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瑩 瑩
(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設計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1)
老齡化時代養老院建筑設計初探
張 瑩 瑩
(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設計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1)
我國老年人的數量不斷增加,標志著我國逐漸邁入了老齡化社會,人們對于老年人問題越來越關注。為了確保老年人在養老院中能夠更加舒適與便利的生活,在分析老年人生理以及心理特征的基礎上,結合實例分析了養老院建筑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并指出建筑師在進行養老院建筑設計過程中,應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確保養老院建筑設計能夠達到人性化目標。
老齡化,養老院,建筑設計
人口老齡化指的是在總人口中,由于年輕人口數量減少,老年人口數量在總人口數量中相對比例增加的動態。我國目前已經逐漸走向了老齡化時代,依照2010年開展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來看,我國年齡超60周歲的人口數量達到了1.8億,占人口總數的13.3%。人口老齡化涉及到社會保障、醫療保健、勞動就業、國民收入分配、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已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問題。本文從建筑設計角度,結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探討養老院建筑設計中的人性化設計方法,以求帶給老年人更加舒適、便利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別于普通成人,他們是需要關愛的特殊人群,因此在做養老院建筑設計時,首先要把握這一人群的特征。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身體機能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心理狀況也隨之改變。例如,老年人的視力逐漸衰退,出現一定的怕光現象,也不能看清周圍的環境。聽力功能減弱,老年人多數都有耳背或者耳聾問題。體力以及行動力也會出現較為顯著的退步,在日常走路、跑步、登高等行為中,都會出現一定的束縛和困難,行動較為緩慢。
我國傳統的思想中,都希望“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由于現今生活和工作節奏的進一步加快,家庭中的人口結構也逐漸出現了變化,家庭中人口數量逐漸減少,越來越多年輕人被動或者主動的和自己父母分地而居。子女長期不能陪伴,缺乏關愛,易導致老年人內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在生活習慣上,老年人更加的熱愛安靜,喜歡幾個老友一起聊天、下棋或者散步等,生活逐漸趨于平靜、祥和,對于色彩,和年輕人比較,老年人多數都不太喜歡較為鮮艷的色彩,對于一些新奇與刺激的事物也不再追求,不會刻意的凸顯個性。
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現代養老院建筑設計中要站在老年人角度,在功能布局、細節上更多的展現人性化設計,體現人文關懷。例如老年人喜歡遛彎、在戶外鍛煉,親近自然,那么體現在場所設計上,就要選擇日照充足,場地平整的場所,同時結合場地景觀和園林綠化設計,營造幽雅的室外環境,平坦的公共活動空間以及安全的娛樂、鍛煉場所。
在室內,要選擇朝向好、滿足日照要求的房間作為居室。老年睡眠質量差,在隔音上加強措施,不與電梯等有噪聲振動大的設施房間相鄰,選擇靜音條件好的衛生排水管材。同時要著重體現無障礙化設計,在走廊和樓梯間設置扶手,設置無障礙電梯間、衛生間、滿足老年乘坐輪椅通行的條件,一切設計都應建立在方便老人活動的基礎上。
在設施上,生活要趨近智能化。老人的安全需要依托一定的智能設備來保證。如在床頭安裝緊急呼叫系統和電視監控系統等。
同時,要注重老年人對交往行為的渴望,設置尺度適宜的公共空間,私密性與開放性相結合,使交往行為變得輕松自然;活動單元多樣化、豐富化,為各種形式的交流創造可能。
3.1工程概況
晉城市社會福利院位于山西省晉城市白水西街以南,是一所收容孤寡老人、兒童的綜合福利院。基地面積21 758 m2,總建筑面積為19 138 m2,建設用地的形狀為長方形,南北長度為120 m,東西邊長為180 m。其中養老院自成體系,面積為9 261.70 m2。設計可容納約100位老人居住,設計有老年公寓、全護理和半護理中心及活動室、餐飲、醫療保健用房等功能用房。
3.2設計理念
不同于常規中老年養老院似賓館、康復中心的設計模式,本工程提出“家”的元素設計模式,去除冷冰、機械的陳規設計,大到建筑外觀、無障礙設計、室內外空間的合理布局,小到一處轉角的防撞保護、房間櫥柜的使用,盡最大可能地做到使老人生活安全、方便、舒適、簡單,時刻從老年人生活的實際情況出發來思考和解決問題,以體現人性化理念,實現老年養老院“居家養老”的人本關懷。
3.3整體布局設計
養老院采用北方建筑中常用的院落式布局,形成圍合狀,老年居住的公寓位于整個地塊的東南角,綠蔭環繞,日照充足,遠離道路等噪聲源,保證老人生活安靜不受干擾。老年公寓共有兩棟,以連廊相連,醫療、活動、餐飲等公共用房設計在兩棟公寓的中間位置,這樣確保所有人到公共房的距離最小,為老年人的日常活動提供便利。圍合式的布局,形成內向式的交往空間,結合園林綠化小品,將院外的景色引入室內,使養老院內部整體呈現出安靜與祥和的氛圍,正符合現代人綠色、自然的生活理念。
場地設計的一個特色就是,把部分綠地辟為菜地,為老年提供一個親近自然、鍛煉身體的耕作機會,不僅能夠鍛煉自己的身體,還能夠讓老年人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快樂,使老年人的心理更為健康。這也是室外環境中較受老年人歡迎的一個場地。另外,在場地的西側設計有開闊的廣場,不僅可以為老年人的日常娛樂提供平臺,當節日有慰問演出時,也能夠在廣場上進行,可以讓老年人在戶外活動的過程中,加強他們之間的交流,更加有利于消除老年人的孤獨感。
3.4單體建筑設計
曾子曰:“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之。”正如古人所言,如何給老年打造一個愉悅的適老空間,讓他們老有所養,內心豐盈,是養老院建筑設計的重心所在。
晉城老年養老院建筑由五個功能分區組成,包括服務區、衛生保健區、生活養護區、辦公與附屬用房。生活養護區是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場所,也是養老院的核心功能區,由普通老年公寓(自理老人居住)單元、全護理(介護老人居住)單元和半護理單元(介助老人居住)、親情居室及其護理中心組成。每個單元自成體系,輔助空間集中布置在臨近公共活動廳的位置上,通過一條連廊串聯起公共浴室、公共衛生間、污物處理室、儲藏間、護理站等輔助用房。這樣的布置方式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效率:一方面,護理員可以一邊從事后勤工作,一邊照看到公共空間中的老人;另一方面,在老人吃飯、洗浴等所需人手較多的時間段,附近的工作人員可以實現相互間的協作,減輕工作壓力。除此之外,集成式的布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間的利用效率,有助于節省建筑面積。
從建筑心理學出發,老人一般都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容易產生孤獨感和被拋棄的消極心理,因此建筑設計應寬敞明亮、居住舒適。晉城養老院建筑均為三層,采用北面走廊,南面居室的布置方式。采光通風條件俱佳。考慮到老年人視力、反應能力不斷衰退,色彩要采用柔和的暖色調。建筑外墻裝飾采用的暖色調文化磚,室內墻上掛的裝飾都色彩明亮。
在室內空間處理上注重尺寸和氛圍,公共空間不是大而空,而是尺寸適宜,私密有度。整個空間采用溫暖柔和的木材作為裝飾材料,木格柵門等元素的組合運用營造出了家庭般的生活環境,使生活在養老院中的老年人也能夠像居住在自己的家中一樣感到放松、有安全感。
3.5無障礙設計
很多老年人在生活中離不開輪椅,無障礙設計無疑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晉城養老院無障礙設計中,我們給輪椅預備出足夠的活動空間。比如,建筑入口處的無障礙坡道,坡道坡度不大于1∶12,為方便輪椅通行,門洞凈寬不應小于80 cm,走道和通道凈寬也不應小于1.20 m,同時要給輪椅回轉或者掉頭留下足夠的空間;電梯間面積可供輪椅進入,并設迎面鏡方便輪椅使用者觀察背后情況等。每個居室都設置無障礙衛生間,臥室的床頭位置設計有緊急呼叫裝置,若是突然出現意外,確保老年人可以最快的向醫護人員發出求救信號。地面采用防滑耐磨的彈性PVC材料等。
在老齡化這個大背景下,養老院建筑設計要從老人的心理感受出發來思考問題,將對老人心理感受的細膩關注融入到設計當中,才能形成親切的、富有情感的建筑空間,確保老年人在其中的生活能夠更加舒適與便利。
[1] 鄧韻文.養老院內部公共活動空間人性化設計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5.
[2] 羅 婷.基于生理和心理需求研究養老院人性化設計[J].中外企業家,2015(21):239.
[3] 唐 誠.淺議當代中國社會的養老院建筑模式[J].工程與建設,2015(29):177.
Architecturaldesignofnursinghomeintheageofaging
ZhangYingying
(EngineeringDesignCenterofShanxiUrbanandRural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Taiyuan030001,China)
The number of elderly people in China is increasing, which indicates that our country is entering an aging society gradually, and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the elderly.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elderly in nursing homes can be more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 lif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lderly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example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a nursing hom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architect in the nursing home, in the proces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blems to be standing in the old people’s point of view, to ensure that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an achieve the humanized nursing home.
aging, the nursing home, architectural design
1009-6825(2017)30-0016-02
2017-08-14
張瑩瑩(1981- ),女,工程師
TU246.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