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寧
(山西晉設拓凡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
關于中小學校建筑設計的幾點看法
李 寧
(山西晉設拓凡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介紹了我國中小學校建筑的設計理念,簡述了中小學校建筑的設計內容,并從節地與室外環境、節地與材料資源利用、建筑隔聲等方面,闡述了中小學校的綠色建筑設計要點,旨在為學生們營造一個環境優美的校園。
中小學校,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教學區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技術的快速更新,我國國民素質的不斷提升,使社會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和社會各界對教育事業的大力投入,家長們越來越關注下一代的素質教育。教育是我們一直很關注的問題。而且大家都知道“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隨著全面放開的二孩政策,中國的人口生育率將會有所上升,對教育數量的需求會相應增加。在這種人口增長,教育數量增加的形勢下,各地中小學校建筑在數量上呈現出逐漸增多的趨勢。學校建筑也就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因此,中小學校建筑設計也就更加重要。
在進行中小學校建筑設計時,我們要明白中小學校是為中小學生服務的。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每天有1/4~1/3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在設計時一定要注重學校功能與校園環境的變化。在現代的教育模式觀念的指導下,教育不再是死記硬背,而是交流對話,沉思乃至休憩。我們認為學生在課堂外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為了順應現代教育觀念的轉變,教育也由傳統的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單向灌輸向以學生為主體的綜合發展和素質培養為中心的開放式教育轉化。學校建筑也由單一教室向多功能教室轉變。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我們在做中小學校設計時的分區原則:將功能相近的建筑盡量集中,整合,強調空間組織的整體性。通常在做設計時分成三大部分,分別是教學區,生活區和體育活動區。
1)教學區。
教學區包括教學用房和行政辦公用房。根據教學樓的使用要求和總體規劃,教學樓由聯廊相連,在橫向樓與樓之間結合樓梯布置共享廳,便于緩解交通,同時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和視野空間,這種布局不僅保證了各使用功能上相對獨立,而且最大限度的促進了實際使用中的便捷。主入口處的禮儀廣場,形成豐富的室外綠化景觀空間,讓學生在課余中,可以在此閑談聊天。教學樓廊式根據人流的大小及停留空間的需要,將廊子的寬度作合理變化。
2)生活服務及體育運動區。
由學生公寓樓、教師公寓樓、餐廳及其他生活服務設施構成。食堂位于學生公寓下面的西側部分,有利于節約用地,方便生活,也可利用餐廳作為師生周末娛樂場所,提高餐廳的使用率。貨流與人流入口嚴格分開,采用高窗,封閉樓梯間等技術措施對產生的油煙進行有效隔離。在兩幢公寓之間設置綠化及乒乓球活動場地。既豐富了同學們的課外生活,又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3)體育運動區。
位于校園東部,包括一個標準運動場,一個風雨操場以及其他運動場地和器械活動區。本區相對于其他兩區較為獨立。操場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場地。設計時要注意:a.首先運動場地要平整,還要有排水設計,并且保證排水通暢。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環保的塑膠場地。b.現在很多學校都在發展各種特長活動,因此,相鄰布置的各體育場地間應設置安全分隔設施。
眾所周知,環境在個人成長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中小學校建筑設計總圖的整體規劃時,將綠意渲染到每一個廣場,建筑庭院,為理性、嚴謹的校園營造了浪漫的氛圍。引導著師生的思辨,激發著學生的創造。以生態環保意識為指導,人與自然共存,營造高雅、有文化氛圍、有活力的校園環境。所以在設計時要從整個校園環境布置到每個單體建筑,盡量能設計出一個多層次的校園空間,立足于陶冶情操,提高修養,起到環境育人的作用。
在中小學校建筑設計中,更多的應該考慮孩子的因素。為防止太陽光的照射引起的眩光,各黑板所在一側窗戶距離墻的長度不應小于1.00 m。窗和窗的寬度不應大于1.20 m,前排邊座座椅與黑板遠端的水平視角不應小于30°:下課后,孩子們經常會在走廊上玩耍,走廊如果設置采光窗戶,走廊上的窗戶窗底距離樓地面的高度為0.10 m~0.15 m;考慮到孩子們喜歡攀爬,上人屋面、室外的走廊、樓梯、平臺、陽臺等孩子們經常活動的地方必須設防護欄桿,防護的欄桿必須牢固、安全,欄桿的高度不應低于1.10 m。防護欄桿所能承受的最小水平推力應不小于1.5 kN/m;為安全起見,學生們經常進出的門不能使用彈簧門、旋轉門、推拉門、大玻璃門等;考慮到下課后孩子們會一起沖向門口,教師的疏散門不應少于2個;中小學校作為特殊建筑,在抗震等級設計時會提高一級。
如今,全球都很重視環境變化,我國也不例外。改善環境有很多種方法,但在建筑行業來說,改善環境首要任務就是要做綠色建筑。什么是綠色建筑,概括來說就是四節一環保。四節就是節能、節水、節材、節地。以前學校建筑也講節能,但僅限于能源的節約和建筑物的加固,翻新整修這些內容。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意識的逐漸提高,大家對綠色建筑有了足夠的了解,綠色建筑的概念也不僅僅是節約能源,而是從節約能源向節能、節材、節地、節水型的校園轉變。也就是說現在的中小學校綠色建筑更多的體現在學校的主體——老師和學生的感受,提供給他們更加健康舒適的環境,在這個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做到四節約、一環保。所以綠色建筑在中小學建設中也十分重要。下面我從三方面闡述中小學校建設中的綠色建筑設計。
5.1 節地與室外環境
1)中小學校的建設應該選在陽光充足、空氣流動、場地干燥、排水通暢、地勢相對較高的地段。并且學校內應有配套的運動場地和完善的市政設施條件。學校要有相對集中的綠化布置。
2)學校周邊交通要便利,學校出入口設計要和城市道路相協調,學校設置在城市主干道時還要考慮必要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學生的安全。
3)在室外環境方面,學校建設食堂時,應該考慮將食堂放在下風向,因為食堂會產生比較多的味道,也會產生各種污染。
4)校園的室內外通風也是必要的,包括整個校園夏季、冬季的主導風向,要充分利用現有場地合理布置每一個單體建筑。也可以采用底部架空的方式,這樣既可以利用建筑物的底部架空增加校園內空氣的流動性,又可以利用底部架空為學生提供更多活動空間。
5.2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1)中小學校設計中對建筑裝修及室內裝修所采用的建材、產品及配套的學習設施都要進行嚴格選擇,避免對空氣造成污染和危及人身安全。
2)學校建筑的造型既要簡單大方,又要在設計時充分利用鮮艷的色彩和活潑的造型等一些孩子們喜歡的元素建議修飾,使孩子們對學校產生親切感。
3)建筑均采用外保溫形式,這既可以達到節能,又可以有效避免圍護結構內表面結露。
4)主要教學用房環境噪聲控制值符合GB 50118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中規定的空氣隔聲標準值。
5)教學用房工作面或地面上采光系數滿足國家標準GB/T 50033建筑采光設計標準的要求,教室采光系數最低值為2%。
6)為控制主要功能房間的眩光等,主要用房桌面或地面的照明設計值不應低于規范的規定,其照度均勻度不應低于0.7且不應產生眩光。
7)小學教室建筑的自然通風換氣次數不小于2.5次/h,中學教室建筑的自然通風換氣次數不小于3.5次/h。
5.3 建筑隔聲
1)按《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規定在設計對教學用房的樓板、隔墻做了隔聲處理。對于噪聲比較大的音體教室,從設計考慮我們把它單獨布置。對于走廊的頂棚進行了吸音處理,地面以上公共部分的走廊均選用吸聲系數為0.30~0.40的礦棉吸聲板吊頂。
2)按《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規定本設計對產生噪聲或震動設備的房間及設備均采用隔聲減振措施。
中小學校園是孩子們主要的生活和學習場所,只有創造出一個環境優美、建筑生動活潑的校園環境,學生們才能更好的在這里學習、生活,健康成長。
[1] GB 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S].
Some views o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Li Ning
(ShanxiJinshetuofanArchitecturalDesignConsultingLimitedCompany,Taiyuan030013,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cept in ou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alyzed the design content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uildings, and from the land saving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land saving and materi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building insulation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key point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order to create a beautiful campus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green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teaching area
1009-6825(2017)17-0023-03
2017-04-08
李 寧(1979- ),女,工程師
TU24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