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邦偉
學校和教師的關系如果不能正確地處理,那么將會是學校矛盾的一個重要方面。一直以來,學校對老師的管理還是以制度為主,太過于模式化,不能夠很好地去體現和加強教師們的個性化地發展,制度的管理在人性化的方面較少。這樣有很大的一個反面作用,就是不能夠很好地發揮出教師們的積極性以及創新性,制約大部分教師的發展以及前進。所以,學校要想培養好教師,適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教師,那么學校就要有創新性的管理方式,在舊的基礎上科學地創新管理制度,解決教師與學校的基本矛盾,學校采用柔性化的管理制度來加強對教師的新型發展。
學校管理尊重人格發展柔性管理在傳統的學校教師管理制度中,有著太強的制度性,從而缺少了人性化的東西。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越來越注重人性化的體現,所以教師也在加強自我價值的追求。在這幾年中,我國在有的高中實施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起到了很好的反應。在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制度下,教師的積極性以及創新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所以,我們應該普及以人為本的科學化柔性管理。
一、以人為本,平等和諧
曾經有位名人說過,人們在對于生理上的需求滿足以后,會對于心理上的需求有著強烈的需求感,很明顯地就會表現出對于高層次的需求。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學校對于教師的管理上也要多在高層次的需求上加強。相對于以前的管理來說,對于教師的心理會產生一定的壓力以及會讓教師產生一定的挫敗感。在心理學的研究中表明,如果一個人長期的處于心理壓力的情況下,會產生一定的焦慮情況,會影響教師的教課情況。所以,在對于教師的管理中,我們要注重環境氛圍的創造,給教師們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團結互助的工作環境,做到尊重教師。首先,要建設和諧的人際關系,人與人的交往如果能夠和諧相處,那么整個人的心情也會被帶動起來,老師的心情比較好的話在課堂上愉悅的氛圍也會帶動學生悶的心情以及愉悅的學習氛圍。其次,校領導也要放下架子與教師主動交往,能夠做到聽老師的心里話,這樣就更加地有利于促進老師問題的解決,同樣學校領導要能夠充分地信任教師,既然把一個班級交給了教師,就要信任他,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原則。如果校領導能夠給予教師充分的信任,那么這樣就更能激起教師的自信心以及創造力。讓教師在愉悅的環境中自我管理,這樣才是高境界的管理方式。
二、用激勵促進教師發展
每個人都是有感情的,同樣每個人的感情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學校領導應當學會用感情情緒來激勵教師。對于不同的教師的特點來進行激勵,這樣有助于教師改善自己的情緒,讓教師充滿學習的動力以及教課的熱情。平時校領導可以找老師談談心或者組織比較有意義的聚會,這樣就能夠更好的加強與教師的聯系以及感情溝通。同時,也要根據感情的不一樣的特性來進行激勵。感情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情感,感情有著互相的感染能力以及理解對方的意圖和會根據情緒的變化而變化。所以,作為校領導要經常與教師互動,能夠很好地融入到教師的群體中來,這樣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到教師的情緒變化以及最近所出現的問題,能夠在很快的時間內了解到教師的需求,在第一時間提供幫助,或者是解決問題。教師的工作壓力比較大,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減負的同時也要考慮到教師的需求,對教師所需要做一些有實質意義的工作內容可以適當地進行精簡和刪除,這樣就能夠讓老師更多的精力去照顧學生們,用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等。另外,我們要培養教師對于情緒的轉化能力,把消極的情緒轉化為教課的動力,培養教師之間的合作能力,培養教師的團隊合作精神。我們可以通過組織各種活動用以加強教師的團隊合作能力,讓教師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團隊的力量要大于個人的力量,并且不要搞個人崇拜主義以及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校領導要懂得愛才,以能力來賦予責任,不要辦事不公,出現收禮辦事的情況,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教師,這樣才能讓每一位教師從心底對你產生敬佩感,愿意在你手下工作,并且可以讓教師認識到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只有努力工作,這樣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以及教師工作的認真程度。這樣才能讓教師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有價值的,讓教師看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并且尊重每一位教師的付出與努力,讓教師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三、體現管理的柔性化
對于學校的管理,我們要做到讓每一位教師都得到發展,讓每一個教師都可以在這里實現自己的目標以及人生價值,要想發展以人為本的管理形式,能夠讓教師在這個集體里感受到家的溫暖,那么就要改變過去的管理方式,把以前對教師的指令模式化管理改變成對話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并且要加強每一位教師的責任感。另一方面,要改變教師的管理,把以前的計劃性管理模式改變成目標性的管理,摒棄以前對于教師的條條框框,對于教師的發展要根據每一位教師的特點進行改變,最大化地發展每一個教師的自身價值。最后,要對教師的行為規范進行管理,并不是說去制定什么樣的規章制度,而是要讓教師學會法律制度,自己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規范,做到為人師表的良好教師形象。在這一方面,作為校領導要做到以身作則,起到帶頭作用,以校領導的魅力來帶動大家的發展。并且,要讓教師能夠很好地看到自己的發展前途,這樣更能夠激起教師的積極性以及責任感。在剛性的管理中要有柔性的管理方法,做到剛柔并濟的管理方式。
四、增強學校的文化氛圍
文化是博大精神的,文化有著很多反面,有看得見的書本文化,或者是看不見的校園氛圍文化,等等。所以,我們要加強學校的文化建設,只有在好的文化氛圍中才能激勵起每一個人的發展動力。
1.尊重每一位教師的自我價值以及教師的發展,做到教師與學校的同步發展,要做到平等地對待每一位教師。要看重業績大于資歷,要看重能力大于學歷。只要教師能夠有足夠的能力,那么就可以給你所對應的舞臺。要讓教師能夠看到自己的發展希望,腳踏實地地前進。
2.現在社會對于創新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要鼓勵教師勇于創新,能夠學習和接受新時代的教學方式方法,能夠很好地學習新的科學文化知識來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學校只有人性化地管理教師,就能夠得到每一位教師的認可。這樣才能體現出管理的作用所在,只要民主地對待問題,正確地解決,才能夠長期地有效,才能夠更大地發揮出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對學校的發展做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安貴增,浦亞明.教師的績效管理.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2]管向群.中國校長最需要的新理念.南京大學出版社.
[3]王斌華.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11-15.
[4]曹國亮.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績效管理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07):98-101.
[5]袁振國.中國教育政策評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6]靳希斌.教育經濟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7]彭劍鋒,饒征.基于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8]彭小虎.社會變遷與教師流動.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2.
[9]張燕.學前教育管理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10]孫健敏.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