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良
(萊蕪市雪野水庫管理處,山東 萊蕪 271100)
雪野旅游區貧困移民精準扶持探討
韓國良
(萊蕪市雪野水庫管理處,山東 萊蕪 271100)
分析了雪野旅游區貧困移民現狀,探索了貧困移民脫貧攻堅措施,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大中型水庫貧困移民精準扶持措施。
雪野旅游區;貧困移民;精準扶持;光伏發電;后期管理
雪野旅游區屬于山東省萊蕪市,位于萊蕪市北部,為魯中山區萊蕪盆地北緣,現有大型水庫1座,即雪野水庫,區內有23個移民村,13個整體搬遷村,9個分散安置村,1個生產安置村,2006年核定移民共有15644人,現有移民14461人。近年來,該區在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上,始終圍繞水庫移民的根本利益和地方的協調發展,高度重視貧困移民的脫貧攻堅工作,在各級各部門的指導下,積極開展水庫移民扶持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按照習總書記“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根據《山東省委省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部署堅持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見》,雪野旅游區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在水庫貧困移民的問題上,通過聯系扶貧辦統計,村鎮兩級公示,核定貧困移民655人,其中,70歲以上的占36.6%,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3.7%,患有大病、長期慢性病的占79.8%,無勞動能力的占76.8%。移民村、貧困移民戶、移民人口的總體特點是移民村基礎設施較差,生產、生活條件較低;移民戶土地資源極少,產業發展限制較多,產業發展定位困難,發展空間較小;移民年老體弱、無勞動能力者多,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缺乏創業能力,缺乏致富途徑;庫區移民經濟基礎不穩定,社會保障體系仍欠完善,因病、因災、因學返貧現象比較嚴重。
2.1 傳統扶持項目有的不精準
過去的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規劃項目以農田水利配套設施項目、飲水安全項目、道路項目和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等基礎設施項目為主,方便了項目所在移民村全體村民乃至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但是在貧困移民的扶持工作上,項目多以提高全體移民生產生活水平為出發點,沒有對具體的貧困移民進行專門扶持,沒有側重以脫貧解困為主題的專門規劃,在普惠的大環境下,貧困移民依舊貧困。
2.2 增收項目效益不穩定
過去的增收項目多以種植業、養殖業等項目為主,管理方式多為水庫移民自行管理。其中種植業項目以大棚建設項目為例,受氣候、規模等因素較大,對于零散、小型大棚等建設項目容易產生由于規模小,運行養護費用高等原因造成項目閑置,導致資源浪費;養殖業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很容易受養殖技術、天氣突變、病害以及市場的影響,造成項目的虧損。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影響項目的正常運行,影響將來此類項目的推廣與實施,更是直接影響水庫移民尤其是貧困移民的生產收入。
2.3 貧困移民后期監控不到位
過去的貧困移民脫貧解困工作多以一次性扶持為主,在項目完成后,對于項目的后期運行狀況,因病、因殘、因災返貧以及新增的貧困移民,各水庫移民尤其是貧困移民在此類項目的獲益情況能否幫助其脫貧解困,達到什么程度等問題沒有做到及時的“回頭看”,存在一定的監控不到位問題。
3.1 做好“十三五”總體規劃
根據雪野旅游區移民村、貧困移民現狀,結合“十三五”扶貧、農業等“涉農”規劃,雪野旅游區“十三五”移民脫貧解困工作以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中央結余資金為主要資金來源,以政府幫扶,社會投入為輔,積極開展行業幫扶、部門幫扶,按照扶貧開發精準識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立足移民村基礎條件和特色優勢,因地因村因戶因人制宜選擇扶持措施,提高扶持實效。對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移民,通過扶持參與特色產業開發、積極開展創業、實現轉移就業、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等方式,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實現脫貧致富。對老弱病殘,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移民,加大社會救助、醫療救助、慈善救助、臨時救助等幫扶力度,實行社會保障兜底。對缺技術、缺資金的貧困移民,積極開展創業知識培訓、實用技術培訓、勞動技能培訓機制,邀請高等院校、職業教育機構,對貧困群眾進行培訓,切實提高群眾自主創業能力,實現貧困戶創業增收,穩定脫貧。引導、協調行業部門、社會資金積極參與貧困移民脫貧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移民村教育、交通、水利、信息等設施配套水平,改善移民村生產、生活環境。
3.2 光伏發電項目精準扶持
雪野旅游區位于萊蕪北部山區,地勢北高南低,氣候為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雨集中,年平均日照時數2629h,適宜發展光伏發電項目。為此,雪野旅游區積極協調上級水利主管部門以及各移民村組,計劃在各移民村,以所在村貧困移民的人數為標準,投資850萬實施光伏發電項目,力爭在2年時間內確保全區貧困移民的全部脫貧。項目分兩步走,一期投資300萬,幫助4個村的貧困移民脫貧解困;二期投資550萬,幫助14個村的貧困移民脫貧解困。項目實行運行管理到村,項目收益直接到人的運行管理方式,直接提高貧困移民的生活水平。
3.3 后期管理嚴格把控
1)組建專門領導小組。聯合水利、財政、扶貧等部門,組建監督管理領導小組,齊抓共管,全面落實項目任務,與各項目所在鎮及村簽訂建設目標責任書,與項目的設計、施工單位簽訂終身責任承諾書,嚴格執行縣級報賬制,強化監督檢查,確保整個項目保質保量的實施。
2)嚴格項目管理。明確貧困移民的脫貧解困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制定具體到月的脫貧計劃表。執行公告公示制度,扶持貧困移民戶選擇、扶持項目確定、扶持標準均采取張榜、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等方式進行公示告知確定。項目建成后,建立項目管理臺賬,由各村委員會負責,在雪野旅游區管委會和鎮政府的監督下,負責項目的后期管理及效益分配工作。明確群眾投訴熱線,時刻準備接受貧困移民及社會的監督。
3)加強日常動態管理。加強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人口自然變化管理工作,嚴格把控貧困移民人口的核增、核減工作,隨時調整貧困移民扶持資金的發放工作。對于此次光伏發電項目,在完成脫貧解困任務后,要積極按照經常“回頭看”的工作原則,對于項目收益,預留一定的資金兜底保障因病、因殘、因災新增貧困移民的扶持工作,保證貧困移民的脫貧解困工作始終維持動態平衡;剩余資金以公正公開原則用于扶持移民村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幫助移民村綜合協調全面發展。
精準扶持關鍵在于精準,既要在扶持對象上做到精準,又要在脫貧期限上做到精準,更要從項目規劃到實施體現精準,嚴格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雪野旅游區將積極協調各級各部門,以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為抓手,圍繞貧困移民,大力開展扶持工作,確保貧困移民早日脫貧,各移民村組的生產生活水平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趙其芬)
D632.4
B
1009-6159(2017)-02-0030-02
2016-10-09
韓國良(1988—),男,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