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長輝
(樂陵市水務局,山東 樂陵 253600)
樂陵市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建設規劃
閆長輝
(樂陵市水務局,山東 樂陵 253600)
樂陵市中小河流的防洪標準普遍較低,流域水土流失嚴重,開展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針對樂陵市水利工程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重點縣規劃思路和主體工程建設框架。
樂陵市;中小河流;重點縣;規劃設計
樂陵市位于魯冀兩省交界處,總人口69萬,其中鄉村人口58.85萬。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兩工”政策取消后,樂陵市群眾投工投勞開展河道清淤大幅度減少,中小河流普遍存在著河道萎縮、功能衰減、水環境惡化等突出問題,迫切需要進行綜合整治。
1.1 規劃目標
中小河流治理規劃實施后,樂陵市縣鄉河道功能基本得到恢復,水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河道排澇提高到“六四雨型”排澇標準,躍豐河等主干河道提高到“六一雨型”防洪標準,河道行洪排澇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初步實現“河暢水清、功能健全、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治理目標;進一步推進縣鄉河道管理體制改革,初步建立起縣鄉河道長效管護機制。
1.2 規劃任務
根據樂陵市治理范圍和目標,以2015年作為規劃基準年,中小河流重點縣的主要建設任務是:全市計劃完成對大孫-黃夾、西段-胡家-市中街道、朱集、鐵營、丁塢鎮、郭家街道、云紅街道、鄭店鎮、化樓、花園鎮等10個項目區的7條河道進行綜合治理,治理面積491.5km2,疏浚主要河道長度113.3km,水系溝通長度127.0km,岸坡整治長度39.5km,生態修復長度33.9km,堤防加固長度18.4km。
2.1 規劃布局
樂陵市河流水系以徒駭、馬頰河水系為主,均為平原河道。樂陵市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按照集中連片、整體推進,治理一片,見效一片的原則,以鄉鎮為治理單元,本次工程對7條流域面積50~200km2排水河道進行全面治理。按照集中連片、整體推進,治理一片,見效一片的原則,以鄉鎮為治理單元,分10個項目區進行綜合整治。
2.2 項目區規模類型
樂陵市地處平原區,澇災及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較為突出,因此河道以排澇、生態恢復為主。以市域內河道水系為整體統籌考慮,進行如下三類治理區劃:
1)綜合治理型。主要包括大孫-黃夾、西段-胡家-市中街道、鐵營、丁塢鎮、郭家街道、云紅街道、鄭店鎮、花園鎮8個項目區。
該類河道以排澇、生態恢復為主,屬綜合治理的河道。河道年內大部分時間無水,只有在汛期有水,經長時間運行,大部分河道淤積嚴重,行洪排澇功能逐步退化。河道大部分河段沒有堤防。同時,平原區村鎮集中,人口較多,部分農村河道隨意傾倒垃圾雜物,農村禽畜糞便、企業污水、建筑垃圾、農藥化肥等直接排入河道,河道已成為了垃圾場、排污河道。
河道綜合治理宜采取河道清障,修建引排水及配套工程,促進水體流動,維持河道暢通,促進河道生態健康發展,改善周邊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2)生態環境治理型。主要有朱集項目區。結合城鎮發展規劃,將在朱集鎮建設3.33萬hm2棗林生態基地,朱集溝是該區的骨干行洪供水河道。該類河道兼有除澇、景觀旅游等功能;葦灣高村有溝塘1處,兼有蓄水、景觀濕地功能。
該河道四季有水,村鎮集中,人口較多,河道存在隨意傾倒垃圾雜物、建筑垃圾的現象。河道治理宜采取清淤清障,生態護坡、坡面綠化、種植水生植物等措施,河岸美化綠化,使之成為“水清、樹綠、花紅、橋美”風景區,營造人水和諧環境、提升區域的景觀品味和地域價值,改善人口密集城區的生態環境。
3)防洪排澇治理型。主要有化樓項目區,以及鄭店項目區西南區域。該區內躍豐河是縱貫樂陵市西部南北溝通三條大河的水利大動脈,是樂陵市重要的防洪、排澇、灌溉河道。
河道治理時一要充分考慮河流特性。主要在險工段加強護岸建設,宜以復堤為主,減輕對生態環境影響;二要統籌兼顧河流功能。在河道水陸交界處構建濱水植物帶,通過生態護岸等措施,增加生物環境的異質性,為各種生物提供避難所和棲息地,有助于生物多樣性的恢復,著力營造自然濱水景觀。
3.1 建設標準
1)防洪除澇標準。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和《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標準》(SL252-2000)規范要求,確定本次中小河流重點縣綜合整治工程排澇標準為“六四雨型”標準。防洪標準為“六一雨型”標準。
2)環境水質標準。根據《山東省水功能區劃》中規定的水質目標要求,以及河道規劃功能,結合河流實際情況,確定本次治理河流的水質目標。
3.2 主要工程措施和建設內容
按照綜合治理、生態環保的理念,以河流水系為整體統籌考慮,注重河流生態系統功能,重視人工措施及構造物對生態的影響,提出適用不同河流類型的工程措施和對策,重點以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水系連通、生態修復為主。
1)河道疏浚。主要是恢復或擴大河道過水斷面,通過對河道清淤清障,新修過路橋涵等措施,增大過水斷面,保證河道排水、行洪暢通,提高河道防洪排澇標準。
2)岸坡整治。重點是結合河道清淤疏浚,對河道易沖易塌段和流經村鎮段實施的固堤護岸工程。護岸根據各地實際情況,與河道生態治理相結合,采取草皮、干砌石、粗料石細料石鑲面、生態袋、生態混凝土等多種型式的生態護坡。
3)水系連通。水系連通的重點是修建引排水及配套工程,拆除阻水障礙,溝通治理淤塞村塘,促進水體流動。
4)生態修復。重點是清除河道內源污染,采取生態護坡、坡面綠化、種植水生植物等。通過上述措施,提高河道引排能力,增強水體流動性,改善河道水生態環境狀況,提高沿河兩岸群眾生活幸福指數,實現人水和諧的目標。
規劃自2015—2018年,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樂陵市中小河流綜合整治工程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年總計投資8534.90萬元、第二年總計投資8929.81萬元、第三年總計投資9685.97萬元,項目實施將取得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1)中小河流治理實施后,將進一步提高各河道的防洪除澇標準,將有效保護13個鄉鎮462個行政村,22.5萬人口,2.58萬hm2耕地,以及沿岸工礦企業免受洪澇災害的侵襲,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防洪效益顯著。
2)通過水系連通和引排水等工程,促進了水體流動,改善了水資源配置格局,充分利用當地地表水資源,提高了區域灌溉供水保障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促進河道綜合效益的發揮,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
3)通過植草綠化、水土保持等生態環境治理工程,減少水土流失,水質達到水功能區目標,水環境的改善將帶來區域生態環境的改善,促成流域沿邊城鎮生態建設和環境建設的發展。
(責任編輯趙其芬)
TV85
B
1009-6159(2017)-02-0017-02
2016-11-03
閆長輝(1984—),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