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陳柏林
一季度水泥行業表現量穩價升,行業建立在2016年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通過水泥行業錯峰生產和區域協調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價格環比和同比均表現上升趨勢,即使春節前后的淡季,全國水泥價格僅出現小幅回調,進入3月份,隨著全國水泥需求逐步恢復和多數地區水泥庫存處于歷史低位,全國整體價格呈現持續上漲趨勢。行業盈利情況較前兩年大為改觀,一季度行業利潤達65.26億,位居歷史第三位,今年水泥行業運行實現開門紅。
2017年以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的推動下,以統籌推進“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為抓手,以擴大合理有效投資為著眼點,國家持續加大對脫貧攻堅、農業、災后水利薄弱環節、軟硬基礎設施、創新能力建設等補短板重點領域的投入力度。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穩步回升。
一季度,全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3777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比1-2月份提高0.3個百分點,比2016年提高1.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高位運行。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1899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5%,增速比1-2月份回落3.8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3.9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提高。在商品房銷售快速增長的帶動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自去年11月份以來持續回升。一季度,完成投資1929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1%,增速比1-2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
從水泥產量指標來看,今年一季度全國累計水泥產量略低于去年同期。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7年1-3月,全國累計水泥產量4.4億噸,同比下降0.28%。1-3月全國累計熟料產量2.56億噸,同比增長1.49%。
一季度行業的限產行為和穩定的市場需求,使得行業庫存處于歷史低位,根據數字水泥網監測的主要地區的庫容比來看,2017年庫容比整體低于60%,遠低于2015年和2016年的70%左右的水平,其中,京津冀、長三角、廣東地區更是維持在50%及以下水平。
從區域產量看,與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全國六大區域市場中,華東和西南地區水泥產量保持增長,增速在2%-3%之間,熟料產量增速高于水泥,在5%-7%之間;中南地區水泥產量均出現1%左右的小幅下降,但熟料產量小幅度增長,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水泥和熟料產量均出現明顯大幅下降。
在錯峰生產和區域協調雙重作用下,1、2月份水泥價格雖然有所回落,但幅度較小,且價位高于去年同期85元,進入3月份,全國水泥和熟料庫存普遍處于低位,部分地區出現供應偏緊的狀態,推動了水泥市場價格上漲。根據數字水泥網監測,3月份全國P.O42.5散裝水泥市場平均價格為334元/噸(含稅到位價),高于去年同期價格89元/噸。4月份全國依舊保持價格環比上漲,且價位已經超出去年最高值,4月21日P.O42.5市場價格已經達到350元/噸(含稅到位價)。
根據數字水泥網對全國各省主流市場P.O42.5散裝水泥價格的監測,3月份,六大區域水泥市場中,華北地區是價格同比上漲幅度最大的區域,其次是中南地區。從省來看,山東、河北和北京漲幅位居前三,分別比去年同期上漲180、170、156元/噸。
六大區域 3月P.O42.5散裝水泥市場價格情況:
華北:大幅上漲。價格為347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125元/噸;
東北:略有增長。價格為320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30元/噸;
華東:價格上漲。價格為327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91元/噸;
中南:大幅上漲。價格為355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102元/噸;
西南:價格上漲。價格為325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84元/噸;
西北:價格上漲。價格為318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75元/噸;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水泥銷售收入1865億元,同比增長18.73%,水泥行業實現利潤總額65.26億元,2016年同期為虧損20.42億元。今年開局較前兩年明顯好轉,主要是得益于錯峰生產和行業自律,年初價格雖然略有回調,但仍遠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在需求較上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盈利情況大為改觀,為全年整體盈利繼續回升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與較好的2011年和2014年同期水平相比則還有較大差距,仍有提升空間。
今年年初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回升,尤其是基建投資增速明顯提高,為水泥需求帶來支撐。今年錯峰生產執行情況較好,企業庫存水平普遍不高,根據數字水泥網的市場監測數據顯示,4月份多個省份水泥價格已經持續上漲,上半年利潤大幅度好于去年已經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