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瑜,冉祥彬
(泰安市水利和漁業局,山東 泰安 271026)
泰安市提升防洪減災應急能力的經驗做法
張 瑜,冉祥彬
(泰安市水利和漁業局,山東 泰安 271026)
面對2016年一次嚴峻的防汛形勢,泰安市采取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圍繞預案、監測預警、物資準備、防洪工程等環節,在突發洪水災害應急管理能力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泰安市;暴雨;防洪減災;應急管理
2016年7月19日至23日,泰安市普降大到暴雨,平均降雨155.5 mm。雨量站實測最大日降雨量295.2 mm,累計降雨量達619 mm,是泰安市有水文記錄以來最大值。22日5時黃前水庫最大入庫流量達到1 130 m3/s,是建庫以來入庫流量第二大值,水庫增加蓄水量5 000多萬立方米,22日22時左右緊急泄洪。此次強降雨過程造成大汶河水位大幅上漲。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泰安市力抓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圍繞預案、監測預警、人財務落實管理等環節,在突發洪水災害應急處置管理能力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扎實推進了防洪工程風險隱患排查。黃前水庫流域內自1958年以來先后建成小(1)型水庫3座,小(2)型水庫14座,塘壩24座。此次強降雨過程中,縣、鄉鎮組織了專家組對每座水庫、塘壩進行全面排查,對排查出來的安全隱患和問題,逐一落實監控責任人,能整改的及時整改,對不能整改的重點隱患部位每天1次巡查。針對暴雨時黃前水庫壩體部分有冒泡現象,水庫管理人員立即進行了特別檢查,對可能出現險情的部位進行24 h連續監視,確保不出險情。
二是除險加固后的水庫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小流域洪水源近流急,峰高量大,來勢猛,破壞性大,極易發生洪水災害。面對這次洪水,流域內加固后的水庫無一損壞,削峰錯峰能力成效顯著,緩解了下游的防洪能力。
2.1 領導重視,先期處置是確保防洪減災的基礎
7月18日,省、市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后,下午召開了全省防汛工作緊急視頻會議。泰安市防辦迅速對8個縣 (市、區)、92個鄉鎮、16座大中型水庫防汛值班情況和90座小(1)型水庫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了摸底大檢查,大多數值班人員和帶班領導堅守崗位,通信暢通。7月21日夜間,黃前流域普降大暴雨,省、市水利專家親自到黃前水庫現場指揮調度防汛工作,并就當前降雨情況進行現場會商,指導黃前水庫做好洪水和運行管理調度。連續3 d的強降雨,黃前水庫蓄水量迅漲5 000多萬立方米,最大下泄流量90 m3/s,沒有引發河道滿溢泛濫、沒有防洪工程險情。此次強降雨,領導重視,各級各單位積極行動,仔細排查防洪工程隱患,非工程措施布置到位,把防洪減災損失降到了最低。
2.2 信息共享是確保防洪減災的重要手段
泰安市持續幾年的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初步建立起集監測系統、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于一體的監測預警網絡體系,極大地提高了市、縣兩級防洪減災應急處置能力。市氣象、水文、水利局三部門在雨水情方面建立了信息共享平臺和機制。一方面,打通了信息壁壘,暢通了溝通渠道,更好地輔助科學決策;另一方面,三部門數據信息共享,站點布設更密集、合理,資源分布不重復,數據更精確、合理。通過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跨部門信息共享平臺,及時采集雨量測站點降雨情況,實時觀察水庫、河道水位、流量變化情況,為指揮部的防御決策、調度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
2.3 完善預案是提高防汛能力的基礎支撐
防汛預案是防汛基礎工作之一,近年來防汛預案編制修訂工作逐步規范,預案編制內容更加豐富,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明顯提高。2014年泰安市詳細制定了全市防汛抗旱總體預案,形成了簡單、方便的防汛預案手冊。各級各相關單位也因地制宜地編制了各項預案,包括各層級防汛預案、專項防汛預案、成員單位防汛預案、城市防汛預案等,逐步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預案體系。據統計,全市共編制、修訂水庫防洪預案670個,山洪災害防御預案351個,大汶河防洪預案和東平湖滯洪區運用預案根據編制要求修訂完成,2016年專項抗旱預案于2017年及時編制完成。這些預案確定了應急管理的目的、范圍和組織體系,明確了應急各方職責和響應程序,有章可循,能夠迅速、有效地開展應急管理工作,將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為了增加預案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有關單位進行了防汛搶險演練,通過演練,有效提高了群眾防汛意識,提升了防汛搶險隊伍的實戰能力,提高了防洪搶險應急處置能力。
2.4 物資落實是提高防洪減災能力的保障
一是人員配備。一方面,市防辦在現有專業人員的基礎上,成立了汛期應急管理工作小組,其中綜合協調組負責對內、外工作協調,物資調度,信息暢通等;情況調度組負責雨水工災情統計、分析,及時提供相關數據;信息宣傳組負責防汛要情簡報,承擔會議通知、匯報等工作。三小組各負其責,為安全度汛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組織好防汛應急管理專家組工作,充分發揮應急管理專家組的參謀助手作用,提出有效辦法,解決當前應急處置難題。二是落實了防洪搶險物資儲備。泰安市合理布局倉儲地點,增加儲備數量,分級、分單位備好防汛物資,一一登記造冊,確保抗洪搶險需要時調得出,用得上;三是落實了防汛經費。專款專用,充實防汛物資倉庫,雨量站、水位站和圖像站等設備逐一進行了維修、養護和更新。
(責任編輯崔春梅)
TV87
B
1009-6159(2017)-05-0046-02
2016-12-01
張瑜(1977—),女,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