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夢遠
流行音樂的發展帶動了電聲樂隊的發展。把體現中國民族音樂特點的元素加入到流行音樂中,讓它更豐富多彩,也是發展我國流行音樂和保留傳統音樂精華的途徑。以多年教學和演出實踐,總結闡述了樂手提高演奏與配合能力的方法。
電聲樂隊流行音樂節奏律動和聲即興演奏近年來,國內電聲樂隊發展迅速,其形式已不局限為電子合成器、電鋼琴、電吉他、電貝斯、架子鼓,中國民族音樂元素也加入其中,使得流行音樂的受眾面越發廣泛,網絡與媒體的發達更是讓流行音樂遍布各大綜藝節目,帶動了一大批熱愛流行音樂的人組成了樂隊,樂手能力高低決定了整個樂隊演奏樂曲或歌曲的品質,一個好的樂隊是每個人都能為他人帶來靈感和起到提高音樂品質的作用,也就是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一、節拍的絕對穩定性
鼓手等于一個人的心臟,掌控著樂隊的心跳、呼吸,他的節拍穩定性至關重要,貝斯手要與鼓手的底鼓律動一致,要把厚重、飽滿的音符完美的與底鼓咬合到一起,形成支撐音樂的骨架。這兩個樂器的磨合期要遠遠長于與其他樂手配合的時間,當兩個人默契到律動完全一致,速度和節拍都非常穩定,就為樂隊打好了基礎。
二、讀譜能力培養
從速度較舒緩的作品開始,播放音頻看總譜,快到“跟不上”的作品不適合最初的練習,可以先看自己熟悉的樂器的聲部,再由此每播放一遍就增加一行樂器,最高聲部上方的和弦功能標記與段落標記等不能忽略,一目十行需要時間的累積,直到能彈奏好自己聲部的同時還能看到其他聲部的樂譜,在排練時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著重看連續切分段落,通常都伴有附點接十六分音符再接八分音符連線,小切分或十六分音符重音先現等組合節奏型,觀察自己聲部與其他聲部的區別與共同點。音符密集技巧復雜的段落可要求某樂手單獨演奏他的聲部,力求看懂每一組節拍與和弦織體并熟練演奏這些復雜節奏。鼓手因為樂器無音高總是容易忽略他人樂譜,看懂總譜不僅僅是為了演奏好這個曲子,更是提高編曲能力的關鍵。
三、和聲的聽辨能力培養
聽辨和聲的能力是所有樂手能否完成好樂曲的關鍵,出現和聲錯誤時快速應變能彌補演奏過程中產生的錯音。聲音的長短、強弱、律動均與和聲有密切關系,即使一個聲部和聲錯誤也會影響音樂整體的質量和節奏穩定。掌握了和弦功能標記以后,多聽辨記譜可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找到和弦的根音,樂隊中的根音不是吉他或鍵盤演奏的最低的音,而是貝斯手彈奏的音符,再找到這一和弦的最高音,有可能存在于鍵盤、吉他、弦樂或人聲等高音樂器,再找到和弦中部比較明顯的音符,分析沒有聽辨出來的其他音,用自己的樂器核對無誤后規范記譜,這一過程可從選擇簡單、慢速、清晰明了、聲部較少的作品開始,由簡入繁。
四、即興演奏中的配合能力
掌握了即興演奏基本原則后,還要有段落感,“彈丟”是樂手們常出現的狀況。樂隊的即興演奏不是無邊際的亂彈,是建立在框架基礎之上的,以4小節、8小節、12或16小節為一個和弦連接循環,循環結束時要設計與基本節奏略有不同的音色、和聲、節奏型等,作為給SOLO樂手的提示,常被稱為“Feel”。即興演奏的過程中要統一速度和律動,如4/4拍,演奏同時默數1、2、3、4,可用節拍器或伴奏軟件練習。此外,段落的層次感也要鮮明,一個好的音樂作品一定是有層次和張力的,那么這個作品就存在著風格、音色、強或弱的對比段落、長短音、輕重音,節奏設計等,即興演奏也不能忽略了這些音樂元素。
五、音色、音量與聲向
樂手要清楚自己在樂隊中的作用。鍵盤可演奏主旋律、伴奏和模擬其他樂器的音色、音效,其色彩豐富,多變;吉他除了演奏旋律也可伴奏,使音樂更細膩、流暢,又可清新或激昂;貝斯與鼓多為伴奏形式,貝斯偶有旋律出現,雖無高音但勝在結實、渾厚;打擊樂讓音樂節奏鮮明,是烘托氣氛必不可少的樂器。若加入不插電樂器在其中,要注意音量的平衡。排練過程的樂器與音響擺放位置要與演出站位略同,這樣比較均衡的音響和聲向能更快適應演出時聲音變化。鼓手與貝斯手要互聽聲音融合度,排練時架子鼓大多不插電,但音量依然較大,鼓手的手腳要有很強的音量、音色掌控能力,做到“強而不噪,弱而不飄”并與其他樂器音量平衡。鍵盤與吉他演奏的音符要交錯開來,除非特別的設計為同步音符時,演奏相同的音符是很沒必要的。樂手之間要互相聽,互相監督、提醒和校準。
六、高效率的排練
1.做好準備工作是樂隊配合良好的一個重要環節,排練之前的一段時間每個樂手都要提前練習或做到每個段落、過門了然于胸,有樂譜要練習好自己的聲部并了解其他樂器段落和走向,無樂譜的要提前記譜,難點加以練習,原創作品要先構思好風格、旋律、和聲、前奏、律動、段落、音色的選擇,和弦織體等,甚至要細微到某一樂器需要明顯突出的聲音,某處節奏設計等,有條件的可先錄制小樣,更直觀的讓樂手們了解作品的基本構思,再提前分發給其他幾個樂手,參與到對原創作品的設計當中。
2.排練時要統一調式,速度,調試好音色和音量之后,如果是有完整樂譜的曲目,則可以齊奏,把歌曲分為前奏、A段、B段、C段等分排,集中解決有技術難度或需要嚴格卡齊節奏的段落,有改動或難點要記錄,而不需要從頭至尾反復演奏整曲,這樣盡可能的練熟每一個段落以后,再根據需求整體排練,可節省并優化時間。
3.原創或沒有樂譜的作品可以在排練同時設計樂譜,樂器的進入順序可根據樂曲編配,如鍵盤演奏前奏之后,則與鼓進入A段,確定律動后,貝司進入A段同時檢查和聲功能走向是否正確,再加入吉他,再加入弦樂、再加入人聲等,同時,可以根據歌曲的情緒、風格等隨時調整節奏設計、增減音樂元素的應用等。再強的腦力也無法抵抗時間的流逝,當忘記了當初的設計以后,一份樂譜可以成為樂手最后的秘籍。
4.“我等貝司進來我就能找到和弦(節拍)……”能主動地、想起到帶頭作用的樂手才是好樂手,永遠等著別人給信號,會拉低這個樂隊的水準,一個良性循環的樂隊是既能給予他人靈感又能從他人處取得靈感的,每個人都要成為他人的臺階同時又可以借力攀登,自己的練習要永遠多于與其他樂手配合的時間,事先做好準備工作極其重要。
5.不要忽略音樂表現力,無論是排練還是演出,好的情緒能帶動他人的音樂情緒,電聲樂隊之所以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就是因為它或輕快、或熱烈的情緒和豐富的音響效果,音樂的靈感需要一個觸發點,它是從情緒中產生的,在即興演奏段落中這一點體現的尤為明顯,有利于默契的配合并緩解日后上臺演出的緊張感。
6.排練選擇的曲目要量力而行,不要為達到某種目的選擇超過樂手能力太多的曲目,當然,適當的高于樂手能力有助于提高演奏水平。
七、結語
流行樂手就要像一塊永遠吸不滿的海綿,不斷吸取音樂養分。流行音樂始終處于音樂潮流的尖端,樂手理念必須超前,需常聽最新的以日韓、歐美等國家為主的流行音樂,也可從印度、拉美、日本等能體現其民族特色的音樂中捕捉靈感,在借鑒不斷更新的音樂元素的同時,把體現中國民族音樂特點的元素加入到流行音樂中,讓它更豐富多彩,也是發展我國流行音樂和保留傳統音樂精華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