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巧,張曉東,王建利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機電安裝事業部,云南 昆明 650032)
淺析企業員工培訓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李 巧,張曉東,王建利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機電安裝事業部,云南 昆明 650032)
企業員工的培訓與發展逐漸成為企業留住人才、發展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目標就在于使得員工的知識、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態度以及工作的價值觀得到改善和提高,從而發揮出最大的潛力提高個人和組織的業績,推動組織和個人的不斷進步,實現組織和個人的雙重發展。本文通過對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水十四局)下屬的二級單位FCBIC的員工培訓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思路。
員工培訓;對策;案例;事業部
員工培訓是指在一定的組織下企業單位為開展業務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種方式如:上崗前給員工進行內部、外部等公開課的在崗、轉崗培訓,是為針對崗位的基本工作情況,及崗位工作中遇到的狀況進行針對性學習、培訓項目;而對于企業來講培訓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它能保證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爭奪中立于不敗之地;培訓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培訓能夠改變員工的某些不適當的工作表現及行為,有計劃的培養和訓練的管理活動。
企業中有高、中、底三個層次的人員,他們對培訓有著不同的需求,現在每個人都有特定的崗位,每位員工在學校里都接受過教育、學習知識和文化,但現代企業員工的培訓已經不再是對于個人獨立的培訓,解決復雜問題時需要合作與團隊精神,組織目標的達成更需要每個員工的合作與協調。
企業培訓是企業根據自己對未來發展的需求,為企業量身定做的企業課程,具有培訓時間、地點的靈活性。培訓方法可分為:企業內訓、企業公開課及網絡在線培訓。企業內訓可分為:公司培訓、部門培訓、崗位培訓、自我學習、外出培訓等方法。網絡培訓則是信息革命對社會各個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社會的發展需要人們擁有更新的知識體系,更快的把握瞬息萬變的時代變化。但是傳統教育模式顯然無法跟上知識更替和信息爆炸的步伐,網絡作為信息的天然載體,必將通過其在教育領域所持有的功能來回應信息化潮流。
企業培訓的目標主要為不斷的更新知識,開拓技能;改進員工的動機、態度和行為;讓員工適應企業的新要求,更好的勝任本職工作或擔負更高的級別的職務,從而促進企業單位組織效率的提高和目標的實現。但不同企業對于人才培訓管理的目標是不同的,這源于每個企業的戰略目標不同。因此,中高層在培訓人才之前,先要確定人才培訓管理的目標是什么,而這個目標首先就是要與所在企業的戰略目標緊密掛鉤,其次,要跟你的團隊目標掛鉤,再次,還要跟員工個人的愿望和目標掛鉤。三者很好地融合與對接,才能為后面的培訓工作把準方向。
員工培訓的作用為:傳遞企業單位文化和價值觀,溝通和了解企業單位新的戰略目標,改變員工的思想觀念,提高員工的崗位工作技能,提高團隊整體素質水平,拓寬員工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前景。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和人力資源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員工中長期培訓計劃和年度培訓計劃,確保培訓工作有利于企業未來的發展需求,有利于創造終身學習的學習氛圍,促進員工綜合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將員工培訓與競爭上崗、績效考核、薪酬激勵、職業發展緊密結合,把員工培訓的考核結果作為員工績效變動的重要依據;按照員工職業生涯發展不同階段的需求,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并加以實施,使員工發展與公司發展盡可能的同步。
FCBIC員工在一年中主要參加的培訓項目有:內審員培訓、QC活動培訓、公司三體系培訓、質量管理、達標創優及強條培訓、安裝技術、職業健康培訓、駕駛員培訓、應急演練專項培訓、典型事故案例學習、焊工取證、焊接復審培訓、起重機械作業取證、電工(或高壓電工、電氣)作業取證、換證、復審培訓、檔案管理、黨務企業文化培訓、反腐倡廉紀檢監察培訓、探傷作業證培訓、財務人員教育培訓、起重機械作業專責安全員、人力資源培訓、后期學歷培訓、技能競賽活動及“師帶徒”等約三、四十項的內、外培訓。培訓人數覆蓋面達到全體員工的60%~70%,入場培訓為100%。
在加強公司員工培訓管理上,目前規范了整個培訓流程,創新培訓機制,實現員工培訓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與員工職業發展規劃相適應的員工培訓體系,創建學習型企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及《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員工培訓管理辦法》。FCBIC和下屬三級項目點的人力資源部或綜合辦公室分別為其培訓管理部門,并分別負責日常培訓工作。FCBIC機關部門、項目點主要負責人均為培訓第一負責人,人力資源部和綜合辦公室主任為培訓責任人。
人力資源部主要負責事業部整體培訓活動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具體實施和控制等工作。目前培訓的主要組織形式有:
1)集中脫產培訓(包括內部和外部培訓):崗前培訓、上崗后培訓兩種形式,對于新上崗或轉項目點的培訓;
2)現場培訓:適應性培訓、在崗培訓通常兩種形式;用于機關部室、項目點的在崗工作培訓;
3)委托培訓、遠程教育:是關于管理、技術人員崗位培訓、繼續教育采用的形式;
4)師帶徒培訓:新進員工培訓及在崗員工崗位技能提高培訓所采用形式,目標是為了建立和完善事業部“以人為本”的育人、選人、用人機制,使事業部人才成長環境更加優化,結合十四局和FCBIC人才培養發展的戰略規劃,對新分配的大中專畢業生和技校生推行“師帶徒”制度,每年一次,師帶徒協議時間為一年,各自履行自己的義務;
5)自我提升培訓:員工找出自身知識、技能短板,通過自我學習即后續學歷教育培訓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用于有意提高自我學習的員工每年的成人教育培訓。對于企業的好處有:即可以提高企業整體績效水平,能培訓加強團隊的合力和企業凝聚力,提高整體素質,提升企業形象及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個人的好處有:員工能學到知識,個人素質能提高,同時能提高個人價值和為個人職業發展奠定好的基礎;
6)特種作業人員培訓;針對特殊工種作業具體技術性強、危險性大、不安全因素多、發生事故影響面廣的特點,必須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合格后發證,持證才能上崗(如:高壓電氣、探傷防腐、起重機械、登高架設作業、電焊工、壓力容器操作工、電工等);
7)待崗人員培訓;用于保障待崗人員在重新上崗后能及時入崗;
8)技能競賽:適用于各項目部的一線各類工種人員(水輪機、水輪發電機、電工、焊工、鉗工、數控加工、倉庫管理員等)。
員工的培訓,無論從哪方面都會增加成本,特別是對于單位總部在大城市里,員工較多、分布較散、地方有限,如員工去培訓主要表現在:一是上不了班(工期受到影響);二是產生交通、住宿費;三是培訓期的教育費;四是培訓前的計劃費;五是培訓地點的租賃費等。這些費用相對增加了很多成本。
FCBIC屬于施工單位,基本是一崗一位,也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在三級項目點里有時派不出人或不派人參加培訓或在選派員工去學習培訓時,某一個崗位的員工去培訓了,崗位就會存在有幾天的空缺,而其他員工又不能及時替補其工作;其次是骨干長期得不到培訓,同時又形成培訓“專業戶”。在實際工作中,有些項目點以“工學矛盾”敷衍學習培訓的責任,要求工作的正常秩序不受影響,在選派人員學習培訓時使業務骨干長期得不到學習提高。
FCBIC雖然制定了相關的《員工培訓管理實施細則》,但因執行力不夠,制度不夠完善,導致項目部員工不及時參加,抱著去與不去都沒關系的態度。其他一個原因是各項目部的培訓統計工作未按時報送上級單位等,培訓后續管理不到位、閉環工作不到位。
有些員工培訓后與培訓前相比沒有多大的提升,或是沒達到有預期的效果;很多時候是沒有針對性,在沒有摸清激勵和穩定優秀員工的規律和原則下,在培訓與需要脫節的情況下,培訓就成了一種“花架子”、“走過場”。特別是對于繼續教育、全體員工統一培訓的情況,當員工培訓回來后,問他培訓后怎么樣,結果員工會說“沒什么感覺或是沒有什么作用,就是過去轉了一下”。
參加培訓,不能“紙上談兵”,而是要落實到部門具體的負責人頭上,要從FCBIC的班子成員著手抓起。大多數的管理培訓提供的是一種新的經營理念、思維方式或管理工具,而不是一種技術速成班。培訓最顯著的作用是可以更新管理層思想、理念,在個人技能提高方面會有很大幫助。這種個人的觀念更新,要能達成組織成員的共識,要有管理機制的配合,要有領導層的推動與牽引,就能持久的發揮效果。這也正是要強調培訓一定有領導同在的理由。曾在網上搜索過,用本單位以往有領導一起參加過培訓做過比較,同樣的內容,同樣的講師,在不同的企業,效果顯著不同,如有領導參加培訓的企業,效果明顯好很多。
人力資源部和專業、崗位培訓專業部門負主要責任,在對員工的培訓方面,要將培訓事項全面分析,從培訓的最基本做起,明白崗位培訓是員工教育培訓的重點,要分清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適應性培訓的重點和意義所在,全面分析崗前培訓的原理,員工的崗前培訓要做到:新進員工上崗前培訓、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崗前培訓、職業資格崗前培訓、外派勞務人員出國前培訓、轉崗培訓等。
從本部門員工著手至各項目點、人事部或綜合辦統計全體員工的各項專業的基本情況,要因人而異,下發培訓需求調查表,將統計后的結果與培訓作分析,編制培訓計劃。培訓結束,培訓實施單位應當將培訓簽到表、評估表、記錄表、考試試卷等存檔備查,并將相關記錄輸入公司項目管理系統人力資源模塊,形成個人培訓檔案。了解什么專業需要在哪段時間要進行培訓,特別是需要繼續教育的關鍵崗位人員(人事、財務、經營、安全、質量、檔案)每年都要參加的繼續教育。而對取得證書的員工,人力資源部需要將證書掃描存檔并上傳至公司項目管理系統人力資源模塊,及時更新員工所取得證書的相關信息。在培訓完后要對員工培訓效果進行跟蹤管理。
將員工對培訓分析表中所提出的反饋意見一一列表,作為下一年培訓的依據,編制年度培訓計劃,同時編制成冊,將意見相同的精簡后統計上報給分管領導。對反饋意見最多、又對FCBIC有利的培訓,將會在下一年中列入培訓計劃中,并將培訓計劃下發至各項目部,項目點的綜合辦或人事部根據最初的培訓調查表列出培訓人員,在項目點接到上級培訓通知后,通知到所參加人員頭上,讓其準時參加。
通過對FCBIC人力資源部培訓的案例來看,又結合施工單位的工作性質和特點,FCBIC要根據業主要求自行進行內部培訓,總體上是跟隨著國有企業的步伐,與現代企業培訓同步。FCBIC分布在國內、外,在時間、金錢上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費用,培訓就是為了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與技能,來實現FCBIC的發展,不僅可以拓展職工發展空間,又可能激勵和穩定優秀員工,所以培訓是推動企業不斷發展的必經之路。
[1]任正臣.員工培訓管理[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06.
[2]農夫山泉有點甜.企業培訓的作用[EB/OL].[2012-10-01].http://peixun.baike.com.
[3]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員工培訓管理辦法[Z],2012.12.
[4]石金濤.培訓與開發 [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10.
[5]許晨.企業員工培訓管理系統[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2.
[6]柔潔.人才培訓管理的十大步驟是什么[EB/OL].[2013-08-05].http://peixun.baike.com.
F272.92
B
1672-5387(2017)10-0080-03
10.13599/j.cnki.11-5130.2017.10.028
2017-07-21
李 巧(1987-),女,從事水電站機電設備安裝工程行政及人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