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安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建設經濟·
人口紅利消失背景下的建筑業經濟增長模式研究
賈 安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以人口紅利消失背景下的建筑業經濟增長模式研究為話題,對人口紅利消失背景下的建筑業經濟增長模式研究做出一些闡述和談論,以保證我國建筑行業可以在新環境當中繼續成長。
人口紅利,建筑業,經濟增長,福利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從計劃生育開始,我國就實行了長達30多年的人口紅利。這是由于我國初期勞動人口多而撫養比例小的緣故,密集的勞動力體現出了巨大的優勢,在短短的幾十年里,我國的經濟走向一片大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奇跡”。在這里面,建筑業作為人口紅利影響最多的產業,勞動力的密集對建筑業的發展有不可估量的價值。然而隨著人口紅利的轉變和消失,建筑行業遭遇了新的困境。作為我國的經濟支柱,建筑行業必須能夠適應好如今的環境,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對于人口紅利的消失,建筑行業應該對當下環境多研究多探討,采取措施,消除人口紅利轉變對于建筑產業經濟進步的負面影響。
隨著一個國家生育率的下降,需要支持人口的子女比例會下降,勞動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會上升,即使勞動生產率(即產出每個勞動力人均)人均產出增加,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可以稱為“人口紅利”。此外,家庭儲蓄可能因依賴性下降而上升,用于固定資本投資和社會教育投資的好處可推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經濟增長的好處可稱為“間接人口紅利”。然而,人口紅利是不可持續的,生育率的下降和平均壽命的延長最終將導致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使得依賴程度停止下降和上升。事實上,2013年中國已經達到了最低的撫養比,這意味著人口紅利已經消失,開始轉向所謂的“人口債務”。
而人口紅利一般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改革開放最初實行的,當時我國的勞動力人口眾多,而需要撫養的老人和孩子比例卻很少。因此社會上存在著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在社會的發展中提供了良好的幫助和儲蓄率。而第二種人口福利是在我國人口福利制度實行了20年左右后出現的。由于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勞動力的比例開始低于撫養率,因此有了很強的儲蓄動機[1]。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GDP在短短幾年內實現了9%的增長,這在世界上似乎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即所謂的“China Miracle”。而對于我國China Miracle的原因,在社會各界當中存在著多種說法。根據一些研究報告得出,China Miracle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我國長期以來龐大的廉價勞動力和國家長期頒發的人口紅利息息相關。因此許多學者就有關人口紅利對于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展開了長久地討論和思索。同樣,建筑行業中由于人口紅利,當初有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可使用,為建筑產業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低技術高密集的勞動力以及相對低廉的勞動成本”也成為了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2]。
1)建筑業勞動力供給短缺從而造成工作年齡、人口數量的下降。這是由于身體和智力緊密結合才能做好建筑行業的工作,因此將有大量的體力勞動工作。勞動高強度的同時,會讓一線建筑工人主要是工作年齡和勞動人數減少。此外在勞動力供給市場建設方面逐漸變得困難[3]。2)愿意從事建筑行業減少勞動力人數逐漸減少的背景下,隨著人口福利消失,當下的勞動力供求發生了很多問題。因為勞動力將面臨更多的選擇,所以并不會太青睞建筑行業,這是由于建筑行業的工作環境惡劣引起的,往往建筑行業的一線工人工作強度大,并且有很多高危工作,薪資待遇和環境都并不能吸引到外來勞動力。因此不斷的惡性循環,進一步造成建筑行業勞工供不應求。3)建筑行業勞動力成本近年來越來越高。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物價已經膨脹很多倍,人民生活費用越來越高,各行業都面臨勞動力成本增加的問題。同樣的建筑行業也不例外,如今的勞動力費用不僅高,并且由于需求量大,往往成本會越來越高,導致供不應求,以往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再也不存在,對建筑行業形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4]。
4.1對建筑行業的機構進行優化
首先,建筑行業本身的產業機構分為勞務承包企業、專業承包企業和總承包企業。根據往年的數據調查,我國的建筑行業產業結構十分不合理,勞務承包企業以及專業承包企業遠遠地小于總承包企業的總數,必須要做出優化。例如嚴格控制總承包產業的數量,通過分工合作的專業化,獲取更好的經濟效益。
4.2提高一線建筑人員以及在職建筑職工的專業素質
一線員工的操作技術好壞將直接影響建筑的質量好壞,我國的建筑行業應該從學校開始培養專業的建筑行業高技術高能力人才。直接從學校開始以企業角度來培養符合企業要求和社會需求的高技術人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去制定教學課程和教學目標,為建筑行業輸送新鮮血液,建筑企業可以采用校企聯合的手段,和學校合作,為學校提供實習場所和經驗,同時為企業帶來更多的人才和未來效益,達到雙贏的效果。使一線施工人員的素質得到提高。其次企業應該對在職員工加強培訓,讓職工能夠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為企業帶來良好的效益。其培訓應該科學、有效,加強管理層人員的素質,以此來保證企業長久的發展和經濟效益[5]。
人口紅利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實行的一種政策,但隨著時代發展,人口福利開始逐漸的轉變乃至消失,因此對國家社會的方方面面有了巨大的影響。而建筑行業作為我國經濟支柱之一,人口紅利的消失和轉變對建筑業的影響十分巨大,為了能夠更好的面對當下人口紅利消失的環境,能夠更好地促進建筑行業的經濟發展以及國家的經濟總發展,保持良好可持續發展的步伐,本文對人口紅利消失背景下的建筑業經濟增長模式做出了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讓建筑行業的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從中獲得幫助和參考,以此來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一點點的貢獻和幫助。
[1] 陰宏敏,郭麗芳.人口紅利消失背景下建筑業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J].建筑經濟,2015,36(6):21-24.
[2] 郭 晗.人口紅利變化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研究[D].芝加哥:西北大學,2012.
[3] 陳 波,吳麗麗.人口紅利、勞動力素質與中長期經濟增長的關聯[J].改革,2011(6):152-159.
[4] 李 健,衛 平.產業結構變遷背景下的人口紅利與經濟增長[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7):5-12.
[5] 卞麗娟.基于消費—收入生命周期的人口紅利測算與中國生育政策選擇[D].南京:南京大學,2016.
Studyoneconomicgrowthmodeofconstructionindustryunderthebackgroundofdemographicdividenddisappearance
JiaAn
(Shanxi3rdBuildingEngineeringCorporation,Changzhi046000,China)
Taking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mographic dividend disappearance as the topic, the paper illustrates and discusses economic growth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mographic dividend disappearance, with a view to guarante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under new environment.
demographic dividend, construction industry, economy growth, welfare
F407.9
A
1009-6825(2017)26-0215-02
2017-07-03
賈 安(1985- ),男,經濟師,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