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許春芳
(德州市陵城區水務局,山東 德州 253500)
陵城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
王 倩,許春芳
(德州市陵城區水務局,山東 德州 253500)
介紹了德州市陵城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經驗、建設管理及運行管理
德州市;陵城區;農村飲水安全;建設
德州市陵城區農村人口48.6萬人,是魯西北地區的農業大縣。依據2005年農村飲水安全調查評估報告,截至2005年底,全縣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數為33.18萬人。2007年啟動了區水廠建設項目,當年底實現通水運行,城區居民率先喝上了“黃河水”。2009年,以“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為建設目標,全面啟動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經過幾年的建設,截至2013年底,全區累計投資2.63億元,整建制完成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現了城鄉間“同源、同網、同質”的24小時不間斷供水格局,解決了全區48.6萬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徹底擺脫了農村居民長期飲用高氟水、苦咸水的歷史。
1.1 供水設施建設
陵城區以解決城鄉群眾飲水困難,提高城鄉群眾生活質量,改善城鄉群眾健康狀況為目標。本著“先急后緩,先重后輕,先集中后分散、建管并重”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利用、配置水資源,堅持把城鄉群眾特別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同經濟發展、產業開發、農民脫貧致富緊密結合起來。
陵城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以丁東水庫調蓄的黃河水為水源,依托陵城區水廠做管網延伸。工程按城區30 km以內及30 km以外穩步推進實施,包括主管網工程、二次供水工程、村內管網工程、入戶工程及信息化工程。現建成日供水能力3萬t的凈水廠1座,(水廠二期擴建工程正在施工),106項水質檢測中心1處,供水服務中心5處,鋪設供水主管網650 km(全縣南、中、北3條主干線,通過環狀、樹枝狀管網遍布各村),各類信息遠程采集點1 100處,使全區真正達到了城鄉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的供水格局。
陵城區水廠位于經濟開發區,占地2 hm2,由反應沉淀池、濾池、清水池和二級泵站組成,日供水能力3萬t,投資4 700萬元,于2007年底竣工投產。
1.2 供水設施建設管理
工程建設嚴格執行“四制”管理,為避免項目重建設、輕管理的局面,本著“要管好,首先要建好”的宗旨,水務局始終實行城鄉供水工程建管一體化的體制,陵縣自來水公司全程參與工程建設,這樣使得工程從規劃、建設、管理上都把責任放在第一位,可有效避免影響供水安全的一些弊端。工程建成后移交陵城區自來水公司,從供水到收費、維修、服務及工程建后的運行管理,均由陵城區自來水公司統一負責。
為加強對陵城區供水的監督監管,陵城區水務局成立了陵城區農村供水管理處,對陵城區自來水公司供水各環節進行全程監管,在陵城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運行管理中我們突出了 “質量、安全、高效、服務”的八字原則,將這一原則始終貫穿于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中。
2.1 供水水質
在水廠凈化工藝的關鍵部位均設置了水質控制點,并通過水廠自動化系統將控制點實現了在線監控,運行人員在中心控制室可隨時觀察運行情況,及時做出調整;化驗人員每天對進、出廠水及管網水抽樣化驗;生產所用凈水劑、消毒原料及藥品等均采用正規廠家符合國家有關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標準的產品。因此,城鄉供水水質在有關權威部門的歷次抽檢中,各項指標完全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規定。
2.2 供水安全
水廠及泵站均設置監控安防系統,城鄉供水管網設置為環狀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統設置信息遠傳點,所有信息匯總至中心控制室,值班人員24 h監控,出現問題及時處理。對供水設施安排有專人負責定期巡察、保養、檢修,確保任何環節不帶病運行。水廠配備了雙電源及備用電源、確保供水用電。
2.3 高效運行
一是建立健全各部門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及考核機制;二是通過信息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將自動化辦公系統、監控安防系統、供水管網地理監測系統、水質監測系統、維修收費系統、材料管理系統及水廠自動化系統集中于一個平臺。
2.4 供水服務
針對城鄉供水點多面廣的實際,采取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包括:設立了陵城區供水網站,將一些供水法律法規、辦事流程、服務承諾、水質信息等予以公布,方便用戶查詢;成立了供水收費維修管理處,設立了綜合服務大廳,配備專業的維修服務人員,采用網上繳費、銀行繳費、電話繳費及上門收取等多樣的繳費方式;鄉鎮設區域供水服務中心,方便用戶安裝、維修、繳費、疑難問題解答等;配備了專用維修車輛、應急送水車輛,極大的提高了供水保障率。
為適應農村飲水安全及城鄉供水一體化的需要,水廠實現了自動化、信息化、程序化一流的管理水平,每村總表處均設有信息采集遠傳系統,電源采用太陽能供電,直接傳輸每個村的用水量、瞬時流量和管網壓力,同時,在全區重點管網位置設置監測點6處,并安裝了水質監測儀,及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并且對管網數據通過GPS定位錄入管理系統,極大地方便了維護管理。實現了加壓泵站、水廠工藝、水廠安全、供水主管道和重點用戶實時在線監測和全程信息化管理,保障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正常運行。
陵城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入運行至今,工程各部位均達到設計標準,運行良好。受益鄉村的水質、水量等方面均符合國家要求,并達到了24 h全天候供水。為保證工程的長久運行,陵城區以“民生工程、全民管護、良性發展”為理念,成立了農村供水管理處,鄉鎮成立了供水管理辦公室,各村成立了供水管理組,全區飲水安全工程由陵城區自來水公司統一管理,自來水公司、受益鄉鎮和受益村莊三方簽訂供水協議,自來水公司指派一名副經理具體負責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管理,按村莊收費。工程實行公司化經營,企業化管理,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確保惠民工程的良性運行和效益的長期發揮。
為切實保障全區飲水安全,根據省水利廳和市水利局的要求,2014年到2016年對供水服務系統進行了提升改造。
一是自丁東水庫至水廠增加一條直徑1 m的水廠輸水管道,達到雙管線輸水,保證了源水管道的安全。二是建設了與德州市第四水廠的管道接通工程,兩家水廠互為備用,減少了風險。三是實施了城鄉供水管網的分離,這樣更能及時有效的為農村居民送水。四是建設完成了106項化驗室。為加強全市供水水質檢測能力,提高供水管理水平,經德州市水利局、陵城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建設德州市城鄉供水水質監測中心。該中心于2015年1月開工建設,2015年5月20日建成。該中心的建成,為德州市城鄉供水水質檢測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奠定了硬件基礎。檢測中心占地面積約為3 000 m2,建筑面積1 950 m2,現擁有獨立的實驗面積達950 m2,做到實驗區域與辦公區域分開管理,做到每個實驗室有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管理操作,有助于檢測質量的控制和管理。五是實施區水廠改擴建工程,新增3萬t/d常規處理能力,并新增6萬t/d的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能力,預計今年年底竣工。
(責任編輯遲明春)
S277.7
B
1009-6159(2017)-05-0052-02
2016-12-03
王倩(1972—),女,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