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峰,雷小鋒
(濟寧市泗河管理處,山東濟寧 272100)
泗河生態治理研究
王建峰,雷小鋒
(濟寧市泗河管理處,山東濟寧 272100)
根據多年的河道管理實踐,認為泗河生態治理要通過對河岸防護、水質優化和濕地建設等方面來進行,適當地可以開發生態旅游??傊?,水生態治理工作是一個長久性的問題,應該在日常管理過程中采用動態管理,不斷完善。
泗河;生態治理;護岸;濕地
泗河發源于泰安市太平頂,全長159.0 km,流域面積2 357 km2,是濟寧市最大的一條山洪河道,流經7個縣(市、區)。泗河保護區內,礦產資源豐富,沿岸有眾多國家大型煤礦、電廠及重要道路基礎設施,是濟寧市經濟最具實力和活力的區域,歷來是濟寧市的防汛重點。
1.1 泗河河道基流不穩
泗河流域上游和中游河底坡度相對較大,而且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每年的6~9月,降水量可達到總降水量的70%以上,另外,植被覆蓋率低,河流的蓄水能力低,導致水土流失嚴重。春、冬季的降水量又非常少,因此,河道的徑流也隨之減少。降水的時空分布不均,加上河道附近的農業用水增加,出現了斷流現象。河道中的水生植物無法得到正常生存,生態環境問題不斷出現。
1.2 水污染問題
如果是降水量較低的季節,泗河河道的流量明顯減少,因此,河道的納污能力逐漸減弱。對于污染物來說,河道本身很少能夠對其進行自然凈化。另外,泗河兩岸有幾家較大的造紙廠,每年的排污量較大,加上水污染處理設施不夠完善,除污效能無法達到標準。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的同時排放也給泗河的水質帶來了負擔。
1.3 地下水位降低
由于河流的年平均流量較小,地表水又受到了污染,一些大型的企業根據自己的生產需要,打了很多自備井。從相關的調查研究結果中可見,自備井的深度逐漸加深,對地下水的開采量也在逐年增加。這樣一來,很多小型水庫的水供應不上,淺層機井失去了作用。泗河的水源不穩定,威脅到生態環境。
1.4 河流內部的生態系統遭到損壞
河流流量的減少,使得河道中的蘆葦、魚蝦等生物遭到損壞。不僅如此,有些居民禁不住利益的誘惑,進行捕魚行為。水生動植物的數量逐漸減少,自然生態環境無法得到保證。動植物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不僅降低了生物多樣性,還嚴重影響到內部生態系統的和諧發展。
建設生態泗河一直以來都是濟寧市綜合開發治理泗河的重要戰略部署,自2008年以來,泗河中上游就已經建成了5座橡膠壩。接下來的建設目標就是對泗河的水質進行凈化,同時改善泗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增強生態效益。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依照泗河本身的特點,對水文和地理條件進行深入研究,因地制宜,采取科學合理的治理措施。為了打造一條生態達標的河流,固堤、治污是不可缺少的環節。目前泗河全線正在實施50年一遇防洪堤工程,同時結合景觀交通,對堤防加寬至14 m,修筑沿河高標準景觀大道。
2.1 生態河岸的建設
生態河岸的建設是保護泗河生態系統的首要環節。由于泗河本身為山洪河道類型,因此,干流的落差相對較大。受到落差的影響,河水的沖刷力相對較大。雖然泗河的護岸較多,但多以石塊為主。石塊在水流的作用下堅固程度不夠,而且也不夠美觀。為了對河岸進行加固和美化,研究人員在水流湍急的工段采用混凝土結構護岸,而對于普通的河段則采用植物護岸的方式。因為,植被的防護性是永久性的,而且對河岸的保護程度高。這樣一來,不僅美化了環境,河道的抗洪功能也有所提升。
1)對水面加強保護,給河道一定的空間。通常情況下,河道都是上游沖刷、下游淤積。泗河下游的淤積也比較嚴重,特別是在入湖口,來水較大時湖口頂托壅高水位,造成洪水下泄不暢。河道斷面參差不齊,河勢改變,提升淤積河段水域的規?;蔀橹攸c。這樣一來,河岸的防洪能力和水生動植物的生存都得到了改善。
2)保證河道的自然彎曲。順應河道本身的規律是建設生態河道的前提,泗河本身就是自然河道,深槽淺灘相互連接,急流和緩流也相互連接,這是建設生態河道的有利條件。河道的采煤塌陷坑可以暫時緩解枯水期對魚蝦生存的影響,為改善生態環境創造條件。
3)種植植物護岸帶。植物護岸帶是河道護岸的首選,植物不僅可以穩固河岸,還能降低水土流失。在水流湍急以及坡度較陡的河段種植植物,將植被和混凝土、石塊相結合,打造既堅固又環保的植被護岸帶。另外,植被可以成為河里動物的棲息場所,提高泗河的生態容量,一舉兩得。
2.2 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要想提升河道生態治理力度,需要對水污染情況進行控制。首先,工作人員需要做好污水截流工作。工作人員要對泗河排污口進行大密度的監管,對處理不合格的污水,要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和沿河縣(市、區)相關部門通報,確保進入泗河的中水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其次,生活污水和垃圾的綜合治理。為了保證新農村建設達到實際的目標,對生活污水進行集中治理是第一步。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水的排放量,減少河道水體污染。再次,農業用水的控制。農田多在泗河的保護區中,農業用水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定的農藥、化肥的殘留,對河水會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針對這一現象,需要大力推廣采用低毒農藥,打造生態農業。
最后,加強對地表水的保護力度。在泗河的河道管理和防護的范圍內,需要加強對網箱養魚、養鴨養鵝等行為的治理,做好地表水的清潔工作。另外,地表的徑流也需要得到大力的維護,從而保證生態系統自身的穩定性。此外,為泗河的水體恢復創造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也是必要的。水生的動植物恢復要有一定的過程,工作人員既要保證河道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和諧相處,又要保持動態思維,不斷完善水生植被的種類和數量。
2.3 生態濕地的建設
1)做好生態濕地布局工作。泗河沿岸的煤炭資源豐富,可以在一些塌陷的采礦坑中建設濕地。同時可以將生態濕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相互連接,種植適宜的植物,完善生態公園的建設。
2)水生動植物選擇要合理。泗河本身是溫帶季風氣候,因此,睡蓮、蘆葦、綠蘿等都是首選植物。水生植物不僅可以凈化空氣,還具有一定的耐污性,對改善生態環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于動物來說,比較適合的就是田螺、河蚌等。
綜上所述,泗河生態治理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分階段、分層次逐步推進,并要保持動態管理,需要工作人員加強重視,按照生態治理目標,結合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個方面,做到人與自然生態的和諧。最終將泗河建設成連接濟寧都市區各大板塊的防洪安全帶、生態景觀帶、文化旅游帶和經濟發展帶。
[1]董哲仁.生態水工學的工程理念[J].中國水利,2003(1).
[2]鄭月芳.河道管理[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3]許士國,高永敏,劉盈斐.現代河道規劃設計與治理[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責任編輯 崔春梅)
TV85
B
1009-6159(2017)-04-0057-02
2017-03-03
王建峰(1970—),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