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海門港新區實驗幼兒園是一所集海洋文化資源、現代化濱海工業社會資源和濱海農村資源于一體的新區幼兒園。在幼兒園互動環境創設中,我們注重原有生態資源的保護、滲透與利用,開發生動鮮活的漁業、海港資源,讓幼兒體驗幼兒園互動環境,自由互動、共生發展。
【關鍵詞】海港資源;幼兒園環境;互動環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要創設具有豐富本地文化內涵的教育環境,為幼兒傳承和發展本土文化奠定基礎。”海港資源有船艇、大海、沙子、魚蝦、文蛤、青蛤、牡蠣、海螺、漁場、碼頭等等資源。海門港新區實驗幼兒園從開園來,充分挖掘海港資源,大膽融入海洋文化元素,以自然為活教材,讓現代教育與海洋文化發生碰撞,構建“海港資源庫”,建設動態多元、海洋文化濃郁的幼兒園互動環境。
1.創設科普式公共空間:門廳、走廊
我園將海洋文化、資源等具有科普性資源,融入幼兒園大廳、走廊的環境創設中,讓幼兒走進室內園區就感受到海港風格,大廳是“海寶探秘園”,走廊是“貝類迷宮”。
(1)海寶探秘園
大海,充滿著詩意與壯麗,大海也是生命的搖籃。龐大的鯨魚,聰明的海豚、兇錳的鯊魚、陰險的大烏賊、靈巧的企鵝等,諸多海洋秘密等著幼兒去探索。我園創設“海寶探秘園”,以大廳為船身,船舷狀的流線型天花板、藍白相間的圍欄加上船舵、救生圈,讓孩子們仿佛海底漫步,共同探尋、設疑、調查、交流,去發現原始海洋的秘密。
(2)貝類迷宮
在幼兒園寬闊的走廊內利用管子、遮陰網創設100米長的拱形狀模擬“貝類迷宮”,師幼共同收集豐富的海洋貝類標本、圖片、模型,一系列的海港資源呈現,從實物到模型,將貝類資源整個過程展示出來,讓孩子可觸摸、可觀賞、可交流。
2.創設情境化學習空間:活動室、班級教室
情境模擬化的幼兒園環境,讓幼兒身臨其境,有一種真實的感覺,刺激幼兒視覺,萌發與環境互動熱情。在幼兒學習空間內,從班級教室“海貝風情園”到活動室“海洋博物館”,給幼兒一種神奇而深刻的情境轉換,促進幼兒成長。
(1)海洋博物館
我園每一個活動室都是一個個船艙,墻面上魚群、珊瑚、珍珠的立體裝飾,讓幼兒園成為一座美麗的海洋樂園。在“海洋博物館”中,配備多媒體設備,幼兒在老師的協助下,一起查閱資料,觀看海洋紀錄片。亦或利用科學技術,創設海底意境,讓孩子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我園還購買、收集了豐富多彩的海洋教育圖書、海洋生物標本、海洋生物拼插玩具和身邊的海洋資源(貝類、蟹類),放置在活動室,包羅萬象,就是一個“海洋博物館”,幼兒在活動室可以感受到形形色色的海洋文化。
(2)海貝風情園
我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利用各班教室創設“海貝風情園”。
①大班幼兒具有一定的獨立實踐能力和探索能力,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能力也較強,因而開展“漁民生活我知道”、“海洋生物大調查”、“海洋文化環保創意(貝殼、蠣岈殼、鵝卵石及廢舊材料)等”,創設“漁港風情文化墻”,展示漁民的出海、撒網、捕魚、豐收的生活和愛海護海公益活動;
②中班幼兒語言表達、交往合作能力都有所增強,利用各種表演材料開展“海底總動員”,有漁民風情歌舞表演,有海洋主題童話劇,有海洋生物時裝表演;
③小班幼兒注意時間不長,喜歡動手操作,因此在各班角色區開設“海鮮美食區”、“海鮮燒烤”、“海鮮大賣場”等,幼兒進行真切的生活體驗,師生共同制作品嘗,也可親子自制品嘗。
3.創設體驗式功能空間:區域活動
我園創設體驗式功能空間,讓幼兒在區域活動的時候,貼近海港資源,體驗海洋文化,在玩中學。園內的小樹林、小土坡、大型沙池、大片菜園,保留了海港原有的生態自然景觀。我園利用社區資源、家長資源,共同收集貝類、魚類、蟹類等海洋生物與蘆葦、茅草、種子、樹葉等農家資源創設的主題墻、游戲區、親子創作區、幼兒作品展示區、文化展示墻、繪本作品墻等,與海洋文化特色一脈相承,都是幼兒喜歡的活動區。
(1)海浪碼頭園
我園在戶外南操場創設“漁浪碼頭園”,通過游戲再現和創造性體現碼頭場景。在南圍墻支起300米的漁網長廊,融入漁民織網、制作海洋食品等漁民生活體驗游戲;加大玩水池、玩沙池,添置漁船、漁網、魚簍,師幼收集魚、蟹、貝殼等,自主開展出海捕魚、沙灘挖寶等游戲活動;在沙水池邊的塑膠跑道上幼兒可用梯子、輪胎、包裝箱、獨輪車、滑輪、自行車等自創海上、陸上交通工具開展碼頭游戲。
(2)海濱新城園
我園利用黃黃的沙子、黑黑的泥巴、隨處可見;還有各種貝殼、蟹殼、海螺、蘆葦桿、茅草、種子、樹葉創設“海濱新城園”,幼兒可以藝術創作,可以角色交往。在中操場寬闊的空間,提供大型碳化積木、木板、木條、紙箱、紙盒,并收集各種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做輔助,幼兒自創搭建海港新城;開展“我是小導游”,帶領大家蠣岈山快樂游,再現華夏第一龍橋——蠣岈山棧橋的風采。小樹林、菜園、草坪、漁家工具組合成一個個角色區,幼兒可以開工廠,黑黑的泥巴變“巧克力”,讓孩子親身感受豐富的海洋資源、農村自然資源和新區工業社會資源。
【參考文獻】
[1]李桂芳.利用本土特色資源創設互動式的幼兒園環境——以廣州市從化區為例[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6.09:70-72
[2]仲崇燕.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多元互動[J].生活教育,2016.1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