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江 虹
(陽泉市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山西 陽泉 045000)
?
·質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質量管理措施研究
王 江 虹
(陽泉市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山西 陽泉 045000)
通過分析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因素,從混凝土材料選擇、攪拌、運輸、澆筑、養護等環節,闡述了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措施,并歸納了各施工環節的注意事項,從而確保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
混凝土,施工質量,配合比,原材料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建筑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此過程中,混凝土施工結構與施工質量起著重要作用[1,2]。其中,正是因為混凝土施工質量關系到建筑工程的堅固性與永久性,因此,如何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應成為建筑行業相關單位及時解決的問題之一。為此,混凝土施工單位需嚴格遵守項目驗收規范,以便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
通常情況下,混凝土施工單位將粗骨料顆粒的直徑控制在3 cm左右,且與粗骨料相比,細骨料對混凝土強度產生的影響力度較小[3]。同時,砂石質量亦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在建筑項目施工現場,砂石的質量存在多變性,所以,混凝土施工隊伍應以現場砂石含水量為標準,適時調整水灰比例,從而確保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滿足施工要求。另外,只有在濕度、溫度值處于正常范圍內,混凝土的強度才會得以保證,換言之,混凝土施工隊伍是否在后期開展養護工作,亦將影響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2.1 混凝土材料選擇
增強混凝土材料選擇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是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首要步驟,這是因為合格的混凝土原材料為混凝土工程成品的支撐與基礎。為此,混凝土施工單位應在選購混凝土材料的過程中,嚴格遵循“統一三先三后”的原則,對材料供應商與材料本身進行定期跟蹤調查,購買前對材料進行試用[4]。此外,混凝土施工單位還應要求水泥、鋼材等原料具備材質證明,并于施工前對其進行抽樣復查,只有通過檢驗標準的原料方可進入施工現場。其中,鋼材自身的機械力學性能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所以,混凝土施工單位需對鋼材進行性能試驗或化學成分分析。受建筑質量要求標準的影響,混凝土施工單位應在材料選購環節充分考慮水泥的安定性,并采取措施對水泥的此種性能進行測試,以便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
2.2 混凝土的攪拌
在混凝土制作環節中,混凝土攪拌占據重要地位,其為混凝土制作環節的關鍵性組成部分,這就表明,為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施工單位應增強混凝土攪拌技術的合理性與科學性[5,6]。具體而言,施工隊伍應首先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在試配過程中,以設計資料中的混凝土標號為依據調整試配比例,并以施工現場的砂石含水量為參考,確定現場實際配合比例,為開展混凝土攪拌提供前提條件。同時,保證項目其他單位能夠順利開展下步施工工作亦為進行試配的目的之一,這就要求混凝土施工單位精確完成混凝土配料工作,嚴格依照混凝土材料配料單的要求,計量準確混凝土材料使用數據,并實現各種原材料的配合比例誤差在許可范圍之內,水、水泥、外加劑、摻合料的配比誤差低于2%,砂與石的配比誤差低于3%。實踐證明,只有嚴格按照材料配合比例要求完成施工,才能夠為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打下基礎。
2.3 混凝土的運輸
混凝土的運輸質量與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7]。為達到在運輸混凝土的途中不出現分層、離析、漏漿等問題,混凝土運輸管理人員需盡量控制轉運次數與運輸時間。如果在運輸途中,混凝土出現了離析、分層等現象,則運輸人員或施工人員應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攪拌,且在混凝土達到要求后方可入模。目前,在建筑施工領域,混凝土相關的施工時間涵蓋攪拌時間、出料時間、澆筑時間、運輸時間等,因此,運輸團隊需合理把控運輸時間,并預先考慮混凝土強度、環境氣溫等因素對運輸時間與施工時間的影響,例如,若混凝土的輕度到達了C30的標準,且施工現場的溫度達到了25 ℃,則施工隊伍便需將混凝土運輸與施工時間縮短至90 min之內。
2.4 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澆筑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是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另一關鍵性因素,對此,混凝土施工團隊應從以下方面完善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法:
1)詳細檢查混凝土澆筑模板,包括檢查模板與支架是否具備足夠的強度、剛度與穩定性,并確保幾何尺寸、平面形狀、標高位置、預埋鐵件符合混凝土工程與建筑項目的設計規范,同時確保鋼筋數量、鋼筋級別、鋼筋位置、接頭位置等符合設計要求與技術標準。
2)混凝土澆筑工作的開展需以模板與鋼筋的施工質量為基礎,這就要求委派專門人員負責看管模板與鋼筋,以便若澆筑過程出現問題,則施工隊伍可采取積極措施進行返修、加固或補救。
3)規定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低于2 m,且適時添加串筒、溜槽等裝置,以避免出現混凝土離析等問題,從而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
4)采取分層上料的混凝土澆筑方法,同時,為保障混凝土振搗環節的工作密度,呈現良好的外觀,則施工人員應根據振動棒自身的機械性能,實施分層式振搗。
5)在混凝土澆筑環節融入連續施工方法,可為發揮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做出鋪墊,并消除混凝土施工間隙,且若澆筑時間超過施工要求,則施工人員需將其列入施工縫范疇。
6)遇到柱與墻連為一體的澆筑現場,施工人員可預留1.5 h,在混凝土出現自由沉實現象后,開展下一步的澆筑工作,從而避免出現混凝土裂縫問題。
2.5 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養護環節是指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條件,科學、合理的設置施工縫,并將施工便利、剪力較小的施工位置設定為最佳施工縫預留位置與混凝土養護位置,為達到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管理質量與效率,混凝土施工隊伍在混凝土養護環節需做到:1)在柱帽下端設置不存在梁結構的樓蓋,且在此位置預留出日后養護工作施工平臺;2)確保門窗施工縫在跨梁1/3的地方;3)以施工要求為依據,按施工圖紙預留出施工縫養護平臺,并在現場氣溫條件高于5 ℃時,采用覆蓋材料對混凝土表面實施澆水養護方法,從而使得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混凝土能夠在水化作用影響下,提升施工質量;4)混凝土攪拌用水與養護用水量之間呈正相關系;5)由礦渣硅酸鹽水攪拌、普通硅酸鹽水攪拌或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需多于7 d,而對于有抗滲要求與添加緩凝型外加劑的混凝土,其養護時間需多于14 d。此外,在完成混凝土澆筑工作后,為防止混凝土成品出現裂縫或干燥現象,可采用覆蓋草袋、涂刷養生防護液的方法進行處理。
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高低關系到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最終水平,且混凝土施工環節為建筑施工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混凝土施工隊伍應以相關規范標準為依據,以全方位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為總目標,嚴格把控材料采購、攪拌、運輸、澆筑、養護等不同環節的施工質量與技術標準。
[1] 程 楨.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5(5):81-83.
[2] 劉 強.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的預防[J].工程建設信息,2011,24(16):102-104.
[3] 郝樂友,張會競,王樹豐.水利水電混凝土施工管理的幾點觀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報,2011,23(6):241-242.
[4] 李將興.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12(25):71-72.
[5] 汪瓊珍.市政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對策淺析[J].建筑與工程,2014,17(27):255-256.
[6] 黃明華,張繼明.淺談建筑施工中的質量管理與控制[J].科技資訊,2013,11(23):84-85.
[7] 林潮炎.基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問題研究——以雅園經適房小區工程為例[J].中國建設信息,2015(10):71-73.
Research on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Wang Jianghong
(YangquanConstructionEngineering(Group)Corporation,Yangquan045000,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influence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from concrete material selection, crunching, transport, pouring, maintenance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ummarize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each construction link, so as to ensur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mix proportion, raw material
2016-11-24
王江虹(1975- ),男,工程師
1009-6825(2017)04-0221-02
TU71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