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青,劉家魁
(1山東省茌平縣博平鎮農技站,茌平 252100;2山東省茌平縣農業局,茌平 252100)
玉米在生長期間出現少量果穗畸形、露頂(苞葉短小)等果穗生長異常實屬正常現象,一般不會對玉米生產造成大的影響,但2017年在山東、河南、河北的大部分玉米種植區域,田間普遍出現玉米空棵、果穗畸形、苞葉短小露頂等生長異常現象,群眾反響強烈。筆者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細致的調查分析。
正常的玉米雌穗其苞葉一般年份皆應將穗軸完全包裹,玉米的苞葉是營養物質貯藏的一個重要器官,其各元素的轉移率較高,其貯藏營養物質的能力和對籽粒增重的作用(高達 5.2%)僅次于莖稈,遠高于穗軸和葉鞘[1];而且正常生長的玉米,其苞葉不僅是玉米植株上光合產物制造貯藏器官,而且為雌穗的發育提供良好的環境[2]。而2017年玉米在田間出現大量穗軸長度正常,但是有一部分穗軸裸露在外,沒有被苞葉包裹;有的苞葉長度也只有果穗長度的1/3甚至更短;有的地塊苞葉僅為穗軸長的一半。裸露在外的穗軸上基本沒有籽粒,即或有少許籽粒,但也發育不充分,干癟瘦小。凡穗軸裸露的果穗上,穗蟲、金龜子鉆蛀穗軸咬食籽粒、雙斑螢葉甲咬食花絲、鳥類啄食等特別嚴重,玉米籽粒失去商品價值。
在田間調查中發現,個別品種玉米穗軸畸形、扭曲,有的頭大底細似棒槌,有的頭部尖細如錐子,而且空棵現象十分普遍,個別品種空棵率達到5%以上,而且空棵的植株生長健壯,個別還出現根蘗,影響其他正常植株生長發育。
以茌平為例,目前市場上經營的玉米品種不下100余個,大面積種植的品種也在10余個,因此,這些品種在田間的表現差異明顯,特別是含美系基因的紅軸品種表現較為明顯,如邦玉339、登海665等露頂、空棵表現突出,其他紅軸品種如登海605、先玉335、先玉047、先玉045、中科玉505、連創808、連創188、豫豐303等也有輕度表現。白軸品種如鄭單958、浚單20、黎民518、隆平206等基本沒有癥狀表現。
2017年茌平縣麥收前幾天遭遇暴風雨天氣,小麥倒伏十分嚴重,因此麥收進度受到嚴重影響,所以玉米播期從 6 月 7、8 日到 16、17 日 10 d 多才基本結束。同一玉米品種在6月10日之前播種的,果穗畸形、空棵現象就比較嚴重,而15日前后播種的表現明顯輕微。
玉米拔節前后,極端溫度偏高,而這一時期是玉米拔節孕穗的關鍵階段,此期缺水干旱缺墑時,在頂端優勢的作用下會影響玉米雌幼穗的分化生長,而雄穗加速發育,造成雌穗短小,且雌雄不協調[3]。茌平縣2017年7月1~8日連續幾日35~37℃高溫。這期間正是播種早的玉米播后30 d左右,玉米播種后第28 d和第29 d出現雌穗原基[4],此時玉米進入拔節期,極端持續高溫影響雌穗發育,造成部分玉米雌穗分化終止或異常或果穗與苞葉分化不同步,繼而出現了不出果穗、不抽絲或苞葉過短等現象。苞葉因能有效地運輸光合產物而對籽粒產量起著重要作用[5],因此苞葉過短會對產量造成較大的影響。如果花期出現高溫天氣,花粉曬死,不能正常受粉,造成有穗無粒,也易空棵[6]。該縣在同年8月上旬,部分早播玉米開始揚花授粉,這期間正趕上有3~5 d的35℃以上的極端高溫天氣。在干旱條件下,空氣干燥,濕度過小,產生的花粉有相當一部分落到空氣過程中迅速敗育,成活率低;花絲在干旱時會出現萎縮現象,生活力降低,接受花粉的能力下降,受精率降低[7],因此造成部分玉米出現空棵。實際上不同品種間有的雖然同期播種了,但是由于生育期的不同導致了即使同期播種但是內部發育時期不一致,紅軸品種對這一條件更為敏感些,因此表現癥狀也就嚴重一些。而同一品種不同播期,播種晚的則可能正好其發育期錯過不良氣候的影響而癥狀表現輕微。因此,氣候的原因是不可抗拒力,只是其敏感發育期與不良條件正好迎合,與品種本性關系不很大。
影響玉米生長發育導致苞葉生長緩慢、生長不足及玉米結實不良的因素還有很多,如干旱缺水、陰雨寡照、低溫光合作用低、過度密植、化控劑或除草劑使用不當、土壤缺少微量元素等,都有可能造成玉米生長不良,影響玉米產量。
針對2017年玉米出現的上述問題,今后在玉米生產中應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以減輕生長發育不良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從2017年玉米表現來看紅軸品種對極端高溫天氣的耐受力比白軸稍差一些,在品種選用上可側重選擇白軸品種。
建議選擇2~3個生育期相近、抗逆性互補的品種種植,盡量避免大面積種植單一品種,降低種植單一品種的風險。
目前市場上經營的玉米品種都有適合自身的種植區域及最佳種植密度,切勿盲目跨區域引種和增加密度,而且建議寬窄行播種,這樣有利于通風透光,增強光合產物的形成,達到穗多、棒大、豐產的效果。
因為天氣、氣候是大自然不可抗拒力,異常氣候條件下,玉米的生理耐受力就會發生異常。因此,可以合理調整播期來規避極端惡劣氣候條件對玉米的敏感生育期的影響。遇到高溫干旱天氣,可以及時澆水,以免過度干旱造成生長異常。同時澆水也可在某種程度上改善田間小氣候,局部降低高溫危害。
增施有機肥,平衡施用氮、磷、鉀。實現有機無機肥的結合。滿足玉米不同階段對營養元素的需求。
在玉米楊花期若遇到高溫干旱天氣或陰雨連綿天氣,可在適當的時機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噴藥防治病蟲害,拔除空棵。
[1] 胡昌浩,潘子龍.夏玉米同化產物積累與養分吸收分配規律的研究Ⅱ氮、磷、鉀的吸收、分配與轉移規律,中國農業科學,1982,(2)38+49
[2] 孟劍霞.玉米雌穗與苞葉發育研究進展,安徽農學通報,2007,13(14):78~79
[3] 趙象建.淺談玉米空稈和畸形穗率高的原因及對策,農業與技術,2012,(7):61
[4] 孟佳佳,董樹亭,石德楊,等.玉米雌穗分化與籽粒發育及敗育的關系,作物學報,2013,39(5):912~918
[5] Hideo,Sato,等著,李社榮,李紹武.譯.影響硬粒玉米苞葉發育的因素雜糧作物,1998,18(6):35~38
[6] 郝云良.遼寧省玉米空稈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硅谷,2011,(3):158
[7] 路楠,呂厚軍,胡艷.玉米空稈、禿尖、缺粒、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河南農業,2007,(3):41
