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婉燕
幼兒文學學科教學目標要求幼兒師范生具有創編幼兒故事的能力,為的是在今后投入幼教工作時能夠更好地運用幼兒故事輔助教學。而如何培養和提高他們的這一能力,是學前專業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在目前教學實踐中卻面臨巨大困難和挑戰,需從提高幼兒師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創造力和想象力等多方面來進行能力培養。
幼兒師范生幼兒故事創編能力幼兒故事以生動的情節、可愛的角色、優美的語言及深刻的道理,成為幼兒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內容,甚至成為影響人一生的重要教育環節。并且故事中的各式情節能夠更好地吸引孩子們集中注意力,最終達到潛移默化地影響行為和道德習慣,提高語言模仿能力的目的。但書中的故事畢竟有限,同時很多書中的故事有時并不能夠直接被講述和運用在實際教學中,因此,也就需要教學者擁有對故事的一定創編能力。隨著傳統幼兒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幼兒故事的編構活動已經成為一些幼兒園語言活動的重要內容,對幼兒師范生的故事創編能力要求,不僅是幼兒文學這一專業課程的要求,更是使他們成為合格幼兒教師的重要條件。
一、讓幼兒師范生了解幼兒故事創編的重要性
1.故事能良好地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在幼兒教育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學生對老師產生不能的排斥。學生來到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人,往往首先會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所以對于教師來說,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這也往往是一些幼兒師范生在剛進入工作是難以很好掌控的點。而如果能夠給孩子們進行一些有趣故事的講述,無疑不是一個拉近關系很好的切入點。故事的趣味性、情節性都能很好的引起孩子們的關注和興趣,同時故事的連續性還能幫助教師持久地吸引到孩子們的注意。
所以在交往之初,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信任程度還不充分,你無法和孩子們去講述一些大道理,因為他們暫時還難以理解,你只有采取各種方式去吸引孩子們的注意,拉近相互之間的關系,才能更有助于接下來工作的順利開展。相反,如果只是三令五申的告訴孩子們要相信自己,親近自己,而沒有什么實際行動,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足夠的交互性和趣味性來引起孩子們的關心,那么最終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讓幼兒師范生發自內心的去重視和完成幼兒故事創編
在當前供給兒童的讀物有很多,面對幼兒的教育,教師們往往可以直接采用一些兒童讀物上的故事進行講述,也能達到不錯的效果。或者從一些經典上進行選摘,《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其中的故事也有很多通俗易懂且能夠教育到孩子們很多人生哲理。所以,有些人可能就會認為,對于幼兒師范生來說,只要多閱讀一些類似于以上的兒童刊物或者著作,將里面的故事背述下來就可以了,但其實并非如此,直接摘取他人的故事并不一定能大到預期的效果。
每一個故事的創作背景都一定有所差異,他人的故事就算寫得再好,如果用在了不合適的地方依然不會產生預期的作用。在進行幼教的過程中,教師們將要面對的是許許多多不同的孩子們,同時也會出現不同的環境狀況,因此要想直接摘取他人的故事用在當前并不一定是每一次都適合的。這時候就需要幼教們根據不同的現實狀況進行適當的故事創編。所以,認知幼兒故事創編的重要性
二、多做閱讀,加強復述訓練
1.多進行名著閱讀,增加知識儲備
想要創編出好的幼兒故事,首先在自己的腦海中一定要有非常豐富的素材。憑空臆想的情節往往并不能夠具有非常嚴謹的邏輯性,同時關于最終的主題表達也難以做到足夠直接和充分,但是如果有這些現成的素材積累就不一樣了。通過對這些故事的閱讀,了解基本情節發展的固定形式套路,這樣在之后的創編也就能更為順利。并且名著之所以能夠一直流傳并且受人稱頌,自然有它獨到的一面。多閱讀多積累,那么在今后的幼兒故事創編時也會不自主的吸收這些有點,創造出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和喜愛的故事。
2.加強對幼兒故事的復述訓練,提升個人表達能力
想要進行讓人喜愛的故事創作,應該首先從模仿開始,所以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但僅僅閱讀是不夠的,即便是脫稿背誦那么最終講述出來的故事也會因為死記硬背而失去神韻,從而降低孩子們的了解興趣。所以在熟讀故事,甚至能夠背誦之后,幼兒師范生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去將故事復述出來。畢竟這些故事不是自己的原創,在講述起來一定會有生疏的感覺,用自己的理解去闡述故事才能更好的表現出最終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會讀會創作并不代表最終也能很好地表述。在進行充足閱讀之后,幼兒師范生還需要學會聆聽。聆聽他人如何講故事,聆聽孩子們喜歡聽些什么樣的故事。孩子們沒有獨立閱讀能力,所以需要通過教師的講述才能體會故事其中真意,而再好聽的故事,缺乏聲情并茂的敘述,也一定會因此黯然失色。
三、進行故事編寫訓練,提高幼兒師范生的邏輯思維和想象能力
1.多進行故事編寫的實戰訓練
故事編寫的實戰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比如,我們可以通過看圖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實戰聯系。通過一些簡單的幼兒圖畫,讓師范生們進行故事編寫。沒有規定的方向和答案,只需要其通過自己的知識累積最終完成故事即可。這就需要學生來成分利用日常對幼兒故事的累積以及自身的充足想象力了。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這六大要素自是不用多言,除了故事嚴謹的邏輯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足夠有趣從而吸引孩子們的關注。
通過一個又一個故事的編寫,讓幼兒師范生的邏輯性變得越來越嚴謹和自然;讓其對情節發展的想象力變得越來越天馬行空讓人捉摸不定而又渴望去獲知最終結局。再將這些成文的故事通過給孩子們親自講述來提升他們的表達和闡述觀點能力,最終,達成訓練的根本目的。通過不斷的編寫、講述、改善這樣的良性循環,來更好地幫助學生們提升自身的創編綜合能力。
2.邏輯性和想象力是故事創編的關鍵點
我們在小學學習作文的時候,就被老師們告知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四大基本要素,之后關于事件我們知道以起因、經過、結果來敘述能讓故事更具條理,更豐滿。所以,對于任何故事而言,邏輯性永遠是故事存在的基礎。情節發展是否合理、前后描述是否出現問題等關于邏輯性的關注點即便在簡單易懂的幼兒故事中也一定非常重要。要想寫好一個故事,哪怕是創編,它的邏輯編寫都需要我們去花費心思來仔細完善,這同樣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唯有通過不斷訓練才能將相關能力逐漸提升。
當一個故事具有了邏輯性之后,想象力則成為了它是否吸引人的重點所在,情節的起伏,故事中矛盾的設立和鋪展等是整個故事有趣與否的關鍵所在。要知道孩子們本就處在一個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年齡階段,所以興趣,是吸引其關注的重要武器。平淡的描述四大要素,通俗的來講我們稱之為記流水賬。而流水賬式的故事毫無疑問是沒有任何趣味性可言的,所以也自然不可能吸引到孩子們能夠專心停下他們的一切行動和思想來聽你講述。所以在完成了故事的嚴謹邏輯之后,通過想象力來達成出人意表的有趣情節,將是學生們接下來的訓練目標。
四、進行故事續寫訓練,提高幼兒師范生的創造力
1.故事的續寫比編寫難度要更高
續寫故事雖然有原來的故事作為發展基礎,但同樣會被之前的情節、人物等條件所限定,所以續寫既要求對原來的故事爛熟于心,又要求順著原來的思路進行新的寫作和創造,其真正的難度要比創編更高。而續寫的作品選擇也可以不僅僅局限于一些成文的故事和幼兒刊物,一些不錯的動畫作品也能夠作為續寫對象。比如,《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部動畫片,完全可以根據其中一集的情節來進行發展和延伸,續寫出一個全新但也和之前也有所關聯的故事。
續寫故事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的,就是續寫內容與之前內容的良好關聯性,這也是續寫難度更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完全不管前作,獨立的發展出自己的情節,只不過沿用一些時代、地名、人名等十分表面對情節無影響的元素,那么這也就不叫續寫而是一場全新的創作了。因此在續寫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關聯前文,讓續寫不僅僅是一些表面元素還有情節也和前作互相影響,這樣才是一篇好的續寫文,才能創造出好的系列文章。
2.創造力是能讓人受用一生的能力
續寫其實是一個非常考驗創造力的故事創作方式。要知道故事并沒有完結,而是分成幾個不同程度的部分分別描述的那都不叫續寫。之所以要續,那是因為前作已經完成,已經結尾,整個故事都完整了,所以要接下來寫一些其他內容才能稱之為“續”。因此續寫一定是在完結故事的基礎上,重新添加情節并與之前互相關聯影響。所以在這么一個續寫的過程中才需要更多的創造力。
續寫的過程,也是激發幼兒師范生創造力的過程,而創造這種能力將會是讓任何人都能夠受用一生的。不論學生今后是否繼續進行幼兒教學工作,創造力的培養不僅有利于在故事創編上能力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幫助形成一種善于思考,善于打破常規的習慣。這種能力不論今后運用在哪一種工作中都一定會成為極其強大的助力,所以對于兒童故事的續寫訓練一定要時常進行,因為這對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都有可能產生巨大影響。
五、結束語
幼兒教育是人類所經歷的第一場系統性教育經歷,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幼兒師范生在今后有極大可能從事幼兒教學及相關工作,在整個幼兒教育的周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對于幼兒師范生進行幼兒故事創編,絕不能只停留簡單寫作方法的指導上,更不能只進行理論知識的簡單傳授。除了要讓其對故事創編的重要性有所理解之外,還要對他們進行由易入難的入門訓練,提高他們的創作興趣,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唯此,才能更加行之有效地提升幼兒師范生的幼兒故事創編能力,幫助其在今后更好地完成幼兒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樂艷.對幼兒師范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思考與實踐\[J\].科教導刊,2015,(12):57-58.
\[2\]王曉陽.論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程的融合式教學改革\[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02):114-117.
\[3\]楊倩.論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幼兒師范生創新能力\[J\].音樂時空,2016,(09):178-179.
\[4\]何超.對幼專生幼兒體育游戲創編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J\].科技視界,2013,(2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