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玉 瑤
(山西中創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
公共建筑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分析
張 玉 瑤
(山西中創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介紹了綠色建筑設計的概念,基于綠色建筑設計需遵循的綜合運用、最佳效益及節能性原則,從建筑內外部環境、自然資源利用、建筑門窗等角度,闡述了綠色公共建筑的設計策略,以滿足現代化建筑的設計需求。
綠色建筑設計,公共建筑,節能,生態環境
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建筑物的數量及規模在不斷增加與擴大,建筑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我國對于建筑行業的要求不斷增加,除了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與施工方法,還要確保綠色施工與文明施工,綠色環保的理念漸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在公共建筑設計中提出了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不僅需要體現出公共建筑的使用功能,還要滿足綠色發展及生態和諧的要求,滿足現代化建筑行業的發展需求,從而促進我國的公共建筑事業的發展[1]。本文就公共建筑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進行分析。
綠色建筑設計是一種新型設計理念,強調在建筑施工與建筑設計中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觀念,尊重自然環境的客觀發展規律,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保障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從而減少資源消耗,確保在建筑施工中減少對生態環境及周邊環境的污染問題,滿足綠色環保的發展觀。由于地球的資源及能源是十分有限的,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對資源存在嚴重的浪費現象,而環境問題在近年來的發展中也日益凸顯出來,如地震、泥石流、全球變暖等,因此傳統的發展理念已經不適應于現階段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需求[2]。在建筑設計中,人們需要對生態環境努力改善,因此在公共建筑設計中推行綠色環保的建筑設計理念。
2.1 綜合運用原則
綜合運用原則是在公共綠色建筑設計中不僅要為人們提供安全、便利、舒適的環境或建筑場所,還要將各類資源、能源等進行綜合利用與合理運用,從而體現出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與傳統設計理念相比較而言,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更能滿足現代人們的舒適性需求,也適應于現階段城市發展的基本理念[3]。由于公共建筑的人員流動性大,因此在建筑設計中需要因地制宜,對現有的自然條件進行合理利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在公共建筑設計中將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進行充分滲透。
2.2 最佳效益原則
最佳效益性原則主要是指公共建筑的綠色設計理念不僅需要滿足于業主單位的設計要求,還要與工程概況相結合,與施工周邊的人文要素、現有自然環境及條件等進行結合,設計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與地方經濟發展特色的公共建筑設施或產品,在工程項目的運營過程中促進建筑產品在建筑行業的發展,同時具備經濟價值、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從而體現出最佳性效益原則。
2.3 節能性原則
目前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增加,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的自然資源及不可再生能源存在嚴重匱乏的現象,甚至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發展需求。可再生、可利用、可再循環,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中,公共建筑設計應充分體現出節能性原則,對建筑設計的節能性做好規劃,包括土地資源的節能、節水、節電等,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資源及能源的消耗量。在綠色建筑設計中可以對可再生能源進行充分利用,如太陽能、風能、電能等。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還需要對當地的自然環境、氣象條件及自然規律等諸多問題進行充分考慮,才能確保在建筑工程完工后有良好的通風效果及保暖作用。
3.1 建筑外部環境的設計
建筑外部環境的設計主要是對環境綠化設計。首先在建筑中需要富有創造性思維,將建筑設計理念與當地自然環境、風土人情及自然資源等進行充分結合,從而對現有的資源進行充分利用[4]。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從整體的角度出發,通過一定的設計方法及設計手段,如借景、組景等,確保建筑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統一、和諧。除此之外,還要突出建筑設施周邊綠化環境,盡量減少硬質鋪地面積,增加綠化及草坪面積,多種植高大喬木等,增加綠化效果。
3.2 建筑內部環境設計
建筑內部環境的設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聲光環境系統設計。在綠色建筑中,應積極倡導利用新能源建設,如太陽能來提供照明,以及對日常照明的處理等。在室內應盡量采用自然光,并提倡使用一些節能燈具,從而減少能源的消耗。而對于聲環境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一般將臥室與噪聲源安排在互為相反的方向,或是采用隔音窗等設施,降低室內噪聲污染,為人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5]。第二,在能源系統設計中,需要對現有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因此在綠色建筑設計中不僅需要改進常規的能源系統,還要加強綠色生態能源的使用效率。設計人員在公共建筑的設計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建筑設計水平,制定合理、科學的新能源改進方案,并追求現有資源、能源與建筑藝術的融合,做到因地制宜,對施工所在區域周邊的綠色生態環境進行有效利用,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資源等。
3.3 充分利用自然有利因素
自然有利因素主要包括風能、光能等,屬于新型能源,在公共建筑的綠色設計過程中可以對自然有利因素進行充分利用,如通過天然采光可以減少照明設施的用電量,為人們提供自然、健康的光環境,除此之外,自然光還有著殺滅病毒及細菌的作用,對人們的健康十分有利。與此同時,還要保持室內的自然通風環境,使室內污濁的空氣及時排出,改善室內的環境,為人們提供舒適的環境。對于過渡季節應減少空調等設備的運行時間,從而有效節省能源消耗及電量消耗[6]。在室內設計中可以將采光設計與自然通風設計進行有機結合,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是增加自然通風及自然采光,對自然有利因素進行充分利用,從而達到對室內環境的優化及節約資源的效果。
3.4 改善建筑門窗系統
在建筑設計中玻璃幕墻及門窗系統都是圍護結構中的關鍵因素,伴隨著我國新科技、新產品的出現與發展,玻璃幕墻及門窗系統的性能得到提升,而新型玻璃幕墻及高性能玻璃具有防輻射性及保溫作用,采用新型技術及新型材料可以有效提升幕墻及門窗的熱工性能與氣密性,作為建筑與環境的過濾,不僅能發揮其防護功能,還能有效對室內環境的品質進行調節,發揮建筑的節能效果。
綠色建筑設計是現代建筑行業中重要的設計理念,也是建筑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適應于我國現階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觀,有利于促進我國資源、能源等可持續發展。在公共建筑設計中充分利用綠色生態的設計理念,不僅滿足人們的使用功能需求,還有效提高資源及能源的利用效率,促進現代公共建筑事業的發展,促進生態經濟共同發展。
[1] 劉年臣.淺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整合與應用[J].江西建材,2015(16):6-7.
[2] 蔡久順,張執國,師 鵬,等.基于模糊多層次灰色法的綠色建筑設計風險評價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7):968-972,983.
[3] 鮑學英,王起才,王恩茂.基于灰色聚類法的綠色建筑設計方案評價[J].建筑經濟,2014(1):84-86.
[4] 張 彤.空間調節性能驅動——東南大學本科四年級綠色公共建筑設計專題教案研析[J].城市建筑,2015(31):25-31.
[5] 張文裕.綠色建筑在大型公共建筑設計中的運用——以福建省科技館(新館)為例[J].建材與裝飾,2016(10):113-115.
[6] 吳 鑫.廣州地區的綠色建筑設計——解讀《綠色建筑評價標準》[J].南方建筑,2010(5):42-44.
Analysis on green building design in public building design
Zhang Yuyao
(Shanxi Zhongchuang Building Design Co., Ltd, Taiyuan 030013, 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Based on comprehensively applying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inciples, optimal benefits and energy-saving principles, 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building environment, natural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building door and window, it describes public green building design strategies, with a view to meet modern building design demands.
green building design, public building, energy sa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1009-6825(2017)12-0196-02
2017-02-11
張玉瑤(1983- ),女,助理工程師
TU20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