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燕萍
【摘 要】巧用信息技術、教師范讀等多種形式在課堂中為學生創設情境,創造機會,讓學困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愛上朗讀、樂于朗讀、善于朗讀。
【關鍵詞】信息技術;朗讀示范;自由朗讀;變換形式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钡拇_,駐足課堂,最美的享受莫過于沉浸在對文學作品的朗讀了。當學生啟用豐富的想象,調動全身的感官,聲情并茂地將一段段靜止的文字讀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一首首和諧的樂曲時,文本之意與讀者之情自然和諧共振,語文課最大的亮點便得以凸顯。但是,仔細傾聽課堂的聲音,卻發現瑯瑯讀書聲中問題不少,有時,相比普通學生的朗讀,學困生的朗讀聲音與全班的朗讀聲音不太協調,甚至格格不入。因此,在提高學生朗讀教學過程中,對學困生的朗讀指導也不容忽視,本人在二十幾年的語文教學中對此也進行了一定的探索與實踐。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輕松愉快的氛圍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深入發展,多媒體教學平臺越來越廣泛地發揮了作用。它那多彩的文字、鮮艷的圖片、靈動的聲音、豐富的視頻和逼真的動畫,創造了聲情并茂的課堂教學情境,有效地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受到了學生的喜愛,也吸引了學困生的學習注意力。由此,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情景交融、愉悅輕松的朗讀氛圍,能更好地調動學困生的朗讀興趣,使他們愿意讀,樂于讀,進而通過朗讀來感悟文本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如教學《美麗的蝴蝶谷》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對于臺灣蝴蝶谷是比較陌生的,蝴蝶的萬千姿態和色彩斑斕學生也是沒有親眼見過的,因此在指導朗讀時,我一邊用多媒體播放蝴蝶翩翩起舞的美麗姿態,一邊播放示范朗讀錄音。此時,所有學生特別是學困生被精美的圖像所吸引,漸漸進入蝴蝶谷迷人的意境中,自發進行朗讀嘗試。他們愿意朗讀,并樂于讀好。愉快輕松的朗讀氛圍為提高學困生的朗讀水平作好了鋪墊。
二、提供朗讀示范,給予模仿學習的機會
于永正老師說過:“對兒童來說,‘正統不如‘卡通。”教師的范讀就是一種卡通,一種現實的、直接的指導。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能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和豐富的情感想象,激發學生朗讀的激情和樂趣。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即便學困生也是如此,因此,教師的范讀或者媒體的錄音示范能讓學困生更快地掌握朗讀的語音、語調和速度等,并進行模仿。在朗讀課文的同時,再配上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背景音樂,更能吸引住學生,給學生一種美的感受。教師在范讀之前應認真“備讀”,反復研究朗讀的語氣、語調,發揮出最佳的水平,讓學困生聽了以后,產生強烈的想讀好的欲望,達到以讀促讀的目的。
如教學《美麗的西雙版納》一課時,我設計了多種朗讀示范的方式,如整體感知時,讓學生邊看課文動畫邊聽課文錄音,視聽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
三、鼓勵自由朗讀,尋找自我發展的機會
在課堂朗讀訓練過程中也可以放手讓學困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盡情誦讀,可大聲讀,可輕聲讀,也可默讀,可獨自讀,可約伴讀,還可邀老師一起讀。教師可多給學生提供誦讀的條件,或加上多媒體,或配上音樂,或拿出飾物等,并積極參與到學生朗讀活動中去,學困生在自由朗讀時也能有一定的收獲。
如《只有一個兒子》的朗讀指導,因為文本含義比較簡單,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朗讀。我在巡視過程中發現,學困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讀得津津有味:有的大聲讀,讀清了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有的輕聲讀,細細品味第三個兒子的孝順;還有的讀得有聲有色,忘情投入到三個兒子的故事中……大家在自由朗讀中自我陶醉,自我發展。
四、變換朗讀形式,追求常讀常新的感覺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如果只用一種形式,一個腔調,長此以往,學生會感到乏味。為了讓學生把課文讀好讀到位,達到以讀代講,以讀促解的目的,更為了讓學困生對朗讀經常保持高昂的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教師就應根據不同教材的不同要求,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樣”,在朗讀教學中就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朗讀指導,如分角色朗讀、表演朗讀、競賽式朗讀、想象式朗讀、配樂式朗讀等,通過種種途徑,讓學困生喜歡朗讀,提高對朗讀的興趣,追求常讀常新的感覺。
曾經有人這樣問:語文教學的真正亮點在哪里?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是這樣回答的:語文教學的所謂“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教師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并引導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是一種美妙的境界。我想,只有我們正確認識朗讀教學,科學進行朗讀指導,才不會使朗讀流于形式,真正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才能讓學困生在朗讀中學到知識,在朗讀中提高水平,在朗讀中享受快樂。相信,通過教師和學困生的共同努力,學困生的精彩朗讀也能成為語文課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能為課堂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