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 紅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0)
裝飾專業與職業技能對接的人才培養定位分析★
劉 艷 紅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0)
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重點以培養適合企業的人才為目標,從高等職業教育角度,以建筑裝飾專業為例出發,從人才需求角度與職業技能對接的人才培養定位的思路進行分析,為同類專業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人才培養,建筑裝飾,人才需求,職業技能,培養定位
建筑業的三大組成部分中,除了土木工程建筑業和建筑安裝業,裝飾裝修行業是建筑行業的另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裝飾裝修按照裝飾空間類別的不同,可分為公共建筑裝飾(公裝)和家庭住宅裝飾(家裝)。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城鎮建設的需求增長,以及大眾對生活居住質量追求的提高,裝飾需求迅速增長。居住者對居住品質質量的要求,從設計到施工的全過程都需要專業的人士專門打造,所以裝飾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隨著裝飾的發展從數量和技術能力水平的需求都有所提升。
我國建筑裝飾裝修行業起步遠遠晚于西方歐美國家,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起步,但是步伐較快。裝飾裝修業的發展是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房屋的市場化而興起。無論是家庭住宅用房還是公共建筑、商業建筑,都有了更高的裝飾需求。自從房屋的市場開始,房地產業在二十年內激增,帶動了建筑業快速發展,作為建筑業組成部分的裝飾裝修業也必然快速增長。
1.1 行業穩步發展
2017年5月4日中國裝飾行業協會發布《2016年度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發展報告》,報告指出我國建筑裝修裝飾行業完成工程總產值3.66萬億元,同比增加7.5%,超宏觀經濟增速0.8個百分點;其中公共建筑裝修裝飾工程總產值同比增長8%左右;住宅裝修裝飾全年工程總產值同比增長7.2%[1]。
1.2 互聯網+的模式異軍突起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讓很多金融資本、公裝企業等都想在互聯網家裝分得一杯羹?;ヂ摼W家裝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平臺型,為用戶的一站式家裝服務,為裝修公司、建材商、家具廠提供入駐;二是垂直型,是有線下裝修領域背景,產品和服務都接受用戶體驗;三是電商平臺,是家裝建材、家具等產品的網絡零售?;ヂ摼W家裝平臺從在近兩年突飛猛進到慢慢的理性回歸,無論是其他巨額資本投入,還是依托公裝企業的背景進軍家裝,還是中小企業尋求出路,其平臺數量之多,但在其中也逐漸形成優質、有一定知名度的平臺。比如以公裝公司為依托的家裝平臺,如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的家裝網絡平臺“金螳螂·家”、深圳廣田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過家家”、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成立“蘑菇+”、深圳洪濤裝飾股份成立“優裝美家”、深圳寶鷹成立“我愛我家”;也有老牌的網站如齊家網、土巴兔、搜房網家裝、有住網、籬笆網;有依托淘寶平臺的家裝e站;有雷軍(小米)投資的愛空間等。新興的互聯網平臺,讓裝修有更多的內涵和屬性:用戶體驗、全流程管理、裝修材料的F2C模式(工廠到客戶);重施工、重品質;VR和AR技術為趨勢。互聯網技術帶來的變革,其仍然在不斷的理性完善制作,互聯網裝修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專業化和細化分工,人才培養定位也要隨之變化。
1.3 BIM技術引領綠色施工新高度
BIM技術在近期的裝飾設計和施工中成了熱點關鍵詞,BIM提高了設計的精細化水平,讓設計前期的方案展示從效果圖轉向三維漫游,展示的真實感和體驗感大幅提升,另外施工圖結合三維掃描技術也在精準性上有所提高,能在施工前期將存在的問題在設計階段就避免了,提高了施工的可實施性,降低設計變更,減少工期、物料、人工,大幅度降低了工程造價,提高了工程質量水平。BIM在建筑業中土木工程的應用性要遠遠高于裝飾,裝飾有其獨特性和復雜性,由于人才、技術的配備,甲方、企業的認可度,成本的考慮等多方面因素,使得BIM還沒有廣泛的應用,但這仍改變不了綠色施工的發展趨勢。
1.4 智能化概念在裝飾施工中嶄露頭角
1.4.1 智能家居的概念
物聯網作為“智慧城市”的核心技術基礎被納入國家五大戰略規劃之一,與建筑裝飾結合,裝飾物聯網概念應運而生。智能家居的技術屬于物聯網技術與住宅結合的應用。它以住宅為平臺,構建住宅的照明控制系統、音視頻設備控制系統、網絡家電、智能澆灌系統、防盜系統、環境監測系統、暖通控制等。在裝飾設計中已經不能忽略這些系統的存在,要分析其如何與用戶的需求相結合,從而進行系統的設計。
1.4.2 人工智能
互聯網家裝仍存在很多問題。在中國的裝修行業中,施工品質很多取決于施工工人的水準。互聯網家裝承諾的品質有時候是難以兌現的。另外隨著技術工人稀缺的加劇,人工成本的進一步增加,人工智能為實現標準化、降低成本,在悄然而生。裝飾裝修施工機具創新方面也取得明顯進步。比如科是美智能抹灰機器人,能達到抹灰質量均衡穩定:垂直度,平整度均達國家標準,墻面不空鼓、不縮水、不開裂,在陰陽面、柱子、門窗頭均可抹灰;半自動化泥瓦匠機器人山姆(SAM),通過和真人泥瓦匠一起工作,能提高效率,它可以精確操作,保持砌的磚在同一水平線上,機器人設計公司Construction Robotics表示,它可以及時判斷并矯正理論建造規格和實際工地的參數誤差;如貼磚機器手臂使貼磚工程有了機器手臂的協助,工人就可以將時間花在具有更繁瑣的工作上,比如切割特殊規格、角度的磁磚。人工智能的概念并不是完全取代人工操作,而是質量與效率的提升。自動化可以讓繁瑣單一的工作維持一定的質量并提供效率,降低人的技術水平差異導致的不確定因素,相對而言比較容易控制施工的標準化程度。
1.5 全裝修概念
住宅全裝修是未來房地產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2017年5月4日,住建部發布《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指出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50%,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40%,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根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統計,我國平均住宅全裝修比例在10%左右,一線城市新房為50%,但距離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80%的全裝修比率仍有較大差距,說明我國全裝修市場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未來住宅全裝修業務將逐漸從一線城市拓展至二三線城市。全裝修的深入,從家裝的設計角度不需要更多的個性化設計人才,是否對專業的影響較大,如何尋求出路,是每個專業需要思考的問題。當然,仍然存在公裝的需求,二次裝修改造的需求,但市場的變化仍需要作出提前的應對。
1.6 一帶一路概念
2017年5月于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峰會,將有望推動我國與沿線多國的合作順利進行。裝飾裝修企業跟隨建筑央企“走出去”步伐,建筑裝飾企業或獨立承攬海外工程項目,建立海外合作關系,以及相關政策性金融機構對民企同步開放優惠政策等,為建筑裝飾行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一帶一路的政策,讓裝修企業走出去,裝修的人才培養也要挖掘國際交流培養的契機,緊跟政策的需求。
根據《2016年建筑裝飾行業發展現狀分析》,2011年—2016年建筑裝飾行業從業人員數量及接受過高等系統教育的人數總數1 646萬人,而受過高等教育從業人數是287萬,占總從業人數17.44%[2],也就是說高等人才缺口是很大的。根據《中國建筑裝飾行業人才需求現狀調研》報告,建筑裝飾裝修行業需要幾類與裝飾專業相關的人才,總結起來主要是:
1)設計研發類人才。
具有設計創意、創作能力的設計人才。從概念的設計和表達,這部分人才需要在行業內有多年的歷練,在大學、專科畢業生中培養。
2)施工技術類及管理人才。
既懂裝飾施工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能根據現場情況需求進行細化、深化人才;裝飾裝修企業管理中各種職能實現的人才;裝飾工程項目管理人才等。
根據市場的需求,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要有針對性,高端人才是我們專業人才的后期發展目標,我們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主要是人才培養的第一階段,要既有初步設計能力又懂施工規范的人才[3]。
中國的裝飾裝修行業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的發達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2014年中國建筑裝飾裝修行業企業區域集中度情況數據分析,華南地區占比38.5%,華東地區占比26.8%,華北地區占比19.2%,其他地區15.5%。華南地區以廣東省為首,廣東省以深圳市為首,著名的企業例如深圳廣田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裝總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洪濤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寶鷹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瑞和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奇信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神州長城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建藝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裝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幾家企業都是全國裝修業的百強企業。華東地區以江浙滬為主要區域,如江蘇為首的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美瑞德建筑裝飾有限公司、蘇州柯利達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常泰建筑裝璜工程有限公司、江蘇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環亞醫用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浙江代表企業如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圣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上海代表企業如中建三局東方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等;以北京為首的華北地區如中國裝飾股份有限公司、中標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方總部等。從區域看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區的優勢明顯。大型的企業在企業自身人才培養上有一套完整的培養體系,尋求大企業的人才培養合作,正是引入企業的人才培養人的思路,另外在人才需求上大企業也有更高的人才需求。
建筑裝飾行業的人才競爭為企業未來健康持續發展形成新的競爭優勢,企業關注人才的培養周期與成本。例如,在企業內部的培養周期如果從兩年縮短至半年,一個畢業生如果兩年后離職,其將為企業創造一年半的價值,如果培養周期是兩年,企業還沒有得到培養回報,人才就流失了,所以企業也愿意與高校合作來共同培養自己需要的人才。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也通過地域優勢,先后與常州本土的三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與建設控股集團建立現代學徒制班級,并設立企業教師工作站。與江蘇環亞醫用科技集團建立訂單班,與常泰建設集團設立企業教師工作站。
每個專業、每個學校都有其不同的專業背景、區域特色,要根據不同的特定條件進行人才培養的思路定位,逐漸探求適合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我院建筑裝飾專業在積極開展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一是以工作室為依托,企業專家進駐校內工作室的人才培養;二是開展現代學徒制,校內教師與企業師傅共同培養學生;三是開展訂單班,根據大中型企業人才需求,開設訂單班,增加特色培養課程與專業課程全面開展。技術的快速更新,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和需求,為企業定制人才;四是利用項目化教學,在沒有進入工作室的學生中求得變化,都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工作者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培養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人才培養必須從新形勢、多元化、新情況、新問題、人才培養個性化等多角度,做出正確的人才培養定位。裝飾專業人才培養勢必考慮智能家居、BIM等綠色施工技術,尋求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專業發展準確定位,為行業的人才培養精準對接。
[1] 王本明.2016年度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發展報告[R].2017.
[2] 朱 茜.2016年建筑裝飾行業發展現狀分析[J].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1):33-35.
[3] 王本明.中國建筑裝飾行業人才需求現狀調研[J].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協會,2012(1):28-29.
Theanalysisoftheorientationoftalentcultivationfordockingwithdecorationprofessionalskills★
LiuYanhong
(ChangzhouVocationalInstitutueofEngineering,Changzhou213000,China)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higher profession is focused on cultivating talents suitable for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alent demand, the article bases on building decoration professional and analysis the thinking of talent cultivation for docking with the vocational skills.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sam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alent cultivation, building decoration, talent demand,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orientation
1009-6825(2017)23-0219-03
2017-06-05★:課題來源:ZY6119016與職業標準相銜接的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探索——以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工作室制分層培養為例,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課題
劉艷紅(1979- ),女,講師
G71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