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宏麗
摘要:語文作為基礎的基礎。如何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獲得應有的收獲,服務與其他技能的提升。本文提出首先要讓語文課堂“活起來”,才能保證教學質量“好起來”。從創(chuàng)設民主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提供展示機會、多元互動評價等方面闡述了課堂“活起來”的做法,來實現(xiàn)教學質量“好起來”。
關鍵詞:語文;民主;興趣;質量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yè),是啟迪靈魂的事業(yè)。作為學習基礎之根的小學語文,在基礎教育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語文課堂的中心目標是促進學生的有效發(fā)展,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發(fā)展的天地。如何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認為先決條件應該是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活”起來?!盎睢逼饋恚床淮舭?,不被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那怎樣才能是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呢?
一、巧設民主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想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情境。教師既是學習活動的領路人,又是一個普通的學習參與者,教師既要給予學生積極的指導,又不能以“權威”自居,要發(fā)揚民主,創(chuàng)設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自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1.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
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fā)揮其主體地位,必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只有良好的課堂氣氛,才能促進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才能真正把教師轉變?yōu)閷W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yōu)檎嬲龑W習的主人。如在教學《草原》一課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鼓勵學生自主發(fā)言,想象一下你心中的草原是什么樣的?以此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調動學生想象,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包括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就要強調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由教師提出;凡能由學生解的題目,不要由教師解答;凡能由學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師寫出。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老師先布置學生觀察家鄉(xiāng)的景物,使學生明確了作者按四季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贊美之晴。借此讓學生用文中學到的方法,按一定順序寫一處家鄉(xiāng)的景物。所寫的有家鄉(xiāng)的小河、家鄉(xiāng)的柳樹、家鄉(xiāng)的果園等,他們不僅寫出了景物特點,而且寫作順序也很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真摯感情。課堂不再是過去的教師“一言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3.在自主、探索、合作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新增設的“讀一讀”“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欄目,結合教學內容并輔以一些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知識,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利用“讀一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利用“做一做”,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如我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先讓學生自讀自悟說出草船借箭過程(可以借助圖畫、表演形式),說說諸葛亮神機妙算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學生興趣盎然讀文,思考,有的自己勾畫,有的同桌間互相談論,氣氛相當熱烈。在匯報時許多同學條理清晰地說出了課文結構,有的在黑板上畫出了草船借箭的示意圖,形象易懂,。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利用“想一想”,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試一試”,培養(yǎng)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習動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份。學生只要對學習發(fā)生了興趣,就會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心理準備。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確立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如我在教學生朗讀《可愛的草塘》課文時,讓學生先看看課文,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來了。朗讀之后,教師根據(jù)學生朗讀的情況,或表揚、或指導、或聽范讀后再讀,再一次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向前邁進了一步。
三、提供展示機會,提高學生參與意識
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獨立活動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現(xiàn)自我。一位教師在教學《雨點》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充分體悟課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場景。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組織學生自讀,在自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并在小組內討論,通過討論,教師認為學生對“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還比較抽象,他又組織學生通過表演來理解、體會。在動作表演中,他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表演動作不到位,動作太僵硬,不自然,表f青不豐富,他又通過評議來引導學生重新體會。一節(jié)課,學生始終在他自然順暢的導引之下,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實現(xiàn)重點訓練項目人人都有參與機會。每一名學生都參與了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并以此為契入口,突破了本課的學習難點,順利的完成了學習目標,課堂也一改沉悶的局面,學生在課堂上也“活”了起來。
四、多元互動的評價,讓課堂活起來
在課堂教學中,為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著力采用多元參與的互動評價,使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得到全面發(fā)展。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只有平等的對話,言語的溝通,心靈的滲透,才能使課堂充滿“人情味”。才能使學生變得樂于回答問題,敢于回答問題。用贊許的眼神,“你真行”“真棒”“好樣的”等語言,來不斷地喚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使課堂活起來。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我們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fā),讓課堂活起來,我們的教學才越加春光燦爛,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