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汗青,陳秀珍
引黃灌區安全生產管理存在問題及建議
趙汗青,陳秀珍
(聊城市位山灌區管理處,山東聊城252000)
分析了近年來黃河中下游引黃灌區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粗淺的提出了解決辦法。
引黃灌區;安全生產;工程管理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省、市、縣各級政府部門更是對安全生產工作常抓不懈,但對大型、特大型灌區來說,由于灌區灌溉面積大,骨干渠道長,建筑物眾多,基層管理單位分布廣等原因,安全生產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針對黃河中下游引黃灌區安全生產方面問題進行探討。
1.1 重建輕管思想較普遍
黃河中下游多數引黃灌區開建時間較早,初期干渠均為壤土河堤,安全系數低,破堤決口事件時有發生。配套工程也由于運行時間長、建設標準低、維護投入不足等原因,老化現象較為普遍。雖然自1998年起,全國開始進行了重點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實現大部分干渠的襯砌及配套工程的改造,但是重建輕管思想長期未扭轉,部分灌區未實現管養分離模式,導致新建工程在運營中管理跟不上,造成諸多安全隱患,嚴重制約著灌區的持續安全運行。
1.2 安全設施不完善
近年來各灌區對干渠進行了襯砌改造和堤防道路鋪設。高標準的堤防道路為沿渠村民出行帶來極大便捷,但是新修堤防道路未設置足夠的警示設施,跨渠建筑物老化失修嚴重等原因,造成了交通事故多發的現象。除此之外,干渠配備的安全設施未經有效養護,或遭破壞、偷盜,無法有效發揮警示、防護作用,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1.3 安全生產管理經費不足
雖然所有灌區都十分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的開展,逐年增加安全生產管理經費,有效的保障了灌區的安全運行,但是全國范圍內對安全生產要求越發嚴苛的形勢下,如今灌區收取的安全生產管理經費偏低,基層管理單位使用起來捉襟見肘。1.4基層管理人員短缺
灌區基層管理單位普遍存在編制人員配備不足的情況,隨著管理標準的提升,任務重、人手少的現象較為突出。各基層管理單位的安全管理人員多為兼職,其他工作牽扯太多精力,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管理較為懈怠。
1.5 安全生產知識、技能欠缺
干部職工安全意識雖有加強,但安全生產知識、技能還有欠缺。各灌區雖開展了較為系統的安全培訓,但安全生產培訓人次相對較少,灌區集中培訓后,各基層單位結業人員未進行對其他人員的再培訓,導致職工整體業務水平不高。而大部分基層管理單位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未取得安全員證書,電工等特殊工種不能持證上崗,安全生產工作存在著巨大隱患。
2.1 結合部委標準,完善制度體系
依據制度進行管理是“依法治國”在單位層面上的落實。灌區安全生產主管部門應協同其他職能部門,參照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單位(水管單位)的標準,進行安全生產相關制度的整理匯編,并組織職工進行學習落實,以改變開展安全生產工作無依據,評價工作效能無標準的被動局面。
2.2 落實管理責任,增強安全意識
通過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安全生產工作目標,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將壓力層層傳遞到各級人員,將安全職責落實到每個崗位、每個人員。通過將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制度建設和日常管理納入安全考核內容,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增強職工安全意識。
2.3 完善安全設施,避免安全隱患
針對安全隱患較大的堤防道路、跨渠建筑物,配置警示牌、防護網、警示樁進行防護,堤防樹木更新時實行間伐,防止堤口開敞引發落水事故。堤防管理人員增加巡堤次數,告誡駛入危險轄段的車輛、行人安全行駛,勸止下渠游泳、捕魚等高危行為。
對于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的老舊工程、設備,以及急需改造升級的消防設施,確保安全生產管理經費的優先分配,完善安全生產設施的配置。新建工程時,保證安全設備設施嚴格按照“三同時”原則進行配套建設。
2.4 運用法律顧問,規避相關風險
購買法律顧問服務,發揮灌區法律顧問的作用,并成立法律顧問參與的領導小組專門處理安全事故,解決安全管理人員的后顧之憂。法律顧問通過舉辦法律培訓班或者解答基層管理單位法律問題,來幫助灌區規避相關風險,使得各單位明白安全管理過程中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一旦出現安全事故,由領導小組協調各部門處置案件,切實按照法院判決來承擔責任,減少不必要的賠償支出。
2.5 增強人員素質,科學組建隊伍
灌區組建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認真履行職責、嚴格落實責任,加強對安全管理工作進行領導、監督和協調。強化灌區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在業務上接受上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檢查指導,敦促基層管理單位組建安全工作管理小組,并對小組成員進行業務指導。結合實際創新安全管理隊伍用人機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隊伍的工作、培訓、考核、獎懲等制度,確保安全管理隊伍的穩定。
2.6 增加經費投入,確保資金安全
依規提高安全生產經費的投入,建立安全生產投入長效機制,加強安全生產費用管理,明確安全費用使用、管理的程序、職責及權限,規范安全生產費用的發放和使用,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作用。及時匯總基層管理單位安全費用臺賬,定期審計核對,監督安全費用的有效實施。
2.7 加強培訓,促進安全生產
定期選擇適宜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組織灌區全體干部職工學習,做到學法、知法、用法和守法。每季度組織職工進行安全知識、技能培訓,通過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實現職工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最終達到“我會安全”的轉變。
2.8 拓寬宣傳渠道,構建安全文化
利用法律培訓、入村普法、安全知識進校園、進社區等多渠道宣傳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性,并在官方網站、微信創辦安全生產每月一談專欄,推送國家最新政策信息,發布最新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范標準,通報近期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傳達先進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通過潛移默化的安全文化教育熏陶,營造全體職工“關注安全、重視安全、遵守制度、關愛生命”的氛圍。
2.9 排查安全隱患,建立整改臺賬
各基層單位每班次都進行安全隱患排查,能夠當場處理的馬上整改,對于基層單位獨自無法整改的安全隱患,上報負責科室后進行統計分類,落實資金、技術、人員定期進行統一治理。基層單位每個月上報安全隱患自查報告,并將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錄入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安全生產主管部門對基層單位上報的自查報告進行統計分析,找出一般隱患、特殊隱患,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或監督責任科室進行處理。
灌區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對保障農業用水安全,提高糧食產量,提升糧食主產區的抗風險能力,促進地區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完善灌區安全管理體系,實現灌區持續安全健康發展,是每一位灌區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責任編輯 趙其芬)
F426.91
B
1009-6159(2017)-09-0013-02
2017-06-02
趙汗青(1989—),男,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