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平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91)
?
淺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陳 平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91)
隨著社會進步,各建設單位也提高了對安全的關注力度。建筑生產安全事關社會諸多層面,安全事故的發生也妨礙了建筑業的發展。文章深入剖析了安全生產管理的現實狀況,論述了安全生產標準化對建設單位的意義,淺述了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有關內容。
建設施工企業; 安全生產; 標準化; 責任制度
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指的是建筑施工單位在實際作業過程中,對于作業現場與作業過程中存有的安全風險和隱憂,制定詳細的生產機制與安全管理機制,規范作業活動,科學管控。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不斷提出標準化要求,改進預防措施,將預防和控制兩者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確保勞動人民的人身財產安全,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為社會穩定作出貢獻。
近幾年,我國城市規模擴張的速度不斷加快,工程投資不斷增長,建筑施工業的發展有了長足進步。但就安全管理來說,重大安全事故還時有發生,施工現場“臟、亂、差”現象沒有根本好轉,精細化管理與國外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1 企業主體責任得不到落實
當前大多數建設公司均出臺了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實施了安全管控工作,可是大多數公司所出臺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依舊停留在形式層面,未曾發揮本質功能;員工的安全生產管理是公司首要責任人和有關安全管控機構的工作內容,有些企業并未將安全生產管理視為自身的責任,致使諸多和安全有關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形式層面,建筑施工單位安全生產職責無法落到實處。
1.2 安全管理投入力度不足
目前建筑施工市場競爭激烈,壓價嚴重,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空間,不斷削減各個投入要素。一些工程項目減少安全管理投入,甚至安全生產管理投入為“零”,以此作為增加利潤的措施;安全排查、自查以及自我控制等工作都成為形式,所做的安全方面工作大部分是為了敷衍檢查而做,無法確保安全管理工作順利、有效地開展。
1.3 安全管理缺乏標準化
部分建筑企業出臺的安全管理機制和施工現場狀況不一致,產生脫節問題,致使制度無法落到實處,無法全面貫徹。另外,盡管安全生產首要負責人是項目經理,可是因為工作較多,無法時時待在作業現場。
1.4 施工者安全理念薄弱
大多數作業現場的工人是到城市打工的農民,并未參加過規范的、專門的、系統的培訓,并且施工人員的流動性大,致使建筑施工單位也不想耗費更多資源去培訓。導致大多數作業人員在本質上不具備應當具有的作業技能,也不具備相應的安全理念,此種安全風險的客觀性同樣是導致安全事故產生的一個關鍵因素。
2.1 進行標準化安全生產是中國政府的規定
長時間以來,政府十分注重建筑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政府與有關管理機構相繼頒布了諸多制度和章程,給建筑施工單位安全施工予以指引,確定了建筑施工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方面的重要標準,和要達到的水準。有關機構也增大了監督管理力度,促使公司從嚴管理,持續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2.2 安全標準化生產是建筑施工單位不可缺少的長效體系
對于建筑生產領域而言,安全生產標準化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建筑施工單位標準化建設是和安全有關的體系之一,它保證了全部的建筑作業均達到先進水平。另外,還應當注重提高建筑施工單位職工的安全素養,從根本上降低建筑施工單位的生產風險。
2.3 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要把安全責任落到企業主體身上
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要將建筑施工單位的主體責任落到實處,第一應當增大安全培訓力度,不管是建筑施工單位的管理者,還是基層的施工人員,均要使其認知到安全生產的必要性,塑造“安全生產至上”的理念;第二應當增強建筑公司各個職位與過程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應當明晰所有有關人員的職責,有效落實“誰出事、誰負責”的準則,保證建筑施工單位所有的作業環節處于可以控制的形態下。
(1)構建安全管理部門,設定安全標準化指標。應當構建以主要管理者為核心的安全管理部門,設定可行的安全指標,出臺安全管理制度。確定安全管理各層面的具體內容,乃至所有標示牌的擺放、工作人員的防護措施等。唯有把目標具體到所有的小環節,加以規范化管理,才能夠保證構建的標準化目標順利實現。
(2)保證安全資金到位,增大安全培訓力度。應當出臺安全管理專項費用支取和運用管理章程,做到資金專項、高效使用,保證安全相關資金到位。應增大安全培訓力度,保證安全施工相關的全部人員均參加,利用培訓、考評等舉措保證所有職位的施工者均具有較高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水平。在建筑施工單位內部,按照等級安排有關人員參加教育培訓,在培訓完成以后,還應當對培訓的成效加以考核,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應對舉措。
(3)制定施工現場安全標準化措施。作業現場是安全事故發生的場所,為此一定要嚴格按照規范及施工要求使用機械設施,分部分項目工程開工之前必須做好有關的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工作,做好人員教育培訓的同時,設置有效的安全防護設施,設立安全警示標牌。持續加強安全隱患的檢查力度,側重高風險施工部位的檢查與管控力度,而且對主要的安全風險設立專業的監測點,實施即時監控。對于那些可能產生安全事故的作業過程或活動,設立專門的安全員加以監控。另外,還應當構建安全生產緊急預防措施,保證作業現場安全時刻處于可控狀態。
(4)增強安全生產管控,企業應每年定期對所屬單位開展績效考核,對全年安全生產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通報,及時修正和改善。建筑企業從粗放型管控逐漸調整為標準化管控,職工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確定安全生產指標與安全管理機制恰當與否,與政府有關法律規章的要求一致與否,與建筑施工單位的發展訴求一致與否。在實行過程中,應當定期對建筑施工單位安全管理實施績效考評,保證安全生產標準化機制在不斷改善中日臻健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減小安全風險產生概率,確保施工公司平穩運作。
推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建立事前預控機制,讓每一個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施工過程都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施工當中的各個環節都能夠處于一個正常運行的可控狀態,不斷推動施工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1] 艾杰.TY鋼鐵公司安全生產標準的建立與實施[D].河北工業大學,2014.
[2] 吳凱.建筑施工企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常見問題及對策[J].安全與環境工程,2011(18):91.
[3] 錢正安.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江西建材,2014(19):288.
[4] 李強.淺談施工企業安全教育培訓[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1(2):16-18.
[5] 楊慶和,朱康平.加強建設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對策[J].建筑安全,2014,29(4):53.
陳平(1982~),女,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安全與質量管理工作。
TU714
B
[定稿日期]201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