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靖
(山西融創現代置業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方山縣大武小學學校設計
王 靖
(山西融創現代置業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以呂梁市大武小學ABC教學樓建設項目為例,介紹了該項目的設計指導思想和設計特點,從總平面布局、豎向設計、景觀設計等方面,闡述了大武小學的總平面設計,并對教學樓單體設計進行了探討,從而提升學校辦學優勢和競爭力。
綠色建筑,教學樓,校園,平面布局
呂梁市新城建設方山安置區大武小學ABC教學樓建設項目,位于呂梁市方山縣。規劃用地面積:21 777.13 m2。地塊北部為賀龍中學,東側為商業區,西側為居住區,南側為文化活動中心。總建筑面積18 880.93 m2,容積率為0.87,建筑密度為19%,綠化率為40%。
1)“以人為本”的原則。
設計中注重人的實際需求,按照工作學習行為的規律設計,給師生提供環境優美、布局合理、交通方便、建筑新穎、配套設施完整的工作學習環境。
2)引入“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
所謂“綠色建筑”是指健康、有益、節能和低污染的建筑環境,是從用戶的切身利益出發,營造健康、安全、文明的使用環境,提高用戶的工作學習質量。它涵蓋了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我們在以下幾方面充分注重體現“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
a.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地貌。
b.把空氣、陽光、綠色引進建筑內。不僅強調功能與空間的關系,尺度和色彩更符合人的情感需求。
c.有效的利用資源,最大利用和最小排廢。
d.采用綠色建材環保和無放射性建材,保證使用者的健康。
3)科技化、智能化、綠色化原則。
綜合樓內的配套設計應用以智能技術為支撐的系統與產品,提高綠色建筑性能。因地制宜,為城市設計良好的空間形象,為師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滿足國家關于消防、交通、衛生、環保、日照、通風的相關規范。
3.1 總平面布局
在方案布局上充分考慮基地的限制和影響,合理布置各個功能區間。建筑采用C形布局,在教學樓東側為足球場、籃球場及跑道。2幢6層建筑為2個主要教學組團,與聯系教學組團的2層裙房共同形成校園教學區,南側為綠化用地,同時為日后學校擴容作為預留用地。這樣布置保證了校園內部3大分區明確互不干擾,同時各區之間聯系方便,流線順暢。校園主要入口于用地西側中部,與北部次入口一起集散上下學大量學生人流。
3.2 單體建筑設計
教學樓平面布置整體呈回字形,分為3個區域。AB樓布局模式相同,1層~4層為普通教室,5層為功能用房,6層為辦公室。C樓2層均為功能教學用房,有科學實驗室,舞蹈、器樂教室等。建筑標準層高為3.6 m;主要柱網開間為8.7 m;平面布置1部電梯、6部樓梯,主要交通通道軸線寬度達3.6 m,滿足各功能區的使用要求,同時滿足消防要求。
3.3 豎向設計
豎向設計中考慮盡量處理好本場地與周圍道路場地的銜接關系,減小填挖方量,此場地采用平坡式布置。道路路面設計高程以車行道中心線處標高為道路設計控制高程,道路豎向設計以現狀地面及周圍建筑標高為依據,綜合考慮排水、工程投資、景觀效果等因素,力求在經濟、技術和景觀等各方面達到最優化配置。
3.4 景觀設計
1)整個校園按花園式、生態型校園進行建設,教學樓前后園林化庭院為主體,并通過其他底部建筑周邊、退讓道路以及墻面,將各建筑組群的庭院綠化連為一體,創造獨特的綠化開敞空間和優美的校園環境。2)校園內適當利用各種植物組成多種空間,采用園林手法設計雕塑、小品、花池等。此外,在各建筑物周圍、出入口廣場及路旁、屋頂花園,采用點、線、面相結合的手法進行綠化設計,栽植常綠灌木或種植花圃及草坪,道路兩旁設置路燈、座凳。3)景觀元素控制。4)座椅:座椅的選擇及安置至關重要,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開放空間設計的成功與否。5)標志牌:環境標志牌在幫助識路方面,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成功的環境標志牌可增強局部及校園景觀的統一性。6)廢物箱:校園內配備的廢物箱應設計純樸、耐用、不易破壞及易于維護,廢物箱采用廢物分類收集方式,增強學生的環保理念。7)路燈:采用太陽能集能路燈。
3.5 道路交通
1)大武小學設有兩個出入口,主入口位于西側規劃二街(城市次干道),作為師生進出學校的主要出入口,北側校門位于規劃一街與賀龍中學隔街相望,作為后勤輔時出入。
2)內部車行以一條寬4 m的主行道圍繞教學區及活動區形成環路并在環路上延伸出次路通往各功能區建筑的出入口,車行環路處于外圍,最大限度將教學及公共活動路線形成步行區,師生可安全來往于生活區,公共區及教學區之間,步行流線與車行流線互相獨立,不受干擾,同時兼顧消防等應急車輛通行要求。
3)在校門和南側活動區附近設置機動車停放場地,滿足外來車輛及教室機動車的停車要求,校園主要車行道4 m,人行道4 m。主要車行道做法為120厚C25混凝土面層+300厚3∶7灰土+路基碾壓,壓實度不小于93%,人行道做法為80厚C25混凝土面層+300厚3∶7灰土+路基碾壓,壓實度不小于90%。
4.1 設計概述
1)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
2)建筑層數:教學樓為框架結構,AB樓為地上6層,C樓為地上2層。地上1層~6層為教學及辦公用房,1層層高為4.20 m,2層~5層層高為3.80 m,6層層高為3.60 m,室內外高差為0.45 m,建筑總高度為23.45 m。
3)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級為Ⅱ級,采用一道防水設防(4厚SBS改性瀝青卷材)。
4)本次設計建筑物為多層建筑,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
4.2 功能布局
建筑平面布局遵循“勞逸結合,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在充分尊重城市形態的前提下做到最合理的布局。教學樓首層設置辦公室、心理輔導室、教室、配電室、器材庫等功能房間;2層設置教室、舞蹈室、班主任辦公室等功能房間;3層,4層設置教室、舞蹈室、班主任辦公室等功能房間;5層設置多功能教室、計算機教室、藏書室、閱覽室、報刊室、班主任辦公室等功能房間。
建筑平面采用C形布局,嚴格控制建筑的進深,緊湊嚴密,流線清晰,方便使用,意在為使用者提供方便性、舒適性、功能性、效率性的教學樓,有利師生的工作學習。
4.3 建筑造型和材料
建筑立面采用現代主義的構成手法,在變化中追求秩序和韻律。建筑體塊互相穿插,虛實結合,富有現代感,并突出其標識性,具有鮮明的特色。在建筑材料上采用真實漆與涂料結合,局部采用幕墻處理,在注重美觀大方的同時設計更講求實用性,注重細部處理,摒棄多余裝飾以節約造價。
[1] 何小萍.淺談中學校園建筑的規劃與設計[J].建材與裝飾,2008(6):34-36.
[2] 齊星宇.以柳林新高中建筑設計為例談中小學建筑設計[J].山西建筑,2011,37(10):26-27.
OnschooldesignforDawuprimaryschoolinFangshanCounty
WangJing
(ShanxiRongchuangModernPropertyCo.,Ltd,Taiyuan030006,China)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BC teaching building of Dawu primary school in Fangshan County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instruction and design features for the program, illustrates the integrated design for the school from the total plane allocation, vertical design, and landscape design, and explores the single design for the teaching buildings, so as to promote th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on for the school operation.
green building, teaching building, campus, plane allocation
1009-6825(2017)23-0033-02
2017-06-07
王 靖(1987- ),女,助理工程師
TU24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