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劉潤梓++張楠
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指出,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本文從黨的建設制度的內涵、必要性、以及改革的路徑等角度對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進行了闡述。從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路徑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指出,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會議指出,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把握好正確政治方向,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要緊緊圍繞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更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一、黨的建設制度的內涵
廣義的黨的建設制度包括黨的領導制度和黨的工作制度。根據不同的領域,黨的建設制度分為黨的思想建設制度、組織建設制度、作風建設制度、反腐倡廉建設制度、民主集中制建設制度。這些制度可分為兩個大部分:一部分是已形成的黨內生活若干制度。如《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等。從適用范圍看,這部分制度限于黨內。從功能作用看,這部分制度主要是用于調節黨內關系,指導黨內生活;另一部分是已形成的黨的領導若干制度。如黨的建設和經濟建設以及其他方面建設相互關系的制度、黨的組織和國家權力機構及其他組織相互關系的制度、黨的領導和活動方式的制度等。
根據《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精神,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包括如下內容:黨的組織制度改革,重點是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嚴格黨內生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黨內民主制度體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在完善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機制上下功夫,通過制度改革和嚴格執行制度,解決長期存在的老大難問題,使各方面優秀干部充分涌現;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著力點是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斗堡壘,黨的組織、黨的工作要做到全覆蓋,讓黨的旗幟在每一個基層陣地上都高高飄揚起來;要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和服務,確保進口嚴、出口暢、管得好、作用大。要完善人才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
二、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是中央部署的五項重點改革之一。在經濟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農村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這五項重點改革中,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既為其它各項改革提供動力機制,又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強保障,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是推動黨的建設與時俱進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不能出現顛覆性錯誤,就是不能偏離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一方面,我國改革面臨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各種思想觀念、各種利益訴求相互激蕩。我們必須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確方向,既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一些理論觀點,也不能被國內的一些錯誤思潮所左右。另一方面,我國的改革已經進行了年,容易改的基本都已改過,剩下的都是些難啃的硬骨頭。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復雜的利益調整,牽一發而動全身,前進的道路上有不少暗礁和險灘。
(二)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對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的新認識
黨的十三大首次明確提出“黨的自身建設也必須進行改革,以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都應當體現這個指導思想”,并且要求“切實加強黨的制度建設”。黨的十四大強調“堅持黨要管黨和從嚴治黨,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努力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和領導水平”。黨的十六大強調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一定要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黨的十七大進而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黨的十八大不僅重申“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而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把“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與“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并提,確立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基本方針。
從提出“黨的自身建設也必須進行改革”和“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到強調把制度建設貫穿于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之中,再從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和“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到明確提出“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并將其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總體布局,表明了我們黨對自身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表明我們黨已經深刻認識到,改革不僅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由之路,而且必須把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布局中來謀劃和推進。
三、實現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路徑
(一)把握好正確的政治方向,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把握好正確政治方向,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當前改革進入了‘攻堅區和‘深水區,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干可能不犯錯,但要承擔歷史責任。”全面深化改革不僅需要堅定的政治信念,還需要高超的領導水平、強大的執政能力。黨是改革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全面深化改革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黨的建設需要提高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只有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二)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雖然對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作了一些改革,但仍有不適應或不完全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的地方,需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這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的重要途徑。黨委應把主要精力放在謀全局、把方向、管大事上,集中精力抓好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該管的一定要管好,不該管的要充分放手,支持各方獨立負責、步調一致地開展工作。同時,要規范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干部職責權限,科學配置黨政部門及內設機構權力和職能,明確職責定位和工作任務。
(三)落實“三嚴三實”,各級單位要狠抓落實
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黨委(黨組)要抓,各級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要抓,有關職能部門要抓。要嚴格督查,及時發現解決推進中遇到的問題。要嚴肅紀律,制度一經形成就必須嚴格執行。劉云山在中共中央黨校2014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強調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入領會“三嚴三實”的深刻內涵和具體要求,切實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更好履行共產黨人的崇高職責。“三嚴三實”是著眼解決當前作風方面突出問題提出來的,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政治品格,體現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基本要求,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有機統一、內在自律和外在約束的有機統一。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當自覺把“三嚴三實”作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并將其貫徹到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之中,形成體現“三嚴三實”要求、持續改進作風的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裴澤慶.從四個視角看黨的建設制度改革\[J\].四川黨的建設,2014,(8).
\[2\]萬紀耀.制度改革: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J\].福州黨校學報,2014,(2).
\[3\]萬紀耀.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緊迫性、基本原則和重點內容\[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14,(2).
\[4\]郭華茹.鄧小平“8·18”講話對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啟示\[J\].常州大學學報,2014,(4).
\[5\]邸乘光.關于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思考\[J\].內蒙古社會科學,2014,(3).
\[6\]韓強.論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J\].理論學刊,2014,(1).
\[7\]文斌.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多維動因與實踐路徑\[J\].實事求是,2014,(3).
\[8\]劉春鵬.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重點部署理論學習\[J\].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2013,(12).
\[9\]張寧波.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確保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J\].傳承,2014,(2).
\[10\]周感華.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J\].理論視野,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