads/2015/09/Youth-Makerspace-PlaybookFINAL.pdf,2015-09-22.
[7]IdaMae Louise Craddock.Makers on the Move:A Mobile Makerspace at A Comprehensive Public High School[J].Library Hi Tech,2015,33(4):497-504.
[8]創客大篷車開到國家動漫園[EB/OL].http:∥www.shejipi.com/59076.html,2015-12-31.
[9]共創未來創客空間-青橙創客走進清華大學“移動創客空間”工作坊[EB/OL].http:∥qcmaker.com/2015/07/04/共創未來創客空間-青橙創客走進清華大學/,2015-07-04.
[10]市長登創客大篷車大贊創客奇思妙想[EB/OL].http:∥www.chaihuo.org/makers/focus/content,2015-10-29.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