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萍
【摘 要】眾所周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上,??吹綄W生的其他課目成績不錯,就是語文成績怎么都提不上分去,甚至拖了總分的后腿。作為母語,很多學生語文學不好,問題到底出在哪里?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對語文學習缺少整體的認知造成的。認知的形成依靠教學方法的踐行。良好的教學方法不但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運用知識,更有助于提升語文教學質效。然而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心智較為稚嫩、以及意志力薄弱等特征,他們在攝取知識能力時缺乏一定的思考能力。而課堂提問正是應對學生個性特色的有效教學方法。課堂提問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是教學的生命,課堂提問運用得好,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興趣和求職欲望,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途徑。本文旨在探討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
【關鍵詞】真摯提問;分層次提問;統領式提問;體驗式提問;坡度式提問
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對學生今后一生成長具有積極作用。當下小學生思想意識中對于情感體會、表達存在空缺,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也是對學生情感表達能力的彌補。教師借助教材中的文字、圖形、環境塑造等條件注入情感意識,推動學生多樣化發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影響
(一)深化學生思想情感表達
小學階段,學生在邏輯思維、心智發展上并未成熟,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抓住這一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是受學生思想意識的限制,在一些語言表達、情感抒發上受到限制,不能將真實的思想情感有條理的表達出來,這對學生情感體驗造成制約,由此一來,情感教育成為語文教學中的必然,這也是新課程教育下的創新型教學方法。
(二)陶冶學生情操
情感教育實質上是學生思想意識的轉變,在無形中學生的思想意識得到升華。那么,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以教材思想情感為落腳點,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得到思想情感的轉變、提升思想意識、樹立正確的觀念。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發展尤為重要,在事物面前缺少客觀的決策能力、缺少豐富的經驗認知。這樣一來,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實現學生思想、心智上的成熟。
(三)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小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在事物考慮上較為片面,因此,學生的情感意識較為單純。但隨著社會環境的復雜化,真假難辨,學生的思想情感容易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學生的今后情感發展。而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能夠有效的防止一些消極思想的滲透,情感教育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情感意識,能夠客觀全面的思考問題,并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進行詩歌教學中,教師通過文章感情的抒發,引導學生獲得思想情感的豐富體驗。
二、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教學策略
語文這門學科在小學教學階段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同于數學、英語教學。語文教學中注重思想意識、情感的體驗。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思想情感去影響學生以達到教學目標。但是根據現階段語文教學情況看,教師在教學中情感融入較少,這與語文情感體驗產生了較大的沖突。還需要教師加大情感教育,引導學生通過文章中的情感表達提升自身的思想情感意識。接下來,筆者將其分為幾點進行分析。
(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情感是人的思想交流,那么將其應用在教學中需要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進行交流、互動,建立和諧的課堂氛圍,以為后續教學奠定基礎。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情感教育的第一步,有利于學生參與性的提升、提升教學效率。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學生的思想行為、肯定學生的價值,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將思想情感與教師進行交流,只有教師了解學生的思想意識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情感教學。進而通過情感教育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使學生思想情感得到升華。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教材內容進行情境設計,吸引學生主動走進情感教學中,獲得情感體驗,但是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起到引導作用,使學生獲得情感認知。
(二)情境環境下的情感教育
語文教學中,教師有時需要進行一定的環境設計以更好的凸顯情感教學效果,同時使學生有最為直觀的情感體驗。筆者認為:環境教學法的創建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也是課堂中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例如:《她是我的朋友》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通過一定的環境創設,首先進行問題提問:同學們誰能說一說自己最好的朋友、你們之間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引發學生思考然后教師以故事形式為學生講述這篇課文,讓學生在無形中得到情感的體驗。通過教學讓學生懂得友誼的力量,獲得情感的體會,進而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美好品德。
(三)多媒體教學
隨著網絡信息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逐漸應用在教學中,并且經過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效果顯著。這也是新課程背景下的創新方法之一?,F階段將情感教育融入多媒體教學中實現了語文教學的又一突破。例如:《少年閏土》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中影音、動畫、視頻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進行課堂表演,在表演中得到情感的體驗,使學生得到思想意識的提升、情感的表達。
(四)教師自身情感表達能力的提升
教師想要在教學中更好的引導學生,就需要自身具有較高的情感表達能力,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只有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才能在教學中更好的引導學生。在情感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感情的抒發、在閱讀文章時注意感情朗讀的表達,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最佳的情感體驗。情感教育并非指學生能夠有感情的朗讀即可,而是需要教師通過語言情感的表達,進而將其體現在語文朗讀中,將其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獲得情感上的認知。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成為教學的必然,情感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文章思想感情變化,同時提升自己的思想情感意識。筆者分別從: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影響、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教學策略,兩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呂立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5(11)
[2]安翠霞.美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5(09)
[3]趙春鳳.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12)
[4]王立新.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實施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